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  汪晖先生以《读书》执行主编的身份、以《汪晖自选集》一书获得香港李嘉诚基金会资助、《读书》杂志承办的首届长江读书奖之著作奖 ,成为近来学者们议论纷纷的话题之一。从已有的讨论看 ,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汪晖是否符合参与评选读书奖的条件 ?按照学术评奖的惯例 ,学者们几乎众口一词 :汪晖不具备评选资格 ,因为他是承办长江读书奖的《读书》杂志的执行主编 ;而且 ,按照《南方周末》2 0 0 0年 6月 9日的报道 ,汪晖还是“学术委员会召集人”。该报道也承认 ,“汪晖作为《读书》杂志社的成员 ,和其他所有杂志成员一样 ,…  相似文献   

2.
2000年6月9日,《南方周末》发表报道和评论,介绍“长江《读书》”评奖和获奖情况,记者在报道中说:“这次奖项,引发微词的是费孝通的《费孝通文集》,汪晖的《汪晖自选集》和钱理群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因为费孝通是特邀名誉主席,汪晖是学术委员会召集人,钱理群是评审委员会成员。”评论中说:“有关的非议之一,是关于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汪晖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暂放一边,汪晖先生的身份(《读书》主编)就使他的获奖令人存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长江《读书》奖”的争论由此在学术界文化界热烈展开。“长江《读书》奖”由…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悖论详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在《光明日报》发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略论》一文,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因是略论,语焉不详,兹借《南京社会科学》一角,对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悖论进一步详加论述.  相似文献   

4.
有人问我长江集团最早是怎么找到三联的?我也不知道。听说长江集团有人看三联的书 ,包括订《读书》的繁体字版。本次奖虽是以“长江《读书》”的名义 ,但是与《读书》杂志的关系不是外边有人想象的那样是合二而一的。《读书》四个专职编辑、两个兼职主编 ,加上编务 ,一半以上的人完全没有参与评奖的各类活动 ,而《读书》以外的三联的几位工作人员参加了“长江《读书》”工作室 ,具体组织和服务工作是由这个工作室做 ,评奖则是在推荐委员推荐的基础上由评委独立完成的 ,所以 ,名为“长江读书奖”或“长江—读书奖”“长江《读书》奖” ,《读…  相似文献   

5.
我在《社会科学论坛》 (2000年第 2期 )发表了一篇随笔,名为《从“该出手时就出手”说起》, (下面简称:“从”文 )副标题是“警惕暴民意识”。我还把这篇六七千字的文章压缩为一千来字的短文,在《南方周末》“时事纵横”栏目上发表,直接名为《警惕暴民意识》。这两篇文章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一些读者还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其中以在 2000年《社会科学论坛》 8月号林章芹先生的文章《治民必先治官·治暴不如治权》观点最为鲜明,说理最为充分,在批评文章中颇有代表性,有些说法对我也很有启发。学术本属公器,讨论更是促进学术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读书奖、网上论坛与学术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长江读书奖而开展的学术讨论 ,自 6月上旬以来 ,如火如荼。尽管一直有部分学者和相关人士对此持漠不关心的消极立场或者不以为然的蔑视态度 ,但就总体而言 ,从其受关注程度之深和影响面之大来看 ,可谓近年来学术界少有的一种学术文化现象。除了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外 ,新兴的网络传媒大显神通 ,推波助澜 ,可能正是此次读书奖讨论与以往任何一次学术讨论都大有不同的特殊因素之一。(一 )  围绕长江读书奖的正式讨论 ,是从《南方周末》2 0 0 0年 6月 9日的大幅专题报道揭开序幕的。这之后 ,陆续有其他报纸积极关注、报道、评论这一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初,我们在《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之一——“新自由主义”》一文中曾经说过:“目前,新自由主义在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广泛的流传……不过,新自由主义派的中心却是在西德。”还指出,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德特别流行”。从那时起,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时过境迁,新自由主义在西德的影响日益衰落,发生了严重的危机。考察一下自由主义的演变过程,对于了解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危机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西厢记》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戏曲作品之一。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或研究《西厢记》,王季思先生对它做了大量的校注工作。他校注的《西厢记》,—版再版,说明深受读者的欢迎。王先生的注释,大多数是确切的,但是,也有少数欠妥。我们不妨大胆地提出来,一方面就教于王先生,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1.俺 王先生注:“俺 集韵:‘北人谓我曰俺。’一般带有倨傲语气,并多用在独白时。”(见此书第2页注[三]) 这个注释,我们撇开“多用在独白时”不谈,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俺”一般不带“倨傲语气”;二是“俺”不仅表示“我”,还表示“我们”的意思。例如: ①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西厢记》第  相似文献   

