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赶瑞丽街,别有一番情趣。早听人说,瑞丽街上的豆腐好吃,街上可以买到一种白中透绿的软米,有各种品种的芒果、番荔枝、番石榴、鲜蘑菇,瑞丽江心沙滩上拾来的野鸭蛋……更新鲜的,是可以吃到缅甸边民卖的“毫甩”。  相似文献   

2.
1952年一个初夏的夜晚。我们中国杂技团来到北京饭店,准备接受中央领导同志对出国节目的审查。大家穿好彩衣、化好妆,一切准备就绪。不知是谁,小声喊道:“周总理来啦!”全体演员一惊:周总理来了?翘首望去:可不,真的来了!我个子小,拚命往前挤,看清楚了——他头发黑黑的,两道浓眉下,双目放光,慈蔼地笑着,向我们走来。没有跟着前呼后拥的许多人,只有一个精明强干的小伙子。我们一个劲儿鼓掌。他笑笑,坐在一把木椅上。舞台监督对我们小声说:总理到了,快去准备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艺术节期间,我们来到了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这是一块富饶神奇的土地.去了缅甸我们的缅甸一日游几乎是在雨中度过的.汽车把我们送到弄岛,到五十八号界碑处就没有路了.着装整洁但没有配戴任何武器的我方边警验了边境通行证之后,我们便站在瑞丽江边了.接我们的是几条原用来拖沙的驳船.上百名游客站在船上,穿简裙的舵手驾船在平稳的瑞丽江上行驶,远处一团团凤尾竹包围着一个个村寨,偶尔有几个青年人从竹林里走出来,姑娘们还打着漂亮的花伞.我们根本分不清哪里是中国,哪里是缅甸.国与国之间本没有自然的界线.  相似文献   

4.
蓝汪汪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照射着起机线上一排排威严整齐的喷气歼击机,直耀得人眼花缭乱;飞行员行一个个提着图囊,跨进了座舱。“呯!”一颗绿色信号弹划破了宁静的长空,随着马达的轰鸣声,机群象一支支银箭,从跑道射向高空,它们越来越小,剎那间变成了点点黑影,逐渐飞向远方了。塔台车里一片肃静。指挥员正在聚精会神地指挥着空中的飞机。今天的训练科目是高空空域,机群都已按指挥在进行演习。指挥员放下话筒兴奋地说:“嗯!飞得挺不错。”“一号,一号!我是一○。座椅后发出爆炸声,检查液压表指零,不知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5.
重进苗山     
每逢走进苗山,我总是喜欢在老房东二婶家落脚。今天,我又来到苗山,自然,我是向着二婶家走去。一年多的日子不见,二婶越发福了。看她那满面红光,就知道她日子过得有甜头。二婶见我,突然一怔,然后十分兴奋地说:“云仔呀!是你回来啦!一年多来可望你得很哩!”说着连忙放下手里的簸箕,帮我取下背上的被包,招呼我休息、喝茶,还连忙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红茹粥塞到我手里,对我说:“走这样远的山路,一定饿坏了,快吃一碗填填肚。”我一边喝着粥,一边回答她问我的问题,真像慈母关怀远归的儿子一样。忽然她停了停又笑着对我说:“云仔呀!这回可折磨你啦。令夜恐怕又要在这里搭个临时铺罗!”说着她用手指了指我第一次睡地铺的地方。我调皮地回答说:“那里都行,只要是在二婶家,挂钩也得。”但我转念一想:“我的老  相似文献   

6.
他乡也有爱     
我今年29岁,汉族,高中文化,原是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服务公司经营股股长(试用干部),现任岩茶乡副乡长。 1985年10月的一天,岩茶乡平班屯老队长班卜东来县城找我,向我介绍了十多年前我和弟弟陈隆华插过队的平班屯的近况。老队长告诉我,平班屯因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管理水平低,群众生活还很贫困。他恳切地对我说:“隆生啊,你有文化,能帮帮我们平班的忙就好了!”我的心受到了很大震动。我跟弟弟隆华商量,得到了弟弟的赞同,决心去帮助平班屯的壮族群众开拓脱贫致富之路。然而,母亲却说:“你们以前在那里插队还没吃够苦头吗?还想再去受罪!”我妻子更是火冒三丈,“你们有多大本事能让人家脱贫  相似文献   

