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6月9日,《南方周末》发表报道和评论,介绍“长江《读书》”评奖和获奖情况,记者在报道中说:“这次奖项,引发微词的是费孝通的《费孝通文集》,汪晖的《汪晖自选集》和钱理群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因为费孝通是特邀名誉主席,汪晖是学术委员会召集人,钱理群是评审委员会成员。”评论中说:“有关的非议之一,是关于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汪晖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暂放一边,汪晖先生的身份(《读书》主编)就使他的获奖令人存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长江《读书》奖”的争论由此在学术界文化界热烈展开。“长江《读书》奖”由…  相似文献   

2.
有关《读书》的争论,虽然因“长江《读书》奖”而引发,但背后的原因,不能不牵扯到这几年《读书》杂志的变化。《读书》杂志原来由沈昌文先生主持,大约四年前改由汪晖等人主持。几年来,风格大变,订数一路下跌,使喜爱《读书》的一批读者和作者感到失望。本来,无论谁主编刊物,都有权决定这个刊物的面貌。但《读书》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一直是中国知识界首选的交流思想的公共平台,现在已经渐渐演变为以某个学派为主的园地,就不能不让曾经喜爱它的人们感到遗憾了。 对于《读书》的转向,不少人对执行主编汪晖有意见。我倒不赞…  相似文献   

3.
一、《读书》杂志代表什么 :学术权力机器还是学术良心由于《读书》杂志近几年来在办刊方向以及近期开评所谓“真正有威望的民间奖项”———“长江《读书》奖”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学界一时沉入情绪的低谷 :批评者激愤 ,以学术良心的话语质问 ,《读书》为何如此沦落?沉默者伤感 ,叹今日世风日下 ,问人间钱是何物 ,竟使《读书》人也改名作孔方兄?对《读书》杂志的诸多感慨 ,都表现了对《读书》抱有厚望而突然失落的心理。由于过于善良和淳厚 ,学者竟然把他责转化为自责 ,把批评模糊为自谴。学者们感到失落或者愧疚 ,似乎自己也参与了学术腐…  相似文献   

4.
2000年6月9日,<南方周末>发表报道和评论,介绍"长江<读书>"评奖和获奖情况,记者在报道中说:"这次奖项,引发微词的是费孝通的<费孝通文集>,汪晖的<汪晖自选集>和钱理群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因为费孝通是特邀名誉主席,汪晖是学术委员会召集人,钱理群是评审委员会成员."评论中说:"有关的非议之一,是关于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汪晖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暂放一边,汪晖先生的身份(<读书>主编)就使他的获奖令人存疑."  相似文献   

5.
有人问我长江集团最早是怎么找到三联的?我也不知道。听说长江集团有人看三联的书 ,包括订《读书》的繁体字版。本次奖虽是以“长江《读书》”的名义 ,但是与《读书》杂志的关系不是外边有人想象的那样是合二而一的。《读书》四个专职编辑、两个兼职主编 ,加上编务 ,一半以上的人完全没有参与评奖的各类活动 ,而《读书》以外的三联的几位工作人员参加了“长江《读书》”工作室 ,具体组织和服务工作是由这个工作室做 ,评奖则是在推荐委员推荐的基础上由评委独立完成的 ,所以 ,名为“长江读书奖”或“长江—读书奖”“长江《读书》奖” ,《读…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首届“长江《读书》奖”评选结果一公之于世,便激荡了整个学术文化界。人们对该奖项的评选结果及运作方式的正当性和公平性提出了种种质疑,并由此触及到学术文化界存在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首届“长江《读书》奖”现象不过是中国学术文化界之秋风秋雨之一叶。 在中国社会处于急遽的转型过程中,脱序和失范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像社会一般大众一样,习惯于在威权主义圈定的赛马场内跑马的学术文化界,一俟脱逸既定的轨道,面对蕴潜着更多可能性的新的生存境遇,一方面由于新的游戏规则付之阙如,另一方面由于持守妾奴之道而…  相似文献   