9.
读书山原名系舟山,后因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写了一首诗:“山头佛屋五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读书山”,因此而得名。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呢?郝树侯先生在《元好问诗选》《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四首》注四中说是由赵秉文《题东岩道人读书堂》一诗来的。从字面看,人们很容易理解成赵秉文这首诗是题在忻州系舟山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读书处之福田寺的,其实不然。这首诗是在这离忻州千里之外的河南写下的。事情是这样:元好问避兵逃往河南之后,与当时的名画家李平甫往来  相似文献   

10.
首届“长江读书奖”(这里是借用“首届‘长江读书奖’工作室”6月 30日《郑重声明》的“提法” ,下文将对“奖名”作一辨析 )公布以后 ,议论蜂起 ,热闹非凡。攻之者气势如虹 ,批其不公正者有之 ,骂其是丑闻者有之 ,必欲弄个水落石出 ;之者阵法严密 ,公布《工作日志》 ,发表《郑重声明》 ,给出《两点说明》 ,力图还自身清白。看来 ,事关学术规范和社会公正 ,作为读书人 ,你不关心这事真还不行 !其实 ,远在南国的我辈读书人 ,从该奖设立之日到评出之时 ,并没有给予主办者期盼的那种关注。不就是一个香港大老板出了一笔小钱 ,几个读书人搞了个…  相似文献   

11.
本来,“长江《读书》奖”的评选是读书界的一件幸事。但大概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评奖竟然评出了一个“《读书》事件”。据笔者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观察,这个事件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一是有人评判这个奖有失公允,基本上是《读书》自己的人(编者和作者)给自己评奖,谓之创“中国学术腐败之新高”;二是由此引发了一些人对《读书》这两年来立场的不满,使之成为宗派的刊物;三是对《读书》的批评引发了一场斯文扫地的人身攻击。在香港的《读书》作者、“长江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甘阳在没有弄清楚批评他的文章作者的情况下,用典型的“文革”…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家庭科技》编辑部: 我是连续订了三年《家庭科技》的读者。最初因单位规定每人每年要订12元以上的报刊,出于“完成任务”而选中了当时全年价正好12元的《家庭科技》,从此就与贵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订不可收拾,连续订了三个年头。 尽管贵刊明年提价,其实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尽管全家月收人不足900元,且还供两个孩子分别读大学和高中,但我还是花了近百元订阅明年的报刊,其中就包括全家人都爱看的《家庭科技》。  相似文献   

13.
有关《读书》的争论,虽然因“长江《读书》奖”而引发,但背后的原因,不能不牵扯到这几年《读书》杂志的变化。《读书》杂志原来由沈昌文先生主持,大约四年前改由汪晖等人主持。几年来,风格大变,订数一路下跌,使喜爱《读书》的一批读者和作者感到失望。本来,无论谁主编刊物,都有权决定这个刊物的面貌。但《读书》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一直是中国知识界首选的交流思想的公共平台,现在已经渐渐演变为以某个学派为主的园地,就不能不让曾经喜爱它的人们感到遗憾了。 对于《读书》的转向,不少人对执行主编汪晖有意见。我倒不赞…  相似文献   

