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艰难崛起的语言学批评——兼评“徐德江学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铁平对徐德江伪科学的批评 ,阐述“语言学批评”在中国的艰难崛起。分析了伍铁平关于语言学批评的价值、作用、对象、内容、条件等内容。分析了徐德江是怎样利用各种手段打击学术批评 ,拒绝学术批评 ,坚持错误方向的。同时 ,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指出加强做为语言学批评的基地学科的语言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外国语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2):F0002-F0002,F0003
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在前基础一部大学英语教研室基础上发展壮大的。1985年开始设立英语专业,招收英语师范专科生;1994年开始招收英语本科生(国际商务方向);1995年成立外语系,2006年正式更名为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系、西语系、大学外语教学一部、  相似文献   

3.
不要歪曲我国语言文字界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要歪曲我国语言文字界的现状──对李敏生的答复的答复伍铁平李敏生(后面称李君)在《北方论丛》1994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副题是“兼答伍铁平先生”,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他的文章进行评论。安子介先生提出“21世纪应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对他热爱汉字...  相似文献   

4.
评《俄国文学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少兴 《学术界》2002,(2):133-154
一  《俄国文学与宗教》(以下称该书 )是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 995年出版的一本 1 9万字的书 ,其前身是内部铅印的同名讲义。据该书作者、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兼管科研 )副院长任光宣教授说 ,该书是他的一部“学术专著” ,“一项科研成果” ,并称“这部书的基本论点和论据经得了时间的考验” ,还说该书“受到国内俄苏文学界的普遍好评”(引文见《国外文学》 ,2 0 0 0年第 3期 ,第 1 0 8页、1 0 9页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年多以前 ,我在《文汇读书周报》( 2 0 0 0年 6月 3日 )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是谈历史还是讲迷信》 ,对该…  相似文献   

5.
不争不“明”——读伍铁平《语言和文化评论集》周利娟伍铁平先生的《语言和文化评论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以下简称《评论集》)为学术界开展批评带了个好头。学术批评本来是件好事,它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可是“文革”以后,很少有人发表学术批...  相似文献   

6.
把《三国演义》同《伊利亚特》作比较研究,确实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11年前,法籍汉学家于如柏教授便与上海外国语学院的朱炳孙先生合作做过《“伊利亚特”与“三国演义”》的学术报告,遗憾的是我们只见到该文的第一部分——《相同相似岂偶然——<伊利亚特>与<三国演义>初窥》(以下简称《初窥》,见《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该文重在对两部史诗相同相似之处作比较研究,而本文的比较研究角度则选取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论坛》2005,(9):58-60
沈履伟诉天津市语言学会侵害名誉权一案于日前审结。天津市语言学会认为: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违反法律程序,将依法提出上诉。(一)2005年5月30日,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下达《民事判决书》(西民二初字第2352号),宣布沈履伟诉天津市语言学会名誉权纠纷一案审理终结。《判决书》说:“经审理查明,2004年8月27日,被告在中国学术批评网发表了《关于天津外国语学院教师沈履伟〈求是集〉的剽窃问题——天津市语言学会致天津市有关领导和天津外国语学院的公开信》一文,文中写明,天津外国语学院汉学院的教师沈履伟去…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7日,《公益时报》发表该报记者程芬的深度报道——《高校教师“炮轰”中国政府网》。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黄卫峰博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英文版英文表达问题提出了严肃批评,引起传媒界轰动与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伍铁平通过系列论文实事求是地痛击语言学领域的腐败现象。著作重点批判了徐德江主持的《汉字文化》发表的有严重政治错误和种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批评了复旦大学申小龙的不良学风和曾经一贯紧跟徐德江的错误,批评了语言学者徐通锵和许嘉璐的一些错误,呼吁翻译学术著作和撰写学术著作要有科学的态度。作者用客观、公正、有理有据的学术评论特别是批评和批判,促进语言科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存在”文学与20世纪文学中的“存在”问题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5月5日至10日在西安举行。会议是由中国法国文学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西安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近四十人参加了会议。西安外语学院副院长常正文、陕西省社联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冯家臻到会并讲话。他们认为:存在主义是二十一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文学是廿世纪不可回避的现实,因而举行研讨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伍铁平先生于2013年5月26日凌晨3时在北医三院不幸逝世的消息,我是当天下午4时25分自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先生处惊悉的。王宁教授是伍先生和我共同的朋友,当时她正在出差的途中,因为两天后即28日上午将举行伍先生的告别仪式,但包括师大文学院官网在内,均未发布消息,故王老师希望我先在学术批评网上发布伍先生去世的消息。于是,受王老师之托,我于2013年5月26日在学术批评网上写了一则《著名语言学家、批评家伍铁平教授逝世》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教史》(四卷本 )是一部通史性的学术专著 ,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六五”至“八五”重点科研项目。该书由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卿希泰教授任主编、王明先生任顾问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编写 ,于 1995年 12月完成。书一出版 ,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重大反响。大陆的《光明日报》、《出版工作》、《社会科学研究》、《宗教学研究》 ,台湾省的《哲学与文化》、《关系我》杂志 ,国际学术刊物《journalofasianatudies》等纷纷发表书评和报道。 1997年 8月 9日 ,《光明日报》还以《认真研究中国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13.
评《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汉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文化》2005年第1期发表了李敏生先生(下文简作“李”)的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汉字文化》,毫无道理地攻击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语言文字学辨伪集》(下文简作《辨伪集》)。本文是对李文的初步评论。一、歪曲《辨伪集》的内容李说:“《辨伪集》……推行的所谓‘反伪科学斗争’的基本内容是批判‘汉字优越论’。”但是,他没有指出《辨伪集》哪一页有此内容,事实上也无法指出,因为这纯属捏造。该书由40位学者和语文工作者撰写,主要内容是批驳徐德江(下文简作“徐”)冒充教授、研究员、黎锦熙学生、加拿大人和伪造数据等欺骗行…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论坛》2005,(3):63-65
北大外国语学院领导暨院学术委员会:兹呈上北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有关本系副教授黄宗英学术违规问题的定性意见和处理意向,随附《英语系核查组关于本系副教授黄宗英学术剽窃行为的评价报告》。一、工作小结2004年1月2日,指控黄宗英学术剽窃行为的文章于“学术批评网”首发后,立即引起英语系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以下为迄今英语系所做工作要略:1月2日后,为了对基本情况有主动的和直接的把握,为了维护英语系的学术声誉,系务会委托系内同事对涉嫌剽窃的书籍进行技术性初查;1月6日,根据系学术小组的意见,系主任 致信英语 系全体同 事和同学 ,告知…  相似文献   

