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对一个从中国现代史的起点到早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思想与经历既丰富又十分复杂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极其困难的。尽管如此, 深入研究陈独秀乃至“陈独秀现象”, 通过对他的科学诠释与冷静评判———既充分肯定他的巨大贡献, 同时又严格审视他的偏颇和过失以矫正他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无疑有利于推动现代先进文化的构建, 以更好地支撑中华民族的前行与进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胡明教授的新著《正误交织陈独秀———思想的诠释与文化的评判》(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 正是从思想文化的…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又是一位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的探索研究上有过重大贡献并提供了巨大教训的复杂人物。他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及其思想哲学、政治行为呈现曲折多变的形态,他的丰富厚重的学术著述表明他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发展史,尤其是政治思想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作为社会科学家的陈独秀在思想学术界影响最大、成就最辉煌,贡献最积极的便是“五四”时期主办《新青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 ,其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以往对陈独秀政治思想的研究 ,偏重于分析中共三大前后和大革命后期的右倾错误 ,忽略了 1 92 5年五卅运动前后陈独秀政治思想的进步和发展。这样 ,既不能全面地研究陈独秀的政治思想 ,也影响到对中共早期历史的评价。1  从 1 92 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到中共三大前后 ,是陈独秀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陈独秀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许多错误的分析。在对于工人阶级的认识上 ,陈独秀由以前重视工人阶级转为重视资产阶级 …  相似文献   

4.
<正> 据统计,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到1980年,公开发表的评论陈独秀的著述、文章、通信有800多篇(部),其中1915年至1949年有300篇左右;1950年至1965年近100篇;1966年至1976年也有100篇左右;1977年至1980年有250多篇。1981年至1989年,仅据人民大学的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统计有130多篇。史学界如此关注陈独秀研究,这一方面说明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发生过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上述统计数字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陈独秀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首先纠正了十年浩劫时曾风行一时的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寂 《学术界》2002,(4):255-264
该文是作者 2 0 0 2年 6月 1 5日在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第二届大会上作的报告 ,较系统地回顾了在陈独秀家乡———安徽省成立研究会以来所开展的工作、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以及安徽研究陈独秀的特点 ,概述了当前陈独秀研究的形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并就陈独秀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认为要尊重历史 ,还是让陈独秀留在民间的好。  相似文献   

6.
论陈独秀真理观朱洪陈独秀真理观是陈独秀哲学思想的一部分。由于多种原因,学术界、思想界关于陈独秀政治思想的研究比较集中,而涉及陈独秀哲学思想特别是皙学专题研究则不多见。陈独秀的政治寿命并不长,如果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是他的政治生命的起点,1927...  相似文献   

7.
怎样评价五四时期的陈独秀?这是当前史学界关心的问题之一。陈独秀,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法国,一九一五年主编《新青年》杂志,一九一八年和李大钊创办《海周评论》,发表过许多文章,在五四运动中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认为,对于陈独秀当时的著作、思想和活动,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进行客观的研究和科学的分析,给予实事求是的公  相似文献   

8.
开拓现代戏剧史研究的新局面———简评《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张涛进入9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史的研究获得了空前的丰收,仅专著就出版了五六部之多,其中包括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和田本相主编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这些具有较高水平的力...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而又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不管对陈独秀的功过是非评价如何,有一点是我们应该承认的,那就是作为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在整个社会普遍关注妇女问题的时代大潮之中,陈独秀在其政治生涯的起始之初,就开始关注中国妇女解放的问题,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中共建党前后,陈独秀更是热情关心、支持、参与了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不仅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从历史、现实及理论上精辟地分析了妇女悲惨的命运,备受苦难的根源以及争取自由解放的道路,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妇女解放运动的行列中,为推动中国女性思想的启蒙和争取解放的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的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的宗教观艾以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人物,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思想领袖。但是,陈独秀毕竟是从旧营垒走过来的前清秀才。从秀才到共产党总书记,他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人生道路.从他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也反映出他思想演进中的艰苦...  相似文献   

11.
陈万雄先生著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是一部系统的分析研究陈独秀早年思想活动的力作,尤以资料丰富、考订精细见长,学术价值自不待言。然而,笔者细读全书,发现该书在若干技术细节问题上尚有疵点。兹举几例: 一,原书第11页注④谓“陈东晓编《陈独秀评传》”,第145页的“徵引书目”又持此说,并揭其版本:“亚东书局,一九三三年,北平”。案:陈东晓所编的书名当为《陈独秀评论》,该书的出版者亦应为“东亚书局”。  相似文献   

12.
孙思白同志在《历史教学》1963年第10期上,发表了《陈独秀前期思想的解剖》一文。作者自称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对陈独秀的思想“解剖”,“看到一个小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怎样地前进而又倒退,其中包含什么因素使他终于掉到反革命的泥坑中”,“可以由此而获得教训,使志切要求改造自己的人,引为鑑戒”。  相似文献   

13.
吕周聚的新作《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1、8)是一部全面研究 1919年——— 194 9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的研究专著 ,本书集中论述了西方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以及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艺术上的主要特征 ,并侧重从思想、文化变迁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有着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五四运动的主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启蒙者,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连任中共中央第一届至第五届的总书记.因此,对陈独秀的研究,理应是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课题.但是,我们回顾建国以来对陈独秀的研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可以看到,长期以来似乎是一个"禁区",谈不上研究,即便是对陈独秀进行的研究和评价,也更多的是从批判入手,且多是贬损指责和否定.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陈独秀研究才真正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势头.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的文化观教军章陈独秀作为一位跨时代的思想家,其文化观的思想体系化在“五四”运动前夕基本完成。因此,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文化观,对于确立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陈独秀文化观首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领域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始终是一个争论较多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评价上的分歧都可以追溯到对这个概念的不尽相同的理解。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中共党史学史的角度看 ,所谓二次革命论的含义是有广义、狭义之分的。广义的理解是指在中共三大前后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对民主革命的系统认识。从现有的史料看 ,它的提出者正是“二次革命论”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蔡和森。 192 8年 11月 ,蔡和森发表《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前途》一文 ,在阐述中共六大所提出的民权革命理论的同时 …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尤其是他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人们称为“南陈北李”。可是长期以来由于陈独秀曾在大革命时期犯过严重右倾错误,后又变成托派被开除出党。同时也由于“左”的思想对党史研究领域的影响,使过去对陈独秀在建党作用估价上存在着严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进行北伐。就在北伐正式出师的前两天,即1926年7月7日,中共机关刊物《向导》上刊出了陈独秀的一篇文章《论国民政府之北伐》①。此文一出,各界哗然,国共两党内部更掀起了轩然大波。国民党中央主席张静江书面指责共产党是破坏北伐,蒋介石在公众集会上对共产党进行恶毒攻击,声言一定要制裁中共,并禁止购买《向导》报,所以这篇文章在当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史学的研究领域,台湾学者认为陈独秀作为中共的总书记是反对北伐的,其文章挑拨人民与国民政府间的感情,破坏国民革命。国内史学界也以此…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极其丰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了颇具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人口思想.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毕生以思想启蒙为己任(政治革命、学术研究均为实现民主和科学的手段),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开创了中国文化和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其强大的思想武器尽管来自欧洲,先法兰西后俄罗斯,但其民主与科学的实质一直未变。关于科学,他一直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从事的学问上,象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可见,陈独秀是将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