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的《典论·论文》是我国较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在曹丕以前,专篇的文学论文,如《诗大序》、班固的《离骚序》、《两都赋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等,只就一部书、一篇文章进行评述;《典论·论文》则论述的是多位作家、多种文体,并论述了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章的地位价值、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等等。它对建安七子(又称“邺下七子”)作品的评论,是建立在对作家作品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评论原则,是前无古人的。它对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2.
戴亚尔·德·夏尔丹(1881—1955年)是一位思想家,他于十八岁加入“耶稣会”。戴亚尔很早便献身于研究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他是中国猿人首先发现者之一,他生前在科学界里便以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而著称,他的著作得到普遍的承认。戴亚尔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是试图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来使基督教世界观的概念现代化。这种情况使他于1925年同耶稣会  相似文献   

3.
曹丕一生留下的著作不多,现存完整的诗歌约四十首,论著更少。《典论·论文》是他学术著作《典论》(全书已佚)中的一篇。一般论著都认为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论文之一,集中地反映了曹丕的美学思想。全文篇幅虽然不长,但涉及的范围却颇宽阔。提出了“审己以度人”的批评原则,“四科”八类的文体区分。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观点。但是,我们认为仅就这些来评价《典论·论文》在批评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很不够的,它的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集中地反映出魏晋时代人的主体意识包括作  相似文献   

4.
这篇论文选自《东蒙古流传的几篇蒙古英雄史诗》一书(关于该书内容介绍,参阅本刊一九八四年第四期)。文中介绍了内蒙古地区(即作者称之为“南部蒙古和东部蒙古”)历年来搜集、出版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情况,及国外学者翻译、和研究内蒙古英雄史诗的情况。这些内容对于我国蒙古民间文学研究,特别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提到的收入该书的五篇英雄史诗是:《格斯尔与吉尔班·沙尔之战》、《格斯尔与嘎尔丹蟒吉思之战》、《茹格慕高娃之悲泣》、《吉尔班·沙尔之出世》和《金色的须弥山》。  相似文献   

5.
哲 学 · 经 济时尚导向的道德询究李建华 袁建辉 (1·0 39)………………论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辩证关系周德义 (1·0 4 3)…………辩证法理解的思想足迹 ———读文选德同志的《邓小平理论学习笔记》中的几篇哲学论文 郑又成 (1·0 4 7)………简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定罗丽华 (1·0 63)……………论“入世”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徐飞雄 蓝万炼 (1·0 65)………………论公平、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一种新的解析视角 朱有志 曹建文 (2·0 0 1 )………中国家庭道德的困境及其应对李桂梅 (…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先锋和主将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一九0五年他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工作期间,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根本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空间、时间理论,这就是“狭义相对论”。一九一五年他又创立了狭义相对论的发展形式——“广义相对论”。他的科学建树为二十世纪物理学开一先河,而他对自已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论反思,也给予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风格分类法有两种:繁分法与简分法。前者肇始于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体,唐代司空图演为二十四品。后者源自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分别出清、浊两大类。所谓“清”,侧重的是俊爽、豪迈的特点,“浊”侧重的是凝重、沉郁的特点。曹丕的观点经刘勰进一步发展为刚柔论。  相似文献   

8.
策伦—安奇克·杜嘎尔—尼玛耶夫是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著名学者、文学家和蒙古学家。杜嘎尔—尼玛耶夫生于1929年10月23日,1955年在苏联作家协会下属的高尔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副博士论文题目是“霍次·那木斯来耶夫和扎木苏·图木诺夫创作中的历史题材”。他现在是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里亚特社会科学研究所文  相似文献   

9.
托玛斯·爱尔森(Thomas Allsen)是美国年轻的蒙元史学家。十多年来,他写出了一系列蒙元政治史方而的论著,引起了国际蒙元史学界的注意,被美国勘萨斯大学教授约翰·达尔德斯称为“一颗正在升起的星”。 1979年,爱尔森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通过题为《蒙古帝国主义的政治:蒙哥汗朝的中央集权和人才动员》的论文答辨,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特兰顿州立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爱尔森的学术兴趣主要在于对蒙古帝国时期政治史的研究。他熟谙西方文字,并能利用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在《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一文中,谈到达·芬奇作画,引了达·芬奇一个学生的话说:“当他着手绘画时,他好象一直是战战兢兢的,他从来没有完成过任何一幅已开始了的作品,他那样敬重艺术的伟大,他在其他人看作是奇迹的他的作品中发现了缺点。”(《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第46页,新知识出版社)这就是说,达·芬奇始终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始终在修改。我读李衍柱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  相似文献   

11.
徐干论     
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这时徐干还健在。后来他又在《与吴质书》中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这时徐干(伟长)已死,曹丕认为他死且不朽。  相似文献   