15.
王庆 《社会科学论坛》2013,(10):131-138
2013年5月26日,听到伍铁平先生去世的消息,我的心中猛然一沉,这太突然了!我曾到三里河南四巷的病疗中心去看过伍先生多次,虽然先生的病不大有治愈的可能,但也不至于走得如此猝然,让人毫无心理准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最后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一事实。现在谨就个人的理解,回忆一下我所认识的伍铁平先生,作为对先生的哀思。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出版的《现代》杂志二卷二期“社中日记”栏内,登载了如下文字: 十月二十四日郁达夫先生自杭州来信,说为《现代》新作《迟桂花》一篇,已寄沪寓。即晚便到赫德路郁宅去取了来。郁夫人并示以达夫家书,关于此作,有语云:“这一回的一篇没有一段败笔,我很得意。”据查,“社中日记”一栏,是《现代》杂志主编施蛰存先生为反映每期稿件编排情况特意设立的栏目,相当于现在刊物上的“编者的话。”这一条史料  相似文献   

17.
《鲁迅书信集》附录收有鲁迅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致“编辑先生”的一封信,这封信记录了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迫害进步作家的罪行,谈到关于茅盾被捕,丁玲被害等问题,是一封内容十分重要的信件。但信中提到的这位“编辑先生”是谁?是哪个刊物的编辑?信中所说的《科学新闻》是一个什么样的刊物?关于《科学新闻》所载茅盾被捕、丁玲被害的消息是怎么回事?由于一直未能找到这位“编辑先生”,《科学新闻》这种杂志也一直未能发现,所以对此信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更是茫无所知。在一次访问端木蕻良时,端木蕻良偶然谈到,这封致“编辑先生”的信是鲁迅写给  相似文献   

18.
宁瑶瑶 《云梦学刊》2011,(1):161-162
值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北京师范大学伍铁平教授著《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和郑奇编著《较量》面世之际,“第二届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术报告厅举行。  相似文献   

19.
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张蓬《人文杂志》编辑部1993年9月5日至11日由人文杂志等14个单位发起,六十多位中日学者参加的“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在古城西安召开。中日学者就两国价值论的研究进展状况、历史沿革进行了交流,并集中就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创造与...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郭琦、副主席赵谭冰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科研的专业工作者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