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存在剥削?如果存在,它在什么范围内存在?这种剥削与资本主义剥削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这种剥削?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正确理解,关系到正确坚持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也关系到对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评价。因此,需要好好研究。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剥削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政策及私有观念的长期存在,使剥削现象具备了存在的条件和理由。正视现阶段的剥削现象,特别是认识到剥削现象的长期性、剥削性质的非对抗性及剥削范围和程度的可控性,并通过正确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制,引导其合法的正面效应,限制其负面效应,有利于协调多种所有制关系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剥削”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丹 《理论界》2006,2(2):97-98
本文通过对“剥削”这一概念的界定、“剥削”的历史定位以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的阐述,来论证“剥削”这一现象的存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主观意识、道德观念所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剥削。因此,我们要用历史的、科学的、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的剥削。  相似文献   

4.
段吉群 《东岳论丛》2003,24(5):138-139
剥削与两极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的存在与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与两极分化所赖以存在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还依然存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不相背。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又要根据我国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5.
兰蕙  李志国 《晋阳学刊》2003,7(2):10-13
剥削是生产力不发达社会状态中,一部分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经济行为。这种经济行为在历史上产生,也必将在历史上消失。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我们对它应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引导和规范,兴利除弊,促进其朝着“三个有利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本质是消灭剥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基本原理,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消灭剥削”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依法允许合法剥削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消灭剥削问题上具有不同于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孙宗伟 《天府新论》2007,3(4):37-41
剥削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它的表现方式以及实现形式也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它最终将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而趋于消失。也就是说,作为生产关系范畴的剥削,在它还能容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彻底消灭它存在的条件的时候,是决不会退出人类历史舞台的。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向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跨越,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理解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形成的发展思路的枢纽。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就如何依据中国国情去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及其建设方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的精髓。正确理解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关键是划清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界限;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关键是划清其与新民主主义制度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从罗默的社会必要剥削理论看我国的剥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是消灭剥削,但并不等于消灭了剥削,而是存在着需要消灭的剥削,其中某些剥削的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着不平等现象,罗默提出了社会必要剥削理论,其理论尽管有不妥之处,但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剥削问题,科学确立社会必要剥削和社会不必要剥削的界限,最终消灭一切剥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私营经济中存在着私营企业主对雇工的剥削问题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和无法掩盖的事实。这种剥削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在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现状 ,在于私营经济这一私有制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 ;其合理性在于 ,它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雷云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4-9,155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下人们在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存在困惑、分歧和争议的症结所在。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个"主义",需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综合上认识其逻辑前提,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的统一上把握其根本要谛,从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上领会其哲学意蕴。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成为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13.
根据"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马克思将从资本主义国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划分了三个阶段:"革命转变时期",即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这一理论在宏观方面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经济上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政治上的"国家走向消亡".这一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再认识这一理论,对我们今天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基本国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创建各种条件实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经济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以人为本创造政治条件;繁荣社会主义科技教育事业,为人的发展创造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 195 6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正是在这种探索中 ,他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分阶段发展的思想 ,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分阶段发展的思想 ,特别是他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 ,为后来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6.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阶段人的本质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经济上 ,人既是主人 ,又未完全实现主人的地位 ;政治上 ,人虽享有民主权利 ,但尚不够充分 ;思想上既接受马克思主义 ,又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渗透。因此 ,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与协调 ,促使人的本质向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7.
吴增基 《社会科学》2006,3(5):144-150
公平概念不是单义的,而是多义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效率与公平孰优先的问题实质上是规则公平与实质公平孰优先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确立“规则公平优先、兼顾实质公平”的公平理念,这即是体育比赛规则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认识的升华。党的纲领具有多样性,相对于路线式纲领、社会制度目标性纲领是最高层次的纲领。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阐发,是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前提。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是对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在新世纪,党的建设和全体干部的理论教育,既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更要始终围绕党的基本纲领来进行。要增强全党全民的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意识。  相似文献   

19.
"彭宇案"引发了我国社会中对"个人诚信危机"的思考。比较中国历史的诚信观和西方社会的诚信观可以看出,诚信具有普遍性、继承性、不可或缺性的共同特点,但中西方诚信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文章分析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危害以及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应从构建诚信政府、利用法律严惩违规失信者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