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漫画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称得上是时尚文化家族中的一员。分析研究漫画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探寻时尚文化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把时尚文化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提高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其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引领时代风骚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漫画在中国发展了10多年,却未见太大成效,原因很多,其中一个被忽视的原因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造成的影响。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儒、道、释三家思想是它产生的基础。这三家思想共同作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影响着中国人对各种艺术的评价。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与漫画的对立,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对立和形式上的对立两个方面。而漫画在日本很繁荣,原因在于日本文化与漫画的紧密联系,日本文化是日本漫画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漫画要想发展起来,就必须要让文化对漫画起促进作用,作者要创作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漫画作品。  相似文献   

3.
数字漫画出版已经成为漫画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美国和日本在数字漫画出版产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基于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我国数字漫画出版产业应该重视打造数字出版平台,扶持原创数字漫画作品;培育中小型数字漫画出版企业,扶持大型数字漫画出版集团;实施数字出版战略,打造数字漫画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p日本的形象物业务是二战后随着影视动画片的出现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巨大的漫画出版市场是推动影视动画片发展的动力。日本人民对漫画的钟爱也成为支持日本漫画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现代数字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即从传统阅读和现代阅读向后现代阅读方式转变。本文从十个方面概括了后现代阅读方式的主要特征。尽管后现代阅读方式具有一些负面作用,但它正在改变目前流行的出版模式,促进了出版形态从现代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变。我们必须正视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出版转型的影响,以一种全新的出版理念应对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出版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文化正日益蓬勃地发展。日本动漫以其制作精良、形象生动的特点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动漫市场,吸引了众多的青少年,而借助动漫,日本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了青少年。文章试图分析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现状以及对中国的影响,从而提出面对日本动漫的冲击,中国动漫界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漫画是日本流行文化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幻想漫画,主角往往拥有吓人的能力和手段,背负了拯救劳苦大众的命运。体育漫画也一直是长盛不衰的主题,主角必须自己或者带着自己的队伍战胜强大的对手拿到最高  相似文献   

8.
1.绪言1.1香港漫画发展简史香港最早的漫画,始于清末何剑士与郑磊泉。第一本漫画集乃郑磊泉于1920年出版的《人鉴》。到了40年代末期,一批大陆漫画家来港,张光宇还组建了漫画团体“漫画会”,通过《华侨日报》、《星岛日报》、《文汇报》等发表作品。到了60年代末期,代表作品有《老夫子》、《财叔》、《神笔》等。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香港漫画发展期,此时日本漫画亦开始影响香港的漫画创作。70年代初期,香港式的漫画,内容主要是以黑社会及诡异题材为主,代表作品有《小流民》(《龙虎门》前身)、《猛鬼冤魂》等。由于漫画的内容渲染…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社会尤其是人文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主义作为现代文学和美学的一种思潮,对美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作用同样是不可估量的。文中试图通过对几部优秀的脍炙人口的美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简要分析,以解读弗洛伊德主义对这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代表作<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不仅创造性地采用意识流方法刻画人物的成长历程,而且猛烈地抨击了扼杀生机的现代天主教体系,尤其是对主人公斯蒂芬成长道路的描写,揭示了西方现代社会青少年成长中的严重危机和症结,对于变革腐朽社会体制、创造新的进步人道主义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震聋发聩的影响作用.鉴于我国评论界对此论题尚少适时的讨论,本文从意象分析、成年礼意义和意识流的人道主义三方面尝试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土动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美动画的涌入对我国动画市场形成强势冲击,本土动画产品出现了数量增加,质量滑坡,精品少见,观众流失的困难局面。目前,针对本土动画模仿多原创少、重数量轻质量、缺乏技术与艺术创新、产业链不健全等问题,必须从人才培养、加强创新、落实政策、完善产业链等方面入手去解决。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本土动画作品的竞争力,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优秀动画作品,保障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很多美国动画片根据神话故事改编而成,里面包含了巫术、咒语、预言等大量的神话元素。利用神话原型理论对美国动画片进行解读,笔者发现,巫术、咒语、预言等神话元素是动画片的重构成元素。它们或是构成故事发生的前提,或是直接参与故事情节,成为神话与动画片联姻的基础,影响到美国动画片的人文内涵和叙事结构。而且,通过这些神话元素,美国动画片能够把人类的内在精神因素予以形象化展现,观众可以藉此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和把握真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期刊出版情况对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出版业挂一漏万断发展壮大,中国的出版传播业者需要了解国外相关行业的有关情况,以便把握我国的出版传播业在世界中的地位,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作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本文主要从基本数据出发,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期刊出版业作初步的比较和研究,论述了中国期刊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我国的期刊出版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演变中的中日出版与教育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出版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是中日两国早就共同形成的优秀的历史传统,这一传统符合传播学中视觉接受与听觉接受结合互动、强化传播效果的规律.中日两国出版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于中国的出版文化生发较早,历史上形成的顺序是编辑著作-出版印制-发行销售;日本的出版文化形成的历史顺序是市场交换-刻印出版-编辑著作.中日出版文化与教育,近20年来交流充分,发展很快.编辑、出版、发行,已开始形成交互循环型的现代多元化经营模式.两国出版教育的交流还应提高层次,扩大范围,完善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图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特征和文化特征。分析20世纪前半叶丰子恺的漫画可以看出,承载着丰厚的乡野文化传统的丰子恺对其时都市上海日常生活,从人(“冷漠与温馨”)与物(“人工与天然”)两个层面展开批判,这其实反映了都市与乡野在文化层面上的对立。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关系,丰子恺从护生画集(慈),儿童相(真)和旧诗新画(静)这三类漫画中努力营造出一方精神净土藉以栖身。  相似文献   

