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中有一些外来语与既有词汇的近义词组只存在细微的差别,日语学习者很难区分。本文以「レベル」和「水準」这组近义词为例,分析两者在语义和用法上的特征和异同。  相似文献   

2.
韩国语中第二人称代名词的种类及用法十分多样化¢¢?£要想准确掌握用法并理解其意义单从词汇学的角度来介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文将在谈话的脉络中对第二人称代名词进行全面分析£?更精确地把握其用法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自动词的使役对象格用法是初级阶段以及中级阶段日语学习中的重点。初步掌握使役句的学生对自动词的使役对象格“に”和“を”,常常盲目使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灵活地运用,本文从日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析自动词的使役对象格“に”和“を”的细微的区别用法。  相似文献   

4.
任何词都处在一定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中,正是在这两种关系中显示出同一义场内各词项间的区别,本文试图在聚合关系中对“欺”和“诈”两个动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考察留学生单音形容词使用过程中词语方面的偏误,其主要表现为误代、缺失或多余以及与近义的双音形容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韩语“??”和汉语“给”的对比不是很多,但是二者的使用频率都很高,并且两者存在很多异同点,因此具有对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将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语义对比分析中的理据性、词汇场、义项及搭配为对比范围,探索反映在韩国语“??”和汉语“给”在用法上的异同,以期为母语是汉语的韩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人体“脚”的隐喻。以发现隐藏在其后的隐喻概念及其形状、功能、位置和心里相似性的认知基础,从而说明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想和认知工具。本文从“脚”的隐喻和转喻用法着手,体现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在二者用法上的词义的延伸过程。最终意在说明隐喻和转喻是词义扩展以及词义延伸的重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透析两个简单的单词“yes”和“no”。虽然这两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过。作者发现这两个词在不同的国家有用法上的差异,并且在本文中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分析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大家”和“小家”路君作为一个中年人,孔繁森同志上有年近九旬的老母需要孝敬,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子女需要关怀,中间有动过三次大手术的妻子需要照顾。孔繁森同志很爱自己的亲人.也想在家庭里做一个“顶梁柱”。可是,当援藏任务落到他肩上时.孔繁森同志二话没说,义...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为了达到理想交际效果而采用的一种策略,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本文试从委婉语的交际功能--“避讳”、“掩饰”、“美化”谈英语委婉语的用法,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瑶族的传统服饰图样色彩丰富、绚丽多姿彰显了民族图腾文化,完美的表达出了瑶族人民对生活情趣和对美的追求,是少数名族中特色服饰纹样的代表。而旗袍是中华名族传统服饰的文化珍宝,浓缩了近现代中国女性对美的诠释,可称为中国服饰中的“国粹”。本文通过对瑶族服饰图样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以及发展现状的介绍,对瑶族服饰的纹样进行分析,并对瑶族服饰纹样在旗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为未来旗袍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倒”和“起”作为汉语方言持续标记体的用法,在湖北、湖南、四川、江西以及江苏广东等省的下属方言片区都有体现,不少人也作了丰富的研究,本文将着手潜江方言中这两个词作为标记体的一个小类即“X倒/起个N”作更加细致的研究说明,主要从X的词性的不同来阐释相同结构中的语义差别,以及对“X倒个N”“X起个N”的异同之处作说明。  相似文献   

13.
墨子曰:“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神蛇近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墨子·亲士》)墨子认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往往命运多舛,“寡不死其所长。”古往今来,不乏此类现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似乎成了每个时期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否定判断结构不是、不着向连词发展的用法及其来源就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就不是等关联性成分在复句中的特殊位置进行了分析,指出这种结构是口语语法的一种体现,是为了满足句式平衡或强调的需要而产生的复句变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存在大量的“爱V不V”结构,如:爱理不理、爱吃不吃、爱恨不恨。目前汉语学界对这个结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中较为细致是刘承峰(2004)《“爱V不V”结构的语义分析》和江蓝生(2007)《同谓双小句的省缩与句法创新》两篇。本文将分析“爱V不V”结构对V的选择,该结构的结构义以及“爱V不V”的形成过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许多推广普及国学和读经的学者,都强调孩子只用背诵,不需要解释,因为古人就是这么教的。古人也经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这个看法,我原来也认同,但后来,却不断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17.
萨满文化是满族及其先民对世界文化与文明最丰美神秘的贡献之一。作为最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主张“天地合一”、“万物有灵”,敬畏和崇拜自然这种观念不但支撑着满族的民族信仰,更渗透表达于其物质文化中。可以说,满族服饰是满族萨满文化最直观的表达形式和思想表征,其精美绝伦的图案样式、丰富的色彩搭配及映射出的文化内涵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以萨满文化中“万物有灵”观念为研究基础,以全新的视角探寻和发掘满族服饰文化中独具魅力的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8.
任何词都处在一定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中,正是在这两种关系中显示出同一义场内各词项间的区别,下面分别从组合关系中对“欺骗”类动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英文诗歌的语言和词汇是英语的精华所在。本文从词汇用法的角度切入,先通过其外在形式找出与散文用法的不同,而后研究英诗词汇丰富而复杂的内在涵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以“党建项目化管理”推动“党业融合”靶向发力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介绍了“党建项目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强调了其对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提升党建工作效能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党业融合”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党建项目化管理”在推动“党业融合”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再次,分析了以“党建项目化管理”推动“党业融合”靶向发力路径。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党建项目化管理”在某地党组织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党建项目化管理”能够提高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推动“党业融合”的深入发展。本研究为“党建项目化管理”在推动“党业融合”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