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8月24日,58年前曾以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传世之作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的著名军旅作家魏巍因肝癌不治,与世长辞,举国含悲。8月30日上午,魏巍的追悼会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在吊唁的人群中,有一位身材不高、面容憔悴的五六十岁的男人:从形象身份来看,他不像是魏老的家人和亲属;从着装打扮来看,他又不像是魏老的同事与文学界同人。他是什么人呢?他,就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当中写到的志愿军英雄隋金山的儿子——隋凤喜。  相似文献   

2.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课堂,说到底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自己少年时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曾经这样写道:“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相似文献   

3.
在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半个。在突然改行写作之後,一位同窗好友找上门来,指著我的鼻子说:“你疯了!”知道我的友人都说我是作家。但我每次听到“作家”二字,的确有著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这不是自谦,因为在我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生。就说我的中学生活,也是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度过的。作曲和作家仅一字之差,但就职业行当而言,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与我相交素笃——或日知根知底的挚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中年之前在事业上曾经为自己绘制过不少蓝图…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智力很好,人也很聪明。但是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仔细观察过他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时眼神老是不对劲,自习课上也是眼睛盯着书,半天不翻一页,我在他身后站老半天他都发觉不了。我断定他心里有事,不能把全部心思用到学习上。于是我在他的周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不认为你和老师是知心朋友吗?能不能把你的心事说给老师听听,看看老师能不能帮你?”  相似文献   

5.
笑笑吧     
《人生与伴侣》2007,(5):63-63
我还是他的宝贝吗 曾经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女人,老公对我的好,为身边朋友所羡慕。但不久前,我却敏感地意识到:老公外面有人了。不承认是所有男人的第一反应,但在我的一再追问下,老公选择了承认。他说:宝贝,你太过聪明了,其实不知道对大家都好。我知道,老公很爱我,只要我开心做什么都行,而我在享受着他的爱时,却忘了给他同样的回报。而他也希望有人能全身心地待他,  相似文献   

6.
《人生与伴侣》2014,(1):61-61
【上世纪的】 看到一个穿校服的初中男生在打电话,声音超大:“我和你讲过多少遍了!我们分手了!我是2000年的,你是1998年的!是上个世纪的!你到底懂不懂!老女人!你根本不适合我!别再来纠缠我了!”我看着他,握紧了身份证……握得很紧……  相似文献   

7.
莲花的眼泪     
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西藏喇嘛美丽的传奇: 在一次围战中,一个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喇嘛时,喇嘛对那个士兵说:“你可以等一下吗?”  相似文献   

8.
声音     
《人生与伴侣》2011,(7):62-62
男人知道你爱他时他就不会开口说爱你了,因为此时他正处于上风。男人只有自信心不足的时候才会对女人说"我爱你"。——作家张小娴  相似文献   

9.
一个农夫有一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他干活的马,但这匹马现在已经老了,干活也不行了,所以,农夫不想再给马吃东西。他对马说:“我再也用不着你了,你自己离开马厩走吧,到你比一头狮子更强壮时,我自然会把你牵回来的。”说完,他打开门,让马自己谋生去了。  相似文献   

10.
反动文痞姚文元曾经写过一篇《论“知音’,》的文章,说的是读《文心雕龙》,忽然使他“触类旁通地得到了启发”,于是大声疾声: “批评家应当成为作家的知音!”要批评家“敏锐地发觉作品中天才的闪光”, “充满了火焰一样的热情,同作家共享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难过,”……不言而喻,他自己就是作家的当然“知音”了。可是观其行,却发现他老打自己的耳光。  相似文献   

