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学娟 《经营管理者》2009,(21):140-140
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依然是全世界最具市场潜力的消费市场,中国农村人口占70%,农村市场在"新农村"建设中迅速发展,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尽管农村消费市场很大,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眼光,但是中国农村的复杂性、多样化决定了想轻而易举地占领农村消费市场并不那么容易。中国农民有着自己的客观实际及一套思考逻辑和消费心理,企业一定不能对此加以妄加判断,而是要多深入多了解。因此研究好农村消费市场对企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议如何开拓我国农村消费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消费市场是我国整个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和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农民消费水平低下,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消费环境差,消费观念较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倡导新型消费观念等一系列措施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3.
凤阳是农业大县,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提高整体消费水平意义重大。在研究其农村消费市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消费结构层次较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消费差距较大等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启动的突破口,并提出了一些启动对策。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农民增收、培育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之一,就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提高农村消费能力,激活农村消费需求,成为我国经济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完善社会保障对培育农村消费市场作用,并对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提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是深化改革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战略意义以及律师业务在该领域的拓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收入不增,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解决,农村消费市场将难以繁荣。  相似文献   

7.
查伟华  颜青 《经营管理者》2011,(7X):252-253
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作为农村消费市场的重点和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和扩大整个消费市场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流通网络建设组织角度对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开拓问题进行探讨,对我国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现代流通网络组织下的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开拓模式的新型战略——123工程,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地区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记者在我国农业大省江西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逐步转变,通过信贷等方式"超前消费"的现象开始在农村升温.农村居民从以前审慎"量入为出"到现在适度"超前消费",其中折射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谈论了“建材下乡”对拉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战略意义及广泛影响,接着阐述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建材下乡”活动进行了几点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朱一兵 《决策》2000,(3):51-52
目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已成为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农村居民占全国居民的70%,约达8.68亿人,其整体消费水平较低,且各地的情况很不一样,因此,贫困地区农村消费情况更显重要。那么如何推动贫困地区的农村消费呢?为此,笔者对太湖县农村消费市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以太湖县为例,浅析如何推动贫困地区的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支付意愿是国家制定农村电商扶持政策、引导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参考。本文以中国17个省2654位农村居民网络购买8种类别产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发现:淘宝村居民通过网络购买产品的比例并不一定高于非淘宝村;农村居民不同类别产品网络消费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网络消费支付意愿,中国农村居民网络消费市场可划分为3个区域,在不同区域中,同一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分析农村居民网络支付意愿,揭示中国农村居民对不同类别产品,特别是农资产品网络购买的真实需求和差异,为政府规范农村网络消费市场秩序、评测行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为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距,中央决定实施家电下乡政策,旨在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关注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生产、流通和消费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说家电下乡又是一项惠民工程,财政直补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了生活质量。农民通过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产品还可以获取更多信息,学习生产技术,促进增产增收。家电下乡为拥有8亿人口的农村市场注入了催化剂,也将因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的过剩产能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我国长期二元经济格局造成的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基础建设薄弱,由此带来家电下乡的第一步就面临物流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问题。一、“家电企业下乡”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严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从长远来看,扩大国内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力保障,而促进和提升农村消费则是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和重点。现在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消费市场还没有真正有效启动。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  相似文献   

14.
数字舆情     
正农村网购阿里研究院10月13日发布《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2014)》显示,中国农村电商消费市场近年来持续扩大,预计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2014年将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抽样调查中,农村居民对网购接受率达84.41%,人均年网购消费额在500-2000元人民币左右,主要集中在日用品、服装、家电等品类。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农民消费严重不足,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分析农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促进农民消费、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扩大内需方针,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家电下乡活动是国家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民需求的家电产品,提供满足农村市场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人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刺激农民购买家电的欲望,开发和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一项重要惠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消费方式是否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程度、人民的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创造条件,保证农民消费质量。本文针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农民改变消费观念等一系列问题从金融服务业支持的角度论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国外大型零售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抢占我国零售业市场,使国内的连锁商业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越来越多的本土连锁商业企业避开与跨国零售巨头在大中城市的角逐,开始进军农村消费市场。连锁商业企业在农村开展营销,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9.
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的地区政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决策信息》2009,(8):28-29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外部环境,积极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成为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占全国人口70%以上,大约有10.4亿农民,是国内消费市场的主要购买群体。本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社科院城乡消费调查数据,以农村消费支出为主题,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城镇和农村消费市场22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河北省农村消费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较低。因此,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除了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之外,还要挖掘他们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深层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