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缩略语的生成一般遵守避歧原则,但英汉语中均存在不少违反避歧原则刻意借用已有语言形式生成的借形缩略语.按照齐夫法则,借形缩略语通过形式整合体现了说话人的经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借形缩略语是基于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生成,它们很好地契合了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建构机制.此外,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看,借形缩略语还有助于人们以相对较小的信息加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用效果回报. 相似文献
2.
陈友勋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9-1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缩略语已经成为日常汉语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分析汉语名词缩略语的构成机制,阐述隐藏其后的认知规律,从认知语言的角度论述了汉语缩略语产生的原因、条件、范围和机制。总结认知语言的共同性,可以扩大汉语缩略语认知规律的适用范围,为解释其他语言的缩略现象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罗雪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103-106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建立日语格助词的语义结构图,并且从结构图中明确相似用法的格助词之间的区别。「に」格的典型语义意义主要表示"位置","对象"和"动作主体"是扩展用法,并且和表示对象的「を」格的典型语义进行了区别,「を」格的对象表示动作较强的作用性,对象一般会发生三类变化:生产性变化、处理性变化和消亡性变化;而「に」格对象则表示较弱的动作性,对象一般不涉及这三类变化。 相似文献
4.
熊荣斌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64-67
从换称格(antonom asia)的界定入手,追根索源,探寻最远的、可源于与该词有关的文化背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一些换称表达从最初较为具体的状态进展为较为抽象的状态,最终完成了符号化和普遍化的过程,成为积淀在语言深层的文化化石,承载某种意蕴的象征符号。文章拟在索源的基础上整合对英语换称格这一特殊辞格的认知策略,以期探讨源语文化内涵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格句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6):55-57
作格句在英语中是一种特殊句式,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较难掌握.文章首先回顾了作格动词的研究成果,然后总结出作格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对成对作格动词所构成的作格句按状态变化梯度划分出三种,并对这三种作格句用图形/背景知识来做出认知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刘存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6):115-116
传统语法理论视作格结构为部分动词的句法特征。文章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行为链模式,对作格结构的认知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说明,作格结构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真实世界各场景不同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缩略语是现代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英汉缩略语的含义,对比分析了它们形成的方式及其互译。根据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中的经济原则探究了缩略语出现在人类语言中的成因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际方式的增加,日语交际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外来语词汇,由于这些词汇的音节数大都不符合日语词汇的认知图式和使用习惯,所以日语词汇系统对一些音节较多的词汇进行缩略,成为片假名缩略语和罗马字缩略语。这些缩略语语义仍然保持不变,但是词形和语音已经发生变化。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和实例分析,考察其使用现状,并探究影响听话者和读者对语义获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使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缩略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88-92
网络缩略语是语言创新的突出表现。它是为适应网上交流互动,由网络主体催生、在缩略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而来、融合网络与缩略特征的一种最具特色风格的社会方言。在科学技术发达、信息交流频繁的今天,无论在其类型特征还是生成发展方面都异于传统典型的缩略语词,主观性、随意性很大,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刘振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4-51
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声调搭配形式具有对称性特征,根据现代汉语语音划分平仄的理论可予以分类统计。分类统计表明: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是最主要的声调组合方式,其余多是上述形式的变式,合律型和变式型占绝大多数,拗者仅占少数。实验结果表明:(一)按平仄区别不同声调搭配形式有一定理据性,但同一种平仄搭配形式,具体内容因声调组合而异,所以在随机和分类两种呈现条件下对认知的影响都没有显著差异;(二)分类呈现总的来说对记忆和保持的影响比随机呈现大,说明每一种搭配形式都有规律性;(三)规律和变异乃对立统一体,规律中加上变异才显出语言的节奏,所以完全和谐型成语中镜影型和旋转镜影型以及重复型虽占很大的比例,但仍有很大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赵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64-66
英语缩略语正以惊人的速度侵入汉语,它们丰富了汉语的表现方式,同时也给传统汉语带来一定的混乱和冲击。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一方面应强调对英语缩略语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应强调对汉语文字的及时规范。 相似文献
12.
试论缩略语及其与原词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1):74-77
缩略语是基于经济原则把较长的短语(词)通过缩减、节除等方法缩减而成的词语.它与原词语,所指相同而能指不同.缩略语的能指和所指是间接的反映关系,原词语的能指和所指是直接的反映关系.缩略语中各组成部分的所指不是其本身的意义,而是其所代表词语的意义.原词语的能指是缩略语的能指和所指的中介.我们理解缩略语意义的时候,必须依靠原词语,从整体上把握原词语的意义.缩略语和原词语的能指不同,致使语法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缩略语通过词化,可构成新词语. 相似文献
13.
胡富茂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125-128
基于汉英商务信函缩略语块的概念界定和分类,设计了"文本预处理"、"缩略语块识别"、"缩略语块全称识别"、"后期处理"四种模块,从未经词性标注的生语料文本中提取汉英商务信函缩略语块及其全称对,取得了较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治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1):39-42
本文针对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中存在的主观性、片面性、滞后性 ,以缩略语的数学统计分析为例 ,探讨语言文字规范问题 ,以期从量的角度科学地、动态地、前瞻地把握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5.
王灵丽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56-59
儿童对视像的注意力是极不稳定的,但是动画片为什么能够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电视屏幕上,这既是研究者的兴趣所在,也是商业资本的兴趣所在。本文从动画片的运动性与跳跃性、夸张与变形与儿童认知的契合性为论述的焦点,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儿童喜欢动画片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清初以来,以文章之学评注《庄子》的著作纷纷涌现,造成了庄学的新局面,其中以林云铭《庄子因》、宣颖《南华经解》、胡文英《庄子独见》、陆树芝《庄子雪》等最为杰出。可惜学界有关《庄子独见》的专门研究尚不多,关于胡文英的生平事迹亦不甚了解。论文对胡文英的传记文献试加梳理,同时对其《庄子独见》等书的著述宗旨略作推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合同法》对承揽合同作了专章规定,但对雇佣合同未予明确。根据传统理论,涉及不动产的雇佣合同,往往与承揽合同难以区分。《物权法(草案)》没有对我国的不动产范围明确规定。实践中,只有做到对涉及不动产的承揽与(雇佣)合同进行正确有效的判别,方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以一个具体案件为例,建立起雇佣合同和承揽合同的区分体系,并阐述了区分两类合同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勇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123-125
以文本目的为翻译准则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文章通过对目的论涵义的主要特点,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法则以及语言功能的认知分析,重点阐释了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哲学家柏拉图赋予几何学中的五种正多面体以本体论和美学的意义,这对后世的科学发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柏拉图体”成为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的认知工具;另一方面,“柏拉图体”所具有的和谐与对称的形式美原则成为科学发现的重要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