11.
离休之后,约着几位在外地离休的小学同学,回山西沁水看望年过八旬的李老师。席间,从县劳动局长位子上退下的李忠义突然问我:"你是作家,我问你‘耄耋’是指的哪个年龄段?"我一时语塞,便把这个问题"踢"给了老师。老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将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人民的艺术家,必然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作品的。《保卫延安》虽然是杜鹏程的成名作,但毕竟是他的第一个长篇,甚至可以说是他作为真正艺术家的处女作。在它刚完成、出版并受到热烈欢迎的时候,作家固然感到某种欣慰与喜悦,但他对这部作品并不满意。因为他深深地感到,他参加延安保卫战及尔后在部队里所拥有的生活积累,那些一直使他激动得寝食不安的英雄人物及其伟大业绩,他在那“一个脚印一身汗,一片土地一片血”的岁月中的许多终身难忘的感受,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限制,还没有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随着他艺术修养和思想水平的提高,随着他创作时还没有掌握的资料、素材的不断出现,而且成为一个著名作家以后对自己要求愈来愈严格,他愈来愈清楚地看到这部长篇的不足与缺点。他曾经不止一次向我说过:“如果老  相似文献   

13.
我的朋友安迪是一个曾经在陕西生活过多年的香港人,比一般陕西人还喜欢吃羊肉泡馍,我请他到深圳"老西安",这个店的羊肉泡馍是自称八绝之一的,那儿就是深圳陕西食客的天下,最绝的是电视里放"猫和老  相似文献   

14.
爱情总会让人盲目而伤害到对方。那个曾经的爱人,请原谅我的打扰,只因为多情,只因为曾深爱于你。在斑马线这边看见他的时候,我的心汹涌出很多的情绪。那个人,我16岁那年狠狠的爱过。他是我的老师。我看着他垂着眼,领子竖起来,洗得发白的灰色风衣,还有过长的凌乱的发。在这个阳光安好的三月,他的落魄一目了然。他真的老了许多,时间就是一把刀,雕刻出很多的沧桑。绿灯亮的时候,他慢慢的走过来,随着人流朝我走过来。我紧张得几乎窒  相似文献   

15.
尼什是塞尔维亚南部一座漂亮的古城,公元二世纪就有了城堡,历来是军事、交通、贸易的重镇。十年前,我住在安详清澈的尼沙瓦河旁,河对岸是美丽而沧桑的城堡,城堡一侧是幽静而芬芳的大学。我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马奇。他是尼什有名的作家,长满浓浓密密的大胡子,样子有点像恩格斯。那天,我从贝尔格莱德来,刚刚跳下汽车,他微微地笑着径直向我走来,好像他老早就认识我。我当时很奇怪,事后我知道1980年他曾经到过中国,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两年,他对中国怀有很好的感情和向往,能够说几句简单的中国话。回到尼什这么多年,我是他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当然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6.
爱情 也许在我的心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 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相似文献   

17.
鲁迅曾经说过:“批评家兼能创作的人,向来很少。”①这“很少”,大约源于其“难”——因为创作与批评虽然有其内在联系,但毕竟又是两种思维方式,两套语言符码。而鲁迅却以自己的艺术才情成为这“很少”人中的佼佼者。鲁迅的创作和批评的两副笔墨一直相伴相随,从来未曾分开过。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掀开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辉  相似文献   

18.
海宁 《社区》2010,(20):24-25
记忆中,他一直担心自己会老,像个虚荣的害怕容颜老去的小女人。那时候,他一抬手就可以把我举过头顶,听着我在他头顶咯咯地笑,说,姑娘,看你老爸多有力多年轻。  相似文献   

19.
[作文题库] 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  相似文献   

20.
不忘中国话     
儿子被西雅图基因研究所聘为研究科学家举家去了美国。前些时候儿子从美国打电话给我们,小孙女婧婧争着与我们讲话,她用英语向我们问好,祝我们身体健康。其实我懂英语,有意装作听不懂,要她用中文再讲一遍。并对她说爷爷奶奶很想她,问她什么时候回中国,婧婧说等她过两年上小学放暑假时一定来看我们。我说到时候恐怕你已不会说中国话了。谁知,她却像个小大人似的说,我是中国人,我和爸爸妈妈的祖国是中国,我不会忘记中国话。我连连夸她是好孩子。 10年前,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旅居美国几十年的老华侨,他祖籍江苏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