7.
“我是中国的达斡尔人!”当1982年我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我自豪地向大家介绍。我为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民族而感到骄傲。我们达斡尔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西北地区和新疆的塔城。有关我们民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称谓多采用“打虎尔”、“打湖里”等贬意译音。不过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达斡尔人狩猎打渔的原始经济面貌。至于我们民族的来源,史学界有两说:一说认为是从古代契丹族大贺日部族演变而来;一说认为  相似文献   

8.
知识荟萃     
独特的刀杆“上刀山”、“下火海”,是云南傈僳族传统体育中独有的一个运动项目. “刀杆”,分木制、铁制两种,粗细不一,其长度为22米,两棵排立,间隔0.5米,顺两杆之间自下而上,每隔0.3米横札一把锋利的长刀,共74把.刀长0.66米,宽0.08米,杆上有各色纸花装饰,杆顶端插4杆大红旗,双杆四方用钢绳拉固,杆和拉绳都挂上红绸飘带,并插数朵纸花和纸旗装饰.在竖起的刀杆周围,烧上数堆熊熊大火,师傅赤足踏遍火堆——“下火海”.然后赤足踩  相似文献   

9.
“怎样响应党的号召呢?”自农业生产运动在云南双江县拉祜族寨子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后,60多岁的扎妥就盘算着。后来,他想到寨子附近那个小荒山头,就决定把它开成梯田。有一次,扎妥和村干部李张发出去干活,把这件事提了起来。李张发一听,高兴地说:“阿叔,这太好啦!在我们这里要想增产,开梯田是个很好的办法。”“是啊!照过去那样砍树烧山、刀耕火种,一年种一年丢的办法,要想大增产就难了。”“我们寨子水源多,把山地变成梯田是有条件的,就是寨里的人有的还信心不足,只要你做出个样子来,大家就会跟着干的。阿叔,不要怕,有困难我们帮助你!”“我怕什么!如果怕,我就不这样想了。”扎妥很自信地说。  相似文献   

10.
中越边境上传来了沉闷的地雷声。“老边防”被地雷炸伤了!顷刻间,一群群身穿百褶裙的苗族老阿妈,系着花围腰的壮族姑娘,戴着银项圈的瑶家娃子,裹着包头布的彝族大爹,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摘下最好的香蕉,有的捧着米酒,从四面八方涌向马关驻军医院。人们焦急不安地询问他的伤情,恳求医生一定要尽快治好他的伤。“老边防”是谁?为什么这般牵动着边疆兄弟民族群众的心?一位苗族老阿爹指着老君山上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含着热泪说:“木棉树最爱边疆的泥土,我们最爱木棉树。我们的好‘咪多’(苗语:儿  相似文献   

11.
啪嗒!有石子丢在花房那面木板上的声音,把我从迷糊状态中惊醒。我急忙叫醒纳尔吉。这时,我们听见花房里的姑娘唱起了一支歌,声音不怎么响亮,却很入耳。可惜她用摩梭语唱,我不知意思是什么。 “那是人家阿夏来了。”被我叫醒的纳尔吉揉揉眼,不高兴地说。 “告诉我,她唱了些什么?”我兴致很浓地问。 纳尔吉说:“她唱的是支古老的走婚歌,内容是现代的。歌词大意是:妈妈她已经睡着了很长的时间,这时候你才来,你不怕别人听见吗?还不快点儿进来。” 歌声一落,走廊木板上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什么时候留传下来的这奇特而又神秘的阿夏走婚制,使这片土地显得这样神奇?随着花房里的响动逐渐消失,夜又悄悄恢复了平静。  相似文献   