7.
读书奖、网上论坛与学术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长江读书奖而开展的学术讨论 ,自 6月上旬以来 ,如火如荼。尽管一直有部分学者和相关人士对此持漠不关心的消极立场或者不以为然的蔑视态度 ,但就总体而言 ,从其受关注程度之深和影响面之大来看 ,可谓近年来学术界少有的一种学术文化现象。除了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外 ,新兴的网络传媒大显神通 ,推波助澜 ,可能正是此次读书奖讨论与以往任何一次学术讨论都大有不同的特殊因素之一。(一 )  围绕长江读书奖的正式讨论 ,是从《南方周末》2 0 0 0年 6月 9日的大幅专题报道揭开序幕的。这之后 ,陆续有其他报纸积极关注、报道、评论这一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8.
本来,“长江《读书》奖”的评选是读书界的一件幸事。但大概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评奖竟然评出了一个“《读书》事件”。据笔者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观察,这个事件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一是有人评判这个奖有失公允,基本上是《读书》自己的人(编者和作者)给自己评奖,谓之创“中国学术腐败之新高”;二是由此引发了一些人对《读书》这两年来立场的不满,使之成为宗派的刊物;三是对《读书》的批评引发了一场斯文扫地的人身攻击。在香港的《读书》作者、“长江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甘阳在没有弄清楚批评他的文章作者的情况下,用典型的“文革”…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2012,(11):251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早年研究鲁迅,九十年代初期与友人共同创办《学人》丛刊,为当代中国的人文研究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平台。1996至2007年担任《读书》杂志执行主编,在他的主持下,《读书》发表一系列引领当代中国思想讨论的文章。1997年发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引发了中国思想领域的大争论,并由此被视为"新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2000,(5)
本刊讯 中华读书网 (http ://www .cReader .com)开展“百位学者谈长江读书奖风波”学术讨论文章。该讨论自 2 0 0 0年 6月 2 7日起 ,截止 2 0 0 0年 8月 14日 ,已发布来自海内外不同地域、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年龄段的专家学者的相关专题讨论文章近八十篇。这些文章围绕人文学术与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学术奖励机制、学术权力、学术民主以及学术批评与反批评等问题 ,立足于建设性的学术立场 ,本着负责任的科学态度 ,各抒己见 ,切磋商榷 ,引起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此一讨论的部分篇目、作者如下 :(1)我来主持“长江《…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评选揭晓,《阴山学刊》执行主编张伟教授获奖。“索龙嘎”奖是政府奖,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为繁荣文学创作而设立的,迄今已八届,是很有影响的权威性奖项。本届获奖作品中,文学评论奖(汉文)三项,张伟教授排名第一。这是我校教师首次获得这一奖项。(韩芳)我刊执行主编张伟教授荣获“索龙嘎”奖@韩芳  相似文献   

12.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兼评汪晖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晖涉嫌抄袭事件出现后,有关上世纪80年代学术规范的情况成为学界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先后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作为与汪晖同辈的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教授同样在80年代接受大学教育,并于1982年进入《党史研究》杂志做编辑,对于那时的学术规范,有着直接的认识。其后,他以自己的系列研究闻名于近代史研究界,并深受读者喜爱。与此同时,他对于学术规范也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近日,《新京报》记者张弘就学术规范问题专访了他。本刊特此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一  从程序的角度看 ,本次“长江读书奖”之评选的确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其中最明显的是 ,发起和组织其事的机构成员的作品最后得了奖。而且 ,由于对章程的有关条款尚有不同的解释 ,所以获奖著作的类型也引发了争议 ,无法令人对最后的结果心悦诚服 ,不能避免人们瓜田李下的猜想。这样的猜想的确不大好 ,像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可能会让一些涉“案”人士有一种受伤害感 ,不过从来制度设计的基础都是将所有的人假定为利己主义者。甚至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语境下 ,这里的假定本身就是一种假定 :人们之所以要设立“长江读书奖” ,之所以要…  相似文献   

14.
在由罗马俱乐部重要成员、美国著名系统哲学家E·拉兹洛主编的《World Futures》(《世界未来》)杂志第30卷(1990年)上,刊载着兰州大学历史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牛龙菲的新作:《人文进化学与一般进化论》。当代西方学术界,独立提出“一般进化论”的学者就是这位杂志主编E·拉兹洛,有趣的巧合是,中国学者牛龙菲也通过自己一系列的研究,独立地提出了这一思想。就在牛龙菲发表于E·拉兹洛主编的《世界未来》杂志上的这篇论文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太有趣了,我们提出了同样的概念——一般进化论——在不同的学术背景下。”这个信息流露着作者和主编惬意的会心微笑。上述“不同的学术背景”,在E·拉兹洛,主要是指当代兴起的一般系统论:在牛龙菲,则主要指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周易”与“太极”思想,并由此出发而与一般系统论思想汇  相似文献   

