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广告行业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开始出现,而且广告合作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那么,如何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广告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走向世界成为了一个问题。中国广告业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就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出路,而中国传统笔墨元素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本文当中,我们将对广告和传统笔墨元素展开讨论,研究传统笔墨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崔如琢的成功在于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对西方艺术的借鉴,作为国画家,熟悉并掌握传统是头等要义,而入得其中又走得出来才更是难上加难。清代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即在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才能成大事。崔如琢认为,如果对现代的西方艺术一窍不通,那么根本谈不上交流,也谈不上借鉴,更谈不上发展和弘扬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西方绘画受其哲学的影响,有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画的发展,因为独特的文化传统,应该有不同的途径,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文化承载着一个名族的精神和灵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代表。如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动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不断增加。最简单也是最频繁的也就是伴随着人们的旅游活动而发生的文化交流,中国正在不断的走向世界,我们的很多旅游景点和文化特点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前来旅游。与此同时我们就愈加关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也就是如何通过翻译让外国游客了解景点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文化价值。本文将通过简单讨论我们在对旅游景点进行翻译时候涉及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丽丽 《人才瞭望》2017,(16):205-206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所谓“发展中”是指那些严重依赖初级生产,并且缺乏充足的基础设施的国家.而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面子”以及“关系网”对中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其工资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工会、绩效评估体系以及晋升系统都被中国的文化所深深影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以及西方人力资源理念的深入,中国国企的人力资源特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5.
异味     
有一次我们招聘一位工程师,几轮面试下来各方面都不错,于是请外籍总经理最后见见面,如没有什么问题就准备录用,外籍总经理面试之后却说:“这种人我们公司不可能考虑,这个人最起码有一个星期没有洗澡,身上有异味。”我听了之后,心里非常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说白了,就是这位工程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通过“外表”这一关。由于外籍总经理是来自比较发达的国家,到了中国也都是生活在“贵族”圈里,他根本不可能了解我们普通市民的生活条件,从来也没有在上海挤公共汽车的生活体验,所以,他的这一评论,完全是根据这位工程师的外表和他对中国有限的认识而作出的。我虽然知道外籍总经理的结论是片面的,但一时也难以说服他  相似文献   

6.
刚而柔     
柔这对范畴在我国出现得很 早。《易·鼎卦》中就有“玉弦在 上,刚柔,节也”的话;《老子》讲以柔克刚;《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刚柔皆得,地之理也”的话,孙子的将帅“五德”中也包含着刚柔,如信、勇、严通常为刚;智和仁一般为柔。另外,《易·系辞下》中讲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孔颖达疏,刚柔即是阴阳。总之,刚柔范畴在中国出现得很早。 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阴性文化。恐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刚柔相济,占主导地位的是刚。刚是立身之本,无刚难以自立,更谈不上能成事了。古往今来,凡成大事…  相似文献   

7.
“士人”是中国古代对知识分子的一种称呼。“士人”也称“儒生”“文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士人的饮食生活与社会其他阶层相比,具有自身特征,这就是:“追求饮食艺术,雅致清逸的格调,不重奢华重美食。”从经济文化层面上看,士人有文化修养,大多衣食不愁,因此他们有精力和时间研究生活艺术,有条件讲究吃喝。  相似文献   

8.
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功能、文化和表达形式上都有其内在意义。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直接应用那么就会仅起到代表一种民族和地域性的作用。因此,在传统元素应用中应坚持适度原则使其在室内装饰中凸显其深厚的内涵底蕴。中国传统元素的内容非常丰富,融合当代室内装饰的方法非常广泛,主要有传统元素直接运用,传统元素在利用,传统装饰原理进行借鉴运用等。  相似文献   

9.
高胡 《人才开发》2006,(9):9-10
人们说,犹太、大和、汉族是世界是三大智慧民族。犹太人为代表的欧美人富于想象力和发明创造,大和民族的日本人富于吸收和模仿,汉族的中国人富于忍耐和灵活应变,都各有所长,都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越多,国家越富强。中国人既缺乏犹太民族为代表的西方民族想像和创造力,也缺乏日本人认真吸收和模仿外来知识技术的能力,惟有运用灵活应变的能力周旋于创造发明和认真吸收模仿之间,发挥所长。灵活应变的反面就是随意、随遇而安,就是鲁迅批评的中国人“不认真”,“什么都一样”。所以,中国人的无形资产相对没有欧美人和日本人高。  相似文献   

10.
做生意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 看“动物世界”节目的时候,不知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些动物们你吃我、我吃它,这里有公平吗?我是没有问过。但为什么到了人类这里,就总要谈公平呢?当年做老师时,我最头痛的一件事就是给学生打分,自己做了20年的学生,将心比心,总想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的分数,因为那每一分都包含了学生的一份辛苦。 渐渐地,我便把这公平的信仰普通应用,也就开始不断碰壁,生意场上更是这样。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一群“周瑜”加一群“黄盖”。这里没有公平,只有“周瑜”能不能找到“黄盖”。 成功与失败取决于两点:第一是你能不能找到“黄盖”。这需要勤奋和  相似文献   

11.
苗体君 《人才开发》2005,(10):41-41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高等教育沿着精英式的教育模式发展着,高校录取的人数之少让世界咋舌,那时的大学生就因为少而被视为“天之骄子”,每个单位里有限的大学生稀少得如同国宝大熊猫一样珍贵。近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格局,万人大学比比皆是,连过去只能远离大学校园的人都可以进大学读书,而今的大学生可谓遍地都是,似茫茫草原上的野草伸手就能拔几颗一样,所以就业也变得艰难起来,有限的几个职位被蜂涌而来的人潮包围着,他们人人都有文凭,让谁拥有这几个职位呢!最好的办法便是选拔。前不久深圳一家十分…  相似文献   

