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焜焘同志在《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见《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一文中,对辩证法的核心及体系问题作了系统的,但未必正确的阐述。现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辩证法心理学(dialectical psy-chology)是现代美国心理学中出现的新的研究思潮。“这一思潮是七十年代初从一生发展心理学(1ife-spanpsy chology)中发端的”。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已故心理学家科劳斯·里格尔(Klaus·Riegel1925—1977)。1976年里格尔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人类发展的辩证法》,并模仿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哲学教科书和哲学辞典,一般都把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种历史形态”,或叫“三种基本形式”,即:古代朴素的辩证法,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这种划分说明了辩证法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一个从朴素到科学的曲折过程。这样的划分对于人们学习,把握辩证法及其形态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对此我们应当予以肯定。但是,如果我们着眼于历史上辩证法的具体发展,特别是它所具有的多种形态,则会发现这种划分也还有其不足或缺陷,因而不利于人们具体地了解和把握哲学史上各个时期辩证法的种种丰富形态,不利于掌握其特点和本质,也即会给人们理解辩证法形态问题带来某些困难。因此,我觉得对辩证法形态问题重新加以思考和划分,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里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1、系统哲学、系统观、系统论、系统辩证法是一个意思,是关于系统的共同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现代系统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系统科学是新科技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等分支学科。它从一个新的角度——系  相似文献   

5.
易极  康健 《晋阳学刊》2001,2(6):3-13
黑格尔的逻辑也是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合理总结和概括。由于唯心主义所局限 ,他的绝对理念并没有上升到具体概念的绝对极限 ,使它建立普遍哲学的愿望因此而流座。因为具体概念的绝对极限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才达到了具体概念的绝对极限 ,从而真正成为唯一科学的普遍哲学。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以辩证法 (本体论 )、逻辑、认识论三者狭义统一和广义同一作为时代特征和标志的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至今仍然头脚倒置地蕴含或存在于黑格尔的逻辑之中。必须首先从这里重新发现和发掘出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按照它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性 ,根据 2 0世纪以来科学和哲学认识水平发展的新特点 ,必然会以太极宇宙全息系统自组织演化与发展 ,作为它自身当代形态的时代特征和突出标志 ,从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现状的考察、分析和评价,提出如下观点:(1)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属于社会哲学范畴,其研究的主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道路和类型;(2)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世界历史”标志着世界的“一体化”,同时又表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3)马克思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理论意义在于为探索较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不仅是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更重要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4)“世界历史”形成之后,“跨越”现象不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或常规现象。因此,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有三种类型,即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  相似文献   

7.
辩证法是近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系统的论述,后来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造,形成了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方法论.然而,在现代哲学研究中,辩证法却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其研究和发展似乎呈现出某种沉寂和停滞的局面.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辩证法的方法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的发挥;而摆在辩证法研究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辩证法理论的现代化.现代以来,辩证法所受到的重大冲击,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指导,其核心和精髓又是唯物辩证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改革,哲学的现代化,都应首先从辩证法着手.本文试图从辩证法的科学性质方面,对经典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倾向及其在现代所遇到的理论困难作些初步分析,进而指出,现代辩证法的本质属性不应再是客体性或唯"物"性,而应是主体性或唯"人"性,主体性原则应当成为现代辩证法的根本原则.一、经典唯物辩证法的客体化倾向随着本世纪初科学领域中经典科学向非经典科学的转变,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和哲学运动都发生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特殊形态的社会。它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和结构,表现出自己特殊的联系和特殊的发展过程,其规律性也就存在于这些特殊的东西之中。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作为特殊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固有的联系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差异性、特殊性,而不是它同其他社会的一致性、共同性,这种研究不是从一般历史辩证法或一般辩证法出发,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看作是其具体运用,而应该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出发,在弄清楚了社会主义社会特殊的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之后,才  相似文献   

10.
桂起权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64-68,107
(1)形式逻辑(分析理性)的渊源:它从古代论辩术中分离出来,其核心是推理的法则。(2)黑格尔辩证逻辑(辩证理性)的渊源:(a)它直接源于康德的先验逻辑与二律背反(Antinomy)。(b)可进一步追溯到古希腊辩证法的两支:赫拉克利特的生成辩证法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辩证法。(3)辩证逻辑绝无反形式逻辑的特性!那只是假象。(4)分析理性与辩证理性的联手,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科学上悖论的强有力的思想工具。  相似文献   

