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维新 《城市》2010,(4):3-5
一、高房价的成因高房价成为2010年两会期间议论的热点,这反映了广大群众对高房价的不满情绪。为何会形成高房价?为何中央调控房价政策在实践中不能体现,而越调控房价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形成了严重的泡沫,引起政府及经济界的高度关注,也引起广大消费者的不满.但相伴而来的,是房地产经济的低迷,从高房价形势下的产销两旺,逐步转变为房价回落后的销售量锐减,违背了价格变化和供求关系的基本经济学规律,让我们不得不就房地产频频出现逆向运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目的是为了房地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硬性需求和经济发展对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期盼. 坊间争论的焦点在于:持续的高房价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隐患.对此,从2010年开始,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来打压房价.在经历了二年多的攻防后,一线城市的房价终于开始大幅回落了,标志着国家行政和经济双重调控政策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3.
一心  安子  沙漏 《女性天地》2007,(10):4-7
现今,持续走高的房价正牵动着年轻人的神经,房子横亘在爱情、理想和现实之间,年轻一代的爱情因为不断走高的房价而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被高房价挟持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在高房价的重压下,我们的爱情是否会贬值?也许面对高房价,爱情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应对自己莫测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今年两会上,高房价再次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抑制房价和解决低收人家庭的住房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重庆市推出的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计划成为了中外记者"围攻"的主要话题.甚至有人认为,这次重庆推行保障性住房的力度不亚于2009年的打黑行动.  相似文献   

5.
对于刚刚在宏观调控中开始下挫的房价来说,"一朝高房价,永世富贵城"这句西方俗语描绘了无数开发商心中的"理想国".不过,12个时区之外的美国,这句俗语正在被<福布斯>的调查所验证.  相似文献   

6.
房价是一个与全世界老百姓都密不可分的民生问题,高房价也不仅仅出现在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以新加坡为例,其首都新加坡市在2011年初的最高房价是每平米4.5万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3万元),每平米  相似文献   

7.
房价上涨如脱缰野马,多么严厉的调控措施均无功而返。情急之下,部分城市重新祭起房产税大旗,希望房产税的降临,让高房价应声大跌。有人甚至认为,房产税是根治"炒房"与"土地财政"两大房价推手的"撒手锏",房产税的开征,意味着中国房地产疯狂投资时代和豪宅至上  相似文献   

8.
2009年,最让中国人惊心动魄的,无疑就是房价的疯涨。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从营业税的变更、到国四条和五部委土地新政等可以看出,政府已经掀起了遏制高房价的风潮,但能否让中国房价趋于理性,还有待观望。在这次遏制风潮中,囤地、炒地、炒房被看作高房价的三大元凶。虽然这三个因素对高房价有助推作用,但并非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9.
孔英  姚奕  周豫 《城市观察》2013,25(3):157-163
本文利用2003-2010年全国省际及六大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品住宅市场是否存在高房价和高空置率并存的"双高悖论"。结果表明,我国商品住宅市场总体而言不存在此悖论,大多数省份和大城市的空置率和房价呈负相关关系,空置率变化率是实际房价变化率的格兰杰因,空置率上涨1%,实际房价下降0.5%。基于自然空置率测算结果,本文提出我国空置率的合理范围为5%-20%。  相似文献   

10.
千不怕,万不怕,就怕专家教授谈城市化。这是老百姓调侃学院书斋里的教授们,借城市化来力挺高房价的一句口头禅。这帮教授们再也找不出任何理由来帮开发商鼓吹房价了,唯一找到的理由就是城市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这次房价会调整三五年,但是,中国房价长期仍然看涨,因为中国城市化将要持续到202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