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陈芸  张皓 《西域研究》2023,(1):34-43
民国时期伊犁锡伯营的总管旗制演变为近代县制,完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行政体制近代化进程。清代军政合一的总管旗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旗制弊政愈发凸显,但囿于自身改制条件不成熟,伊犁地区一地两治和哈密事变的爆发,致使变更旗制搁浅。盛世才执政后,逐步催熟革除旗制的条件,循序渐进地推进从旗制、设治局到县制的行政体制演变。锡伯营行政体制的近代化,不仅加强了省府对地方的管理,提高基层行政效率,促进民族融合,也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文章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回顾新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并深入分析"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最后对新疆"十二五"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是新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疆近代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新疆的近代教育处于一个创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从历史角度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进行考察,并将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与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资料分析结合起来,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左红卫 《理论界》2013,(4):120-122
民国时期,新疆成立了9个民族文化促进会,1937年3月,汉族文化促进会成立后,其组织机构较为完善,经费来源渠道较多。抗战时期,发展教育、开展抗战募捐以及文化艺术活动,为发展新疆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十年新疆工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定位,并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通过调整新疆工业的产业、空间、动力、要素结构实现新疆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此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行政建制发生巨大演变。兴安省的设立确定了日本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殖民统治体系;之后"满洲国"政府的治蒙机构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一是设立了直属于国务总理大臣的兴安局,二是设立兴安总省。"兴安局"和"兴安省"随"满洲国"的建立而产生,"满洲国"的灭亡而结束。  相似文献   

7.
《新疆公报》不仅是近代新疆最早的政府公报,也是目前新疆现存的最早的政府报刊,前人对于《新疆公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报的创刊与停刊时间上。为了还原《新疆公报》的真实面貌,笔者以收集与发掘的《新疆公报》原件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该报作进一步的分析。笔者认为,《新疆公报》实为《新疆官报》在民国时期的连续。从清末到民初,从“新疆都督府印刷局”到“新疆全省官报局”,《新疆公报》始终扮演着政府机关报的角色,不仅沟通中央与地方,同时作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维护执政者在新疆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新疆的回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回族人民,同生活在祖国其他地区的回族人民为当地和国家作出了贡献一样.对新疆的发展和维护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立下了殊勋。一据倪超所著《新疆之水利》一书记载,1949年新疆仅有回族人口122 500多人。这个数字,占当时新疆人口总数的2.9%。这个人口数字,不但包括了清代、民国时期的自然增长数,而且还包括了同期由于种种情况从内地大量进新疆的回族人民。  相似文献   

9.
新疆双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大批"民汉兼通"的人才脱颖而出,新疆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民族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发展,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绩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在新疆成功的实践和发展,对促进新疆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推动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巩固和稳定各民族大团结,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库尔勒市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东北边缘,地处东径85°12′~86°27′、北纬41°14′~42°14′之间.如果说新疆是亚洲的腹地,那么库尔勒市就是这个腹的腹地.市境西汉时为渠犁国河曲地,东汉后为焉耆国兼并.清时设伯克管理,属喀喇沙尔办事大臣.乾隆二十六年(1761),库尔勒被定为南疆23小城之一.清同治末期至光绪初期,其镇直径250米,镇东面1000米地方有城堡一座,呈四方形.民国六年(1917)设库尔勒县佐,属焉耆道.民国十九年(1930)改为设治局,属焉耆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设县,属焉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先后属焉耆专员公署、库尔勒专员公署、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所辖.1960年巴音郭楞自治州与库尔勒专区合并,州人  相似文献   

11.
王威威 《兰州学刊》2011,(11):11-14,21
"势"是韩非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具有复杂的意义。韩非为了回应当时学者对慎到"势之足以治天下"的攻击进而论证"贤势之不相容"、"势之足用"的观点而将"势"区分为"自然之势"和"人设之势"。"自然之势"并不是学术界一般所讲的"世袭的王位",而是指不可改变的事物变化的趋向,包括社会的变化趋向。"人设之势"存在于纯政治的框架内,指君主由于其所处地位而拥有的权力和权势,以赏罚的权力为主要内容,也就是韩非所说的"二柄"。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是新疆刑法制度逐步向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法制近代化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发展现象,它与政治体制、经济文化生活和思想观念的近代化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民国时期新疆刑法制度变革的不彻底性,无法真正完成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民国时期新疆档案汇编》2015年12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整套书共100册,分为1912—1927年和1928—1949年两部分,在各自第一册置总目录。全书收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民国时期新疆档案四千余件,选自民国时期内政部、财政部、行政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统府等不同机构卷宗,是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吴忠信、张治中主政新疆时期新疆省政府及新疆边防督办公署与北京政府、南京政府的来往公文。全书均为档案的影印。收录档案的时间起自1911年4月,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新疆吐峪沟发现葡萄园买卖契约为基础,考察清末至民国时期新疆地区葡萄园价格的变化。通过对这一时期新疆吐峪沟葡萄园买卖契约的分析,发现清末至民国时期新疆地区的土地买卖频繁,价格持续上涨,土地价格的变化受货币波动的影响较大,并在很大程度上给新疆人民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增新治新时期因循守旧,缓设审检两厅,实行行政兼理司法的制度。延续清代在新疆因俗而治的传统,其司法指导思想及具体措施因地制宜,突出了新疆民族宗教地区的特点,保留封建王公和宗教上层人士的司法特权,承认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适用;为了改良司法,杨增新确立了“廉、平、明、快”的司法准则,革除刑讯、跪讯、藉案罚金等陋规,这些措施对改良新疆传统司法制度起到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在向近代法制转型方面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以后,北京政府将科布多办事大臣改为阿尔泰办事长官,阿勒泰成为直辖于中央的"特别区域",即"阿尔泰特别区域"。然而,由于阿勒泰孤悬塞外、孤立无援,无法抵御俄国、外蒙古的侵逼。因此,中华民国成立伊始,有关将阿勒泰归并新疆的提议就不断出现。最后,几经波折,在杨增新等人的努力下,直到1919年6月1日,北京政府撤销阿尔泰办事长官,改设阿山道,阿勒泰才作为一个道划入新疆。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提出朱熹讲"性即理"而为"理学"与陆王讲"心即理"而为"心学"相互对立的观点,对朱子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事实上,民国时期一直有学者持与此不同的观点:既有学者把朱熹的"心与理一"诠释为"心即理",又有学者把朱熹的"性即理"与"心即理"调和起来,还有学者从"心学"的角度阐释朱熹的学术思想。这一状况反映出这一时期朱子学研究的进步与深入。  相似文献   

18.
在文明司法和女性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离婚案件日渐增多。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主体的治下法院虽对此类案件进行了具体审判,但其运作却暴露出中国近代社会司法转型之艰难。表面上,南京国民政府治下法院坚守了"依法审判"的原则,但实际上,它却视女性维权能力之高下,作出了不同判决。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 ,为了将新疆的阿富汗人变成侵略中国西北地区的工具 ,同时干涉阿富汗的主权 ,英国与中国政府就新疆的阿富汗人国籍问题进行了长期交涉 ,英国借这个问题侵略中国新疆和干涉阿富汗主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梳理了近代土耳其对中国新疆渗透发生、演变的历史过程,指出土耳其在阿古柏入侵新疆时期开始向新疆进行政治、宗教渗透,经历了民国时期非正常状态下的演变,文中还分析了土耳其在意识形态和教育等方面对新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