12.
谁拥有人才谁便拥有未来──国外人才观念概览及启示李永臣在国外把人力视为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视人有为“国宝”、“人对就是人财”、“人才就是资本”、“财从才来”的“人才第一”意识牢固深重。美国一位钢铁大王说,如果你把我的钢铁公司没收了...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她被尊称为“人间国宝”,28年间28次应邀东渡日本传播苏绣艺术,是名副其实的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在苏州,她创造了苏绣史上的奇迹,开拓的和服腰带绣制32年长盛不衰,被称为“蒋氏刺绣”的和服腰带席卷日本,苏绣这一古老艺术空前繁荣。她,就是72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雪英,她的不凡经历和感人故事,引出良多思考:如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如何搭建传统民间艺术创新的平台?如何使传统民间艺术后继有人?开辟日本和服腰带市场1933年,蒋雪英生于苏州胥口镇蒋墩村一户工匠家庭,自小就生活在家家户户架绣绷的浓郁氛围中,因而她由衷地喜爱上了刺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造就了悠久的地名历史.我国的地名多如牛毛,它们不仅随着历朝历代制度的变更而沿革,也因山川变异和人文环境的变迁而各有不同,自有一番沧桑. 中国的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它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从未间断.我国不仅是世界上地名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其底蕴非常深厚,是一个地名文化资源的“富矿区”.我国目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即一级行政区)有34个,每个地区都有大量流传久远的地名故事,很多城市名还蕴含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内涵.每当想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众多名句,苏州、成都、扬州等名城的风采就会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5.
国际双胞胎     
无论出现在哪里,双胞胎总是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双胞胎是“世界上相同的落叶”,长相惊人相似,尤其是同卯双胞胎,就如金庸小说《侠客行》中的石破天、石中玉,旁人实在难以区分.当来自不同国家的双胞胎汇聚一堂,他们也就自然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使者.而如果他们的父母是跨国婚姻,那么他们天然就有跨文化交流的基因,更能体会不同文化的交融.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双胞胎.  相似文献   

16.
一、人才培养的标准 人才培养的标准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者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关于人才培养的标准,邓小平有过这样的论述:“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来,邓小平根据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相似文献   

17.
韩琼 《人才瞭望》2010,(7):108-109
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古代史书中把官员退休称“致仕”“致事”“致政”等。我国史书很早就有“告老”的记载,《尚书·卷八》载:“伊尹既复政厥辞,将告归,乃陈戒于德”,孔安国作注说:“告归”,即“告老归邑,陈德以戒”,这是史书中所见有关“告老”的最早记述。《周礼·曲礼上》中也有“大夫七十而致事”的记载,“致事”就是“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这些事实说明了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官员年老退休的思想,而且这种做法是符合礼、义规范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普及、人类数码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也日进佳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而要想将中国的平面设计走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使其在鲜明的传统民族特征中融入现代化理念,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在平面设计中有更加明显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民族特征和体现文化价值的当属汉字,若能将汉字独有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价值和形式意蕴与现代化多元化的平面设计理念和现代审美方式进行完美的融合,无疑会大大推进中国本土平面设计在世界的地位和价值,它的设计元素、设计方式和设计理念是其它任何国家所不可替代的设计效应,是特定的文化产物,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文化中,其中较大的差异便是东方国家较为重视集体主义,而西方国家更为重视个人主义。同处东方的中国与日本,自古以来便有着集体主义的历史传承,但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也使得两个国家集团主义存在较大差异。
  从中日的集体主义发展的进程来看,两国都以“家族主义”或者说是集团主义为伦理标准。这种家族主义与古代东北亚地区的农耕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农业社会发展的初期,农业生产生活需要农民协作完成,所以在一个区域的人民相互协助,协作生产的互动性活动比较多。从而形成了集体活动的部落进一步发展成为集团。久而久之浓厚的集团意识也逐渐形成了。而日本的集团意识就是典型的起源于稻作文化。日本人的文化在以后的发展的过程的中,逐渐形成了生命-体感,“和”的精神,天皇观念,祭祀礼仪等方方面面,最终直接形成了日本社会所独特具有的集团意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以能够耕种的土地为基础形成的“农业共同体”,于是形成这种传统集体理念的根源。中日两国从古至今都是崇尚以国家利益为先、先国后家、先集体后个人的精神,极端鄙视自私自利的个人利己主义。古代7世纪,日本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条就规定了:“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强调以天皇为统治中心和精神中心的国家集团意识。1868年日本政府颁布的《五条誓文》中更是要求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大展经伦”,这都足以体现在国家的发展中集团主义的突出重要性。中日两国都推崇个体要融于集体中、个体只有通过对集体的奉献才能最大化的体现个体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据我观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可怜天下父母心”。事实的确如此,中国的父母特别愿意为子女操心。这种情况在近三十年来尤甚。或许是由于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家只能有一个孩子,因而众多的父母、乃至祖父母们,就更是为孩子操透了心。我对这种现象虽然颇多感叹,但临到自己头上,对孩子也未能“脱俗”。我的儿子陈卓从小智力不差,甚至可以说颇有点儿“小聪明”和活动能力。在中学时期也上过重点中学,但就是少不更事、历来不晓得用功,再加上一度身体不很好,长辈们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