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理解马克思”的问题上学术界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理论”和“实践”两种路径。前者具有高度指导作用却因时代变迁遇到困境,后者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范畴,但却陷入概念上的误解,二者都没有较好理解马克思的本质意义。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不仅对理解马克思的本质精神,而且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成4个部分探讨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是主要研讨了哈贝马斯的行为交往理论,其次得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应该是平等,尊重,平等协商的社会。第三部分从中找出和谐社会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公共领域的建设共同点。第四部分最后是从公共领域建设的主体,平台建设,公共领域的决策对政府的有效影响等方面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要求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适应和谐社会的领导范式,是领导者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其本质内涵的逻辑展现过程。科学的逻辑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深刻认识与把握属性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策略逻辑,这对于持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宵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8日10日,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理论研究在四川省乐山市隆重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即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伟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李辉 《决策探索》2008,(14):38-39
一、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般而言,和谐社会指的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在新世纪,我们党在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内核和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两会召开后,民生问题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民生是指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和能力,是一国政治稳固的基础,自古以来就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世界各国的政要们也都十分关注和重视民生。当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生问题往往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根源所在,尤其是在日益发达的媒体的渲染下,局部性的、个别孤立的民生问题被曝光、渲染,成为引发社会群体性冲突的隐患,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消除社会不和谐现象,妥善解决民生问题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把社会和谐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包容并重,相互促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表明我们党对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也表明对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转换。构建和谐社会,从社会价值形态上看,必须确立一种富有时代生命力并能够统摄人心的价值理念体系,以坚持合理的利益诉求,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一个是环境与生态问题,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即天人能否合一以及如何合一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宗教与社会问题,属于人类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群之间的关系问题,属于社会问题,即人际之间能否和而不同以及如何和而不同的问题。前一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主要表现为影响经济现代化的建设,同时也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后一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经济现代化的建设,而且影响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建设。执政党必须正视宗教的客观存在和影响力,慎重对待宗教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2.
素质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能力是素质的外化和升华。领导干部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能力和本领,必须从增强和谐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上入手着力,从和谐文化层面上努力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本领。什么是和谐文化呢?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正如有人所说,文化若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和谐文化犹如春雨一样,潜移默化地滋润和促进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领导能力和本领的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领导科学论坛》2006,(4):62-62
为了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四川省委党校、中共乐山市委、四川省领导科学研究会、《领导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理论研讨会”在四川乐山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图谱理论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指导,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检索数据库收录的1998~2019年期间,与中国管理研究以及理论构建相关的561篇施引文献和7108篇被引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中国管理研究与理论构建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主题演进脉络等的可视化分析与研究;并进一步精选了116篇科技文献为样本数据进行三级扎根编码,构建中国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管理研究目前聚焦于理论构建范式的研究主题,构建中国管理理论要直面实践导向,扎根传统文化,实现实践与文化的融合,要采用多元科学方法论与方法,辩证地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它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科学内涵.那么,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认识和分析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培育和谐社会价值体系?用什么思路来构建和谐社会?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杨霞 《决策探索》2007,(15):24-2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首次将社会问题纳入决策讨论,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8.
一、大众数学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