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既包括国有企业的高额负债问题,也包括国有企业之间的大量债务拖欠问题。据测算,1989年,企业债务额在18O脱元左右。1990年,虽然经过国家和银行的注资清理,但由于前清后欠,也还达到了1000亿元。199i年则迅猛增长到3O00亿元。1992年又猛增到8000亿元。到1993年末,我国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20。至1994年,根据对12.4万家国有工商企业清产核资的调查资料表明:资产负债率为74.3%,若将已查明的资产损失和潜亏挂帐考虑进去,则实际的资产负债率为83.3%。国有企业大量不良债务在90年代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然而,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国有企业债务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资金供应体制的不完善,使企业资产负债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企业债务累累,其后果不仅影响到国有企业自身的生存,而且导致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金融体制的改革及再投资机制的形成等各项改革难以顺利进行下去。目前,国家已确定“九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进行债务重组。因此如何解决企业债务负担、实现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中央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启劲,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讲话中提出,到2000年力争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却不容乐观。剖析起来,症结在于构成了深化国企改革中难以逾越的障碍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这一要求和方向出发,下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目标,就是要争取到本世纪末,使国有企业基本上建立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主导作用。从战略步骤和推进方略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企业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这一要求和方向出发,下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目标,就是要争取到本世纪末,使国有企业基本上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难点和应采取的对策。(一)抓大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针。(二)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用公司制改造我国的国有企业。(三)必须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改革,要解决债务负担、税费负担过重、企业办社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而面临的突出困难是企业欠银行的巨大债务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企业债务形成的基本原因,辨析了国家、企业、银行的不同责任,进而提出解决方略。作者指出,国家可考虑出售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出售部分国有住房和土地(全部价值在22万亿元以上),将房产、地产由死财富变成活财富,由此可获巨额资金以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同时还就企业体制改革、银行体制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自提出这个问题并着手城市企业的体制改革以来,近十年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和有效的增强。特别是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有活力的企业全国平均约占20%,半活半不活的占50%,不活的企业占3%。如果从盈亏情况看,明亏企业占1/3,暗亏的占1/3。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后劲乏力,适应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弱,存在种种困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所在。在企业改革中,如何既能从根本上搞活国有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又能合理地保护企业债权银行的利益,如何处理好企业资产重组和银行债权保全的关系,乃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一、企业在改组过程中对银行债权的侵害。在我国,企业债务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银行信贷资产蒙受了无形损失。其主要表现有:1、有的企业实行分立改制,纷纷划小核算单位,把银行债务只留在“总厂”母体上,而那些单独开伙、分灶吃饭的各车间,则因换上了一块“分厂”招牌又可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化企业改革的目标,提出了要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和关键。一、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改革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改革的内容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包括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实践和探索,股份制也正在进行试点。推行承包制以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会、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最近在广东调查研究时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标志着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的政策,转向企业制度的创新,这对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在企业改革,特别在国有企业的种种改革中,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培育和发展企业集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是党和国家领导层的共识。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五中全会落下帷幕,已日益成为一个紧迫话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恰如李鹏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所说的:“今后一段时问,特别是‘九五’时期,务必把国有企业的改革真正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开阔思路,大胆试验,勇于探索,加大改革力度,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当此之时,认真分析国有企业现状,看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解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利益、权利和约束张志明,何永贵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我国企业改革的实践来看,经过扩权让利到承包经营,再到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是解决目前我国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背负巨额债务问题的一种金融手段 ,债转股应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 ,建立银行和企业之间新型互动关系为目标 ,排除行政干预、引入民间资本、转换国有银行的机制 ,促进债转股效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占全国十分之一的辽宁,在国企改革脱困中起著“标志性”作用。辽宁国有企业能否搞好,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但是辽宁自身的问题,也是关系全国改革发展进程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走出困境:亮点汇成曙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决策实施两年来,走出困境的辽宁国企逐步增多。从辽宁看全国,亮点已交汇成一片曙光。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介绍,目前辽宁纺织和轻工两个行业都摘掉了连续9年的…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经营,形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深化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大难点。国家统计局1994年对13个省市发出的1690份问卷调查,80.4%的企业认为企业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债务基本上有两种:一是企业无力偿还的各种贷款,二是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形成“债务链”。大家都希望能够有些妥善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而改进和完善企业领导者的选拔方式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对目前选拔方式的分析当前,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热门话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革”、“资产重组”等等。实行了这些改革措施后,是否可以做到药到病除?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实践表明,在同一行业、同一体制、同等经营环境下,有的企业兴旺发达、有的企业亏损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在于人,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人。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人可以搞活一个…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看 ,财务体系的改革是首当其冲的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改革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财务制度 ,完善财务制度安排为突破口。目前 ,大中型国有企业 ,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 ,在改革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问题。诸如资金短缺、资产负债率过高 ( 90 %以上 )、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经营效益不高、投资无序、产品销售不对路、赊销政策的运用带有盲目性 ,并且造成应收帐款增长过快 ,财务风险加大等 ,究其原因有其改革环境因素 ,但从企业内部改革看 ,其根本点都最终表现为财务约束机制与财务激励机制不健全。要健全财务监督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