15.
首届“长江读书奖”(这里是借用“首届‘长江读书奖’工作室”6月 30日《郑重声明》的“提法” ,下文将对“奖名”作一辨析 )公布以后 ,议论蜂起 ,热闹非凡。攻之者气势如虹 ,批其不公正者有之 ,骂其是丑闻者有之 ,必欲弄个水落石出 ;之者阵法严密 ,公布《工作日志》 ,发表《郑重声明》 ,给出《两点说明》 ,力图还自身清白。看来 ,事关学术规范和社会公正 ,作为读书人 ,你不关心这事真还不行 !其实 ,远在南国的我辈读书人 ,从该奖设立之日到评出之时 ,并没有给予主办者期盼的那种关注。不就是一个香港大老板出了一笔小钱 ,几个读书人搞了个…  相似文献   

16.
前  言 在刚刚过去的 2 0 0 3年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领下 ,呈现出无限生机与奕奕风采。学术理性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索现实、研究现实 ,形成了一大批学术热点。这正是学术繁荣时代来临前的瑞兆。在这一形势鼓舞下 ,我们《学术月刊》与《文汇读书周报》两家联袂发起“2 0 0 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 ,努力反映这一振奋人心的时代风貌。评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创建社会关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贴近社会的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社会氛围为宗旨 ,以学术性、…  相似文献   

17.
李志美 《云梦学刊》2012,33(3):160-160
日前,首届湖南出版政府奖在长沙颁奖。《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教授获优秀出版人物奖,全省共15人获得该奖项,其中期刊界仅1人获此殊荣。余三定教授长期潜心学术、教学与编辑事业,1986年至1998年兼任《云梦学刊》“当代学者研究”等栏目责任编辑,1999年至今兼任《云梦学刊》主编和“当代学术史研究”、“美学文学艺术研究”、“学术书评”三个栏目的责任编辑,在当代学术史研究、文艺学、编辑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三度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被评为“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编辑”,先后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湖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主编奖”等.  相似文献   

18.
奖掖学术     
最近 ,有几桩新鲜的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桩来自香港首富李嘉诚 ,他出资赞助《读书》杂志设立了“长江《读书》奖”。一桩来自广西接力出版社 ,该社捐款协助《出版广角》杂志推出了“《出版广角》接力佳作奖”。两家的获奖名单均业已公布 ;而且 ,评奖活动今后将定期举办下去。还有另一桩事情或许也值得提提 ,那就是 ,座落在广州市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新近创办了一份学术性刊物———《合生》(月刊 ) ,到今年 4月份已经出了 7期。目前 ,该刊编辑部诚邀广东新闻界、学术界的领导、专家聚集一堂 ,共谋《合生》发展路…  相似文献   

19.
“长江《读书》奖”评选活动开始时,我应邀成为推荐委员。有人(包括其他一些被邀当推荐委员的人)劝我不要参加此项活动,理由是从《读书》近几年的办刊方针看,不能指望做到公正、公平,不张扬一种立场和倾向,排斥不同的观点。我回答说,这种忧虑不无道理.但总不能由此而推彼,我们不能根据有可能发生但未发生的情况采取不合作态度。我参加了推荐工作,并影响了一些持怀疑态度的学者参与此项活动。对于事前就有的种种疑虑,我内心认为:“不至于吧?” 我只是推委,不是评委。评选结果公布后,我惊讶得难于置信。以前的猜疑不但证实了…  相似文献   

20.
关注的报刊及方式(以日期为序)日期被关注的文章标题作者刊期《文摘报》摘要2006.1.15⑥段中文国人学史不可不知道的一陈福康2005·12“人民网”等报道《东方早报》摘要《解放日报》摘要《报刊文摘》摘要《光明日报》摘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复印2006.1.172006.1.18⑧2006.1.2011○2006.2.2112○2006.2.3②2006·2pp.52—55“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揭晓《学术月刊》编辑部、《文汇读书周报》编辑部2006·1《新华文摘》摘要2006·1p.162人美意类识学何三以路发向生:原始审王振复2005·10《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