11.
辩证法的三种形态朱宝信如果从哲学改革的角度审视辩证法的划分,则会发现有三种形态的辩证法,即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传统教科书的唯物辩证法和哲学改革中提出的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如果说辩证法是关于运动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而这些规律就是辩证法的一般本质,那么,...  相似文献   

12.
从音乐文化形态的历史渊源来看 ,我国 2 0世纪初出现的音乐文化思潮使它在众多现代文化思潮中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这也使得后人更加深入思考近代音乐教育发展与历史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制度社会学在当代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西方产生与流行的新制度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只是一种新的制度分析范式、研究取向或研究路径,甚至只是一种新的制度分析的学术思潮。因而它与传统的或旧的制度主义一样,不是一种系统理论形态或一门新的学科。新制度主义之所以是“新颖的”,在于它与传统  相似文献   

14.
哲学既然是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普遍规律的科学,那么系统辩证法就应以物质系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系统(思维运动)为其研究对象,而其思想体系应包括客观辩证法(自然系统的辩证法、人类社会系统的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即思维系统辩证法——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灵感思维即创造性思维等内容的综合)。它体现了本体论、认识论与逻辑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生态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形态,在生态辩证法看来,人与生存环境的共同发展能够带来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生态辩证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生态系统是生态结构和生态过程的统一体;生态辩证法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价值”是生态辩证法的核心范畴;生态文明观是生态辩证法的主要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14-17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原理,是21世纪西方功能主义思潮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语言哲学的视角可以看出,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原理与中国古代辩证法有诸多相通之处,它既体现了韩礼德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统一思想,又是中国古代辩证法值得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推广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化价值的“合理性”意指:(1)由规则支配的;(2)系统的或成体系的;(3)根据某种理由是可理解的和正当的;(4)由理智调控的。在现代社会的文化结构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合理性类型,一种是实证合理性,一种是批判合理性。在西方现代思潮中占主导地位的实证主义把合理性看成证据与理论之间的逻辑辩护关系,对于这种辩护关系来说唯一需要的是实证理性,而不是批判理性。实证主义泛滥导致理性丧失了原本的批判精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先驱,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对西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总体性辩证法出发来勾勒卢卡奇的基本思想框架,展示其思想内涵的独特魅力,并求教于学术界同仁。一《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卢卡奇认为,在马克思逝世之后,辩证法观念日益地非价值化和自然主义化了①。在这样的辩证思维中,我们看不到人的概念,从而辩证法也就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的人文特征。而在他看来,只有在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意义上才能够正确理解辩证法的含义,所以人必须得成为辩证法的核心,辩证法必须是关于…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的理论特质决定一种国家理论的独特构造。传统政治理论的核心是国家理论,上世纪中叶,现代政治学科实证化、科学化倾向加深了国家理论的一度式微。世界性市民社会思潮的兴起,又将"市民社会-国家"分析范式再度推向学术前沿。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于此背景下挣脱了教科书式的原理把握,并在理论互动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本文力图透过"辩证法-国家理论"的视野揭示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完整面貌,并着力通过对马克思国家学说及其实质的当代解析,对马克思国家理论做出当代修构。基于现代国家社会体系构成要素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演变机制呈现出空前的复杂化和综合性。所以,研究马克思国家理论要在视界转换基础上,充分结合一个多世纪以来各种有价值的理论批判思想,切实观照当代社会国家发展态势,充分发挥马克思国家理论在建设中国社会中的理论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自身的协调,这是一个普遍规律。①社会协调作为历史唯物论的范畴,所反映的是人类共同活动的特定的适当方式,即一定社会有机体中,和谐贯通而相对稳定的关系及运动状态。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不管在一定形态的相对稳定过程,还是两种形态的更替过程,都必然遵循社会协调的辩证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在它发展中的社会协调问题,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辩证法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整个历史辩证法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