12.
听说老山前线有个“回民阵地”,战士们怎样生活,战斗?盛夏的一个清晨,我们踏着羊肠小道,穿过一片密林,来到了前沿。一个不到八十平方米的小山包,背靠高耸入云的悬崖陡壁。左前方不到五十米就是越军阵地,右边是一片布满越军地雷的芭蕉林。这就是闻名的某部二连的“回民阵地”。这里距越军最近,也最危险。战士们形容说:“越南小鬼子打呼噜,我们都听得见。”这个阵地本来不属于他们守卫,但部队接防后,“回民班”战士咬破手指写了血书和请战书。战斗动员会上,回族战士端起了鸡血酒,立下了铮铮誓言:“人在阵地在!”我们问起了“回民阵地”的由来。年仅19岁、被大伙称为“小灵通”的战士古怀方风趣  相似文献   

13.
易巧君 《民族论坛》2013,(12):22-22
曾经,我坐大巴、转中巴、怛摩托,终于来到了某民族村新修的村级活动中心进行采访。那位同时在山下镇上经营门面,已有十来年职务经验的村长,边载着我在悬崖边的石头路上飞驰,边对我说:“你应该是这些年来我们村里的第二位‘省领导’了!”  相似文献   

14.
叶梅 《中国民族》2013,(4):76-76
阿凡提的毛驴丢失了,他每遇见一个人,都要说一句:“我要感谢真主!”妻子不高兴地说:“丢了驴不知懊悔,反而逢人都感谢真主!”阿凡提笑眯眯地说:“老婆呀,我怎么能不感谢真主呢?多亏真主保佑,如果我当时骑在驴背上的话,岂不是连我也丢了吗?”  相似文献   

15.
桃花红,梨花白,杜鹃花儿丛丛开,一夜春风吹畲山,嫁到东岭的阿妹,带着女婿回门来。新女婿伴着新娘第一次回门来,给秀丽的畲山增添了喜气儿。老人笑,孩子跳,姑娘小伙子为啥全不见?哈哈,哈哈……,你等着瞧! 快到村口了,一朵娇艳的山花吸引住了新女婿,他摘下畲山花,轻轻地插在新娘的发鬓边。哈哈,哈哈……,树丛中跳出一群手持杉树枝的姑娘小伙子来,挡住去路。“——哩罗”只听一位姑娘在人群中唱道:  相似文献   

16.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他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渴望,也要看他的造化。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护…  相似文献   

17.
响沙湾,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树林召乡的一片方圆百米的黄沙丘中.沙丘坡度多在50至70度,高50至60多米.我们来到此地虽已是深秋时节,但正午的阳光仍很强烈、刺眼,踩在沙土上,还颇有几分灼热.这里有“要听沙,功到家”之说.所谓“家”,就是指沙丘的最高、最陡处.因为沙粒落差越大,其“音响”效果越佳.这里的“功”,也就是你的胆量.既不能怕沙热,又不能畏陡滑.只有“铤而走险”,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在强烈的探奇心理驱使下,大家都陆续爬上了丘顶.黄沙反射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不知哪位喊了一声:“可以滑了!”话音未落,早已有性急胆大的顺陡坡滑将下去——“唰啦啦……”一阵悦耳的沙  相似文献   

18.
插图艺术     
求婚从前,苗家有个叫石妹的姑娘。她锈花比花美,看月月不亮!几十个后生向她求婚,她都看不上。她爱什么人?种地的小伙子龙旺去探望。这对,正有两人求婚。一个说:「我有钱,嫁我可以穿绸缎!」另个说:「我有田,嫁我粮食吃不完,」龙旺说:「我一无地,二无钱,只会种田!」说着爬上山去,一手攀着树枝,  相似文献   

19.
傣族干部刀安太同志,是云南盈江县新民镇乡党支部书记,最近被评为全省农业先进工作者。刀安太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参加生产劳动来领导生产。不管什么时候,他总是肩荷锄头,腰插镰刀,一到村社,就直接深入到田间去,边劳动边做工作。干部说:“要找刀安太,到田里才能找到他。”群众说:“安太没有干部的架子。”  相似文献   

20.
访皇姑     
走在去她家的路上,我不时想起,溥杰先生曾对我说:“我的二妹从小生性活泼,在清规戒律森严的王府中,我们兄弟姐妹都死板板的,唯独她敢在祖母面前撒个娇什么的。”这几句话不知怎么给了我一个很深的印象,觉得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这位二妹,在王府深闺中长大,是位娇滴滴的皇姑。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了,但她总还会有些与众不同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