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是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的现实需要。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入手,深入解析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件、内容、启示。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一是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中国化”思潮;二是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科学认识。这两个基本方面从不同角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动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即中国共产党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地进行中国当代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实践表明,两者之间进行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最后指出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传播以来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有其内在机制: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性的理论品质;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及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实际而产生的理论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相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地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的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新型民族文化形式.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知马克思主义不会与传统"彻底的决裂",而只能是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用正确的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科学的评价;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深层机制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文化创新、不断提高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结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向度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能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关键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这种结合的表现形式;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主要是理论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三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实现大众化必须抓好理论内容常识化、与公众实践相结合、走进日常话语、走进日常意义、接受超常识的整合等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学位点于2006年1月获得批准设立。本硕士点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实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结合本校特色和优势,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目前已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同时也是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要旨、基本理据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旨、基本理据与实现路径作出分析探讨,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认为从内涵要旨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具体化、通俗化、与时俱进的当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从基本理据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自身科学性、世界性、当代性、实践性的"理论特质"、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与由此产生的理论需求所构成的"现实基础"、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能够相通相融这一"文化要件".从实现路径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文化等层面的"结合",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中国解读者、中国传统文化依次进行的问题式、解释学与交往式"对话",同时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以一种理性自觉的意识对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积极"创建".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具有对中西文化传统的批判反省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建构两面性,这表明以现代的方式批判传统与以中国化的立场阐释西学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统一的过程,从而内在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的一面回眸、一面前瞻的双重思想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价值选择上既接纳移植西学同时也重视对文化传统的当代重构,以诠释传统的方式接纳现代理念旨在为之探索更为方便快捷的思想通道,激活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内在对接的文化之根,为它中国式的当代拓展提供更加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3.
[摘要]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生态主要包括不同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和文化语境两个方面。从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有机结合,并积极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从文化语境来看,现代化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后现代主义为其提供富有想象力的批判尺度,全球化对其提出普世化要求,“微观叙事”则对其提出具体化要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开展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重大时代课题。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文化当代建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的结合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与中国实际的结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从文本依据、精神内涵、理论层面、文化意蕴、学科建设和当代视野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向度是指文化向度和大众化向度。从文化的向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来源,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民族文化形式。从大众化的向度看,必须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是理论内容常识化、与公众实践相结合、走进日常话语、融入日常意义、引领大众等五个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文化传统、近代科学主义关系密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与近代日渐兴起的科学主义的自觉回应中得以实现,而中国文化传统及科学主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表现的倾向性,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还原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实质,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中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8.
选择与会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度文化的视角看,社会现代化转型伴随着文化自觉,这是文化现代性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文化主体和客体会通重构、整合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蕴,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制度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但是,文化传统的消极方面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曲折坎坷,留下了思想文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理论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和精神实质的一致,使二者有了融合的可能;而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使二者的融合走向必然。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文化条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提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衰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与文化启蒙、社会变革和传统理想嬗变、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分析与西方社会主义的共鸣,共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深刻理解这一问题,对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