16.
摘要:  清光绪年间中国著名学者俞樾编选的《东瀛诗选》,是放出中国人眼光鉴选的一部大型的日本汉诗总集。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是第一部由中国学者在中国编选的日本汉诗选集,也不仅在于它实际是日本历史上最早正式出版的最大规模的汉诗总集,甚至也不仅在于俞樾所写的许多精当的评语,而更在于《东瀛诗选》因俞樾之慧眼而鉴选了不少在当时、甚至到现在仍未被日本学界重视的优秀诗人诗作,尤其是它保存了不少现在已被日本人完全忘却的江户时期的优秀诗人诗作。由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本国汉文学的轻视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俞樾当年读到的汉诗文集如今很多已经难觅踪影,因此,《东瀛诗选》还起到了保存日本汉文学文献的作用。如今不要说我们中国的研究者,即使日本学者也不得不把它作为日本汉文学史研究必备的典籍。《东瀛诗选》的这一功绩和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显。尽管此书的选政有着种种不足之处,但所谓“不当选而入选”的缺点我认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甚至就不能称之为缺点,反而可以说这正是此书的一个优点。  相似文献   

17.
对图书馆与书店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引起图书馆界和图书发行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与书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图书馆与书店各个历史时期的研究,可以看出图书馆与书店的发展有很大的渊源.希望引起图书馆界和图书发行界重视.  相似文献   

19.
漫画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幽默讽刺艺术,讽刺性和幽默性是构成漫画的主要特征。中国漫画大多是时政漫画,通过典型化的漫画形象针砭时弊,剖析批判。对时政做出评论和评价,表达自己的思想、立场、原则和观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完成漫画的形象化评论。评论性成为漫画构成的又一重要特征,对解读漫画不可或缺。就中国漫画的评论性特征作初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动画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分子生物学课程特点,以DNA复制这个知识点为例,试验了“动画-理论-动画”这个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这个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出这样一个设想:利用国家科学资金集中全国分子生物学和动画制作方面的优秀人力资源建立分子生物学动画库,供全国免费使用,以图不仅普遍提高全国分子生物学教学水平、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而且节省大量社会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