12.
裴頠《崇有论》校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頠字逸民,是晋朝的“名士”,也是一个政治上的重要人物。在当时各政治派别争夺政权的斗争中,为赵王司马伦所杀。他的著作有《崇有论》和《辩才论》。《辩才论》大概是讨论当时所谓才性问题的,还没有写成,他就被害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崇有论》,《晋书》把它完全载入裴頠的传中。《晋诸公赞》说:“頠疾世俗尚虚无之理,故著崇有二论以折之。才博喻广,学者不能究。”(《世说新语·文学》注引)照这个说法,《崇有论》共有两篇。《惠帝起居注》说:“頠著二论以规虚诞之弊,文词精富,为世名论。”(《世说新语·文学》注  相似文献   

13.
将曹丕《典论·论文》论述的问题作为整体理解,并将它放在具体的时代文化背景中来认识,不同意学界将《典论·论文》看作“文学的自觉性的表现”的观点,也不同意将“文学的自觉”与“为艺术而艺术”作不同质的理解,认为“文学的自觉”在本质上就是“为艺术而艺术”,《典论·论文》是“人的自觉性的表现”,同时也为“文学的自觉”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4.
一、篇名《尧典))是《尚书》的首篇。《左传·文公十八年》在引述它的文句时,浑称为《虞书》。《礼记·大学》又称之为《帝典》。先秦文献中,最早出现《尧典》这一篇名的,是《孟子·万章上》:“《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而据汉初伏生《尚书大传》,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颜回说:“《尧典》可以观美。”那么,《尧典》这一篇名早在孔子编次《尚书》时就已经出现了。《孟子》所引《尧典》之文,实在今《尚书·舜典》之中。清代学者已经考明,  相似文献   

15.
<正> 《红楼梦》是一座千门万户的艺术宫殿,见仁见智,争论颇多。近出版的白盾的《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看法。集中收论文廿五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研究红楼梦也应实事求是》、《耽美·泛爱·悼红……》、《论红楼梦的悲剧美》等篇,着重探讨作品的创作思想与艺术风格;第二部分有《略探雪芹的“自传性”》和关于宝玉、黛玉、妙玉、宝钗、凤姐、袭人等几篇人物论,着重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历史、美学意蕴;第三部分有《论曹雪芹的思想、艺术大突破》、《红楼梦的现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内外潮人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论文专辑·面向 2 1世纪的华文文学 (饶艹凡 子 )开拓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新局面 (张炯 )华文文学希望跨越民族界线 (韩国·许世旭 )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意见 (菲律宾·蔡沧江 )论潮人文化特征与诗歌创作 (黄赞发 )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背景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林伦伦 )澳大利亚 :英语世界中的新华人文学 (钱超英 )论黄国彬的诗歌 (香港·郑振伟 )论香港的专栏文学 (香港·王璞 )·白先勇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专辑·白先勇小说中的乡愁 (日本·山口守 )白先勇与张爱玲…  相似文献   

17.
杨·阿姆司·夸美纽斯是捷克的著名教育家.著有——《语学入门》、《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和《泛智学校》等教育专论.而《大教学论》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在教育发展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大教学论·致意读者》开篇便指出:“教学论(didactic)的意思是指教学的艺术”,这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的艺术”;“并且  相似文献   

18.
哲学研究论阿佩尔的“语言学转向”...·.……,二,·…维特根斯坦论改进语言·,·.·············……实践的价值沦意蕴.·..·……,..·.....……,.论戴维森的意义理论········……,.,.……张今杰(1.1)陈道远(]石)邵德进(3.14)高兴梅(3.17)大史研究中囚红一1生笋会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卜)商勒变法新析胡绳晚年历史观的变化我国公民现阶段政治参与特点分析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中国红卜字会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下)17世纪中日两国闭关锁国政策中的开放性近代…  相似文献   

19.
《历史、劳动和自由》是以科恩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出版后所发表的论文为基础,加上另外两篇文章组成的一本论文集。全书共收有14篇文章。其中6篇在收入本书时作了较大修改,有4篇基本保持原样,另有4篇作了轻微改动。在这本文集中,有5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法国大革命的最高阶段是“雅各宾专政”。而这个“专政”时代的核心人物马·罗伯斯庇尔,则成为近二百年来争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 罗伯斯庇尔的敌人以及“金色青年”咒骂他是“伪善成性”的人;阿道夫·梯也尔称他为“嗜血的教主”;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家,也对他(主要是对其恐怖政策)大加责骂,其中以法国的米涅最为激烈。在米涅的笔下,罗伯斯庇尔“极为狂妄”,使“恐怖笼罩全国,且加倍残酷。”罗伯斯庇尔简直成了杀人为乐的“暴君,恶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