14.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出自北宋末年汪洙的《神童诗·劝学》。《劝学》诗宣扬“读书作官”的思想是不足取的,但诗所阐明“读书为上”的观点,我认为从古到今对青少年而言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似文献   

15.
我既是《学术月刊》的一位忠实的“老”读者,也是《学术月刊》的一位新作者。说我是“老”读者,是因我1974年在西安工作时,因为特殊的工作关系,竟然读到了《学术月刊》“文革”前的所有经济类的文章。当时我还只是一个经济学的业余爱好者,并不可能完全读懂那些文章,但《学术月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文革”后《学术月刊》一恢复,我就成了忠实的读者。后来我又成了《学术月刊》的作者。正是因为与《学术月刊》有  相似文献   

16.
评《俄国文学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少兴 《学术界》2002,(2):133-154
一  《俄国文学与宗教》(以下称该书 )是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 995年出版的一本 1 9万字的书 ,其前身是内部铅印的同名讲义。据该书作者、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兼管科研 )副院长任光宣教授说 ,该书是他的一部“学术专著” ,“一项科研成果” ,并称“这部书的基本论点和论据经得了时间的考验” ,还说该书“受到国内俄苏文学界的普遍好评”(引文见《国外文学》 ,2 0 0 0年第 3期 ,第 1 0 8页、1 0 9页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年多以前 ,我在《文汇读书周报》( 2 0 0 0年 6月 3日 )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是谈历史还是讲迷信》 ,对该…  相似文献   

17.
姚文痞1963年5月20日在《文汇报》上发表一篇《请看一种“新颖而独到的见解”》的臭文。给《克罗士先生》一书的作者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扣上一大批铁帽子。妙在这位自封的“权威批评家”连书都没有看懂就挥舞大棒乱打一阵,外国人看了准会笑掉牙齿。我在6月25日的该报上发表短文劝他写文章要谨慎小心,不能“好读书不求甚解”,“望文生义”。因此冒犯了这位“权威批评家”。他的后台说:“贺绿汀自己跳出来了,很好,在报上狠狠地批判!”于是下令手下人强迫动员音乐界写御用文章向我围攻。从《文汇报》、《光明日报》到《人民音乐》,从1963年到1964年,批判文章达数十篇之多。  相似文献   

18.
杨玉圣 《学术界》2001,(4):230-236
在程千帆先生去世一周年前夕 ,6月 2日 ,接到程先生高足莫砺锋教授的赠书《程千帆先生纪念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2 0 0 1年 5月第一版 ) ,即手不释卷 ,一鼓作气读完 (对不少篇目还读了不止一遍 )。因为 ,这本书太吸引人了 ;这种兴奋而激动的读书滋味 ,记忆中 ,只有在读陈平原教授赠送的同样也是纪念文集的《王瑶和他的世界》时才有过。收入这本《纪念文集》的文章有 57篇 ,另有“程千帆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要”(收有 32位学者的致辞和发言 )以及挽联、挽诗、挽词、唁电唁函选录。尽管这些文章或长或短 ,作者也长幼有别 ,但对程先生的道德…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理论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有没有“中国现代自由主义”?需要不需要“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呢?我认为:需要,可惜现在还没有。这就要提到什么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讲到“中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民族主义、国家利益,想到“中国文化”的特殊传统与价值,讲到“现代”,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西方最新潮的“前沿理论”。但我讲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与所有这些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我是有一点虚名的,但把我说成是“著名经济学家”,我不敢认同。如果说我是“著名经济学教师”,就比较合适一些。我创造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在经济学教学方面确实有一些体会。前几年在我们国家经济学界有过一场争论。这场争论的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经济学家张曙光,另一个是历史学家秦晖。争论的主要是有关国有企业改制的一些问题。秦晖教授对国企改制的实际变化和相应的理论或者论证很不以为然。与这个争论掺和在一起的还有《读书》杂志的变化。《读书》杂志在沈昌文先生主事的时候达到可读性的高峰,很多人后来都回顾说那时候的《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