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上海建县以来的人口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论及的上海人口变迁主要指上海自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华亭县建县以后至解放前夕,前后约七百年以来的人口增长情况.在这约七百年中,自元末(十四世纪中期)至清咸丰年间(十九世纪中期)的五百年,人口增长不多,属于人口基本稳定时期;自咸丰以后至解放前(二十世纪中期)约一百年,属于人口飞速增长时期。现将这二个阶段人口增长的不同特征及其原因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纵横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具特点的思想与文化流派,战国是它的鼎盛时期.秦统一六国至西汉武帝时期即秦汉之际这一百余年,是继战国之后纵横家发展的第二个时期.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秦汉之际纵横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对其研究成果作一爬梳整理,可以对今后学者的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仲长统(179——220),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东汉末年著名思想家。仲长统少年好学,博览群书,擅长文辞,性格豪放,敢直言。经人推荐,任尚书郎,曾参丞相曹操军事。著《昌言》三十四篇,十余万言,论古今世事,在当时影响很大。 仲长统所处的时代,不仅是东汉王朝,而且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腐败的历史时期之一。 东汉末年,政治极端黑暗。东汉自和帝(89年继位)到献帝(189年继位)期间,前后共十任皇帝,继位时都是十来岁的少年、幼童,大者不过十七岁,小者刚过百日。朝政不是在外戚手里,就是被宦官把持。一百余年间,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互相倾轧,把国家政权当成掠夺百姓、谋取财富的工具,为非作歹,肆行无忌。他们在政治上实行封建专政,经济上则贪婪地攫取社会财富,过着极端奢侈腐朽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史学界对宦官政治已作了较深入广泛的讨论,但往往孤立地就东汉、唐、明几个重要的朝代加以论述,而对宦官势力形成与发展的秦、西汉时代却较少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旧唐书·宦者传》:“宦官之兴,肇于秦汉、”对秦、西汉宦官势力形成,发展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东汉宦官专权的内容与实质,也可以使我们在研究中国封建政治史时获得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5.
《韩非子》的流传与编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子》的流传与编定,秦王朝是起了作用的。秦代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秦始皇又推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这就给人们一种印象;秦朝在学术文化上没有任何建树。我认为,秦朝的学术文化政策,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秦始皇三十四年以前为一个时期;此后至秦亡为另一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除招徕大批方术之士外,秦朝建立之初,就建立了博士制度,设博士七十人(一说为七十余人),这个数目,至西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统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朝时期开始,经历了三千多年,至公元960年宋朝统一以前,统一、分裂,分裂、再统一的形势一直在曲折地向前推进。在各个不同的统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乃至同一民族内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不曾发生带根本性的改变,直到清朝时期,封建中央王朝所采取的民族政策也是一脉相承。而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后期至五代枢密院之演变略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自唐代宗始至梁、唐、晋、汉、周五代各个时期枢密院机构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考察 ,认为枢密  院权力的起伏变化是受着唐代末年恶性膨胀的宦官政治与五代军阀割据的武官政治影响的  相似文献   

8.
<正> 铸钱业(这里主要是指铜钱的铸造)是秦汉时期制铜业中最主要的手工业,也是秦汉三大手工业(冶铁、煮盐、铸钱)之一。秦汉时期山东,是全国铸钱业的发达地区之一。研究秦汉山东铸钱业,对全国铸钱业的深入研究是有益的。因此,本文将着重对秦汉时期山东铸钱业作些探讨,同时也将涉及到全国铸钱业的问题。自然,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诚望指正。一、秦代的铸钱业与山东出土的秦钱秦统一全国前,诸侯分裂割据,各国自铸钱,无统一的货币。秦统一后,统一货币改变了各国自铸钱的局面。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对促进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秦国家统一铸钱,必有统一管理铸钱的机构。陈直先生说:“史无明文,疑属于  相似文献   

9.
刘新华 《理论界》2005,(1):203-203
有唐以来,自太宗至玄宗天宝初年,社会较稳定,经济上呈现了繁荣景象。但随着宦官的逐渐干政、专权,导致政治的更加混乱和黑暗,导致唐王朝的衰落和灭亡。本文论述宦官干政对安史之乱及唐后期衰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有唐以来,自太宗至玄宗天宝初年,社会较稳定,经济上呈现了繁荣景象.但随着宦官的逐渐干政、专权,导致政治的更加混乱和黑暗,导致唐王朝的衰落和灭亡.本文论述宦官干政对安史之乱及唐后期衰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朝更替是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政治现象。纵览中国历史,自公元前221年秦并六国,到1912年大清帝国的覆亡,其间2100余年,仅全国规模的改朝换代就有十次之多(十个王朝分别为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宋、元、明、清)。至于分裂动荡时期,地方割据政权的更迭,更是不可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法制史上,自商鞅“改法为律”以相秦,至秦统一,前后不到一个半世纪,秦律便因袭《法经》而确立;汉初萧何继秦律作《九章律》,秦律的影响却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从本质上讲,秦律上承李悝《法经》,下启汉、魏诸律,中经《唐律》,下迄《清律》,没有哪一朝代的法制能脱出它的巢臼。从律学的确立、推广、统一而论,如果说秦律为历代诸律的蓝本,实在是不算过分的。因之,治秦史及中国法制史者,莫不重视秦律的研  相似文献   

13.
秦汉时代的新年习俗李立纲公元前二三一年,秦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皇朝。秦把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包括战国时期七国的国土,统统纳入自己政权的范围内,实现了自商周以来空前规模的统一局面。秦的统一,不仅体现在官制、法律...  相似文献   

14.
中央政府派遣监察官巡视地方,检查和督促地方官吏工作的制度,在自战国迄明清两千余年的专制主义政治中发挥过极大的效用,其中以汉、唐、明时期尤为突出,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明代巡按御史制度。明朝在建立全国性统一政权不久便已派御史到地方巡察。按《太祖实录》:“洪武二年七月癸丑,监察御史巡按松江,以欺隐官租,逮系一百九十余人至京师。”①但当时毕竟是政权刚刚建立,百废待举,所以仅仅是沿袭我国自汉唐以来造官巡察地方的旧例,还未成为正式制度。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后,朱元津开始对全国的官制进行全面调整。罢御史台,十…  相似文献   

15.
自安史之乱,宦官集团以掌控兵权为契机,逐渐插手中枢决策,手段多种多样。至德宗、宪宗之际(779-820),宦官集团成功进入国家中枢决策的核心。宦官集团对中枢决策权的攫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是唐后期中书门下体制发展过程中官制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杨增新是如何缓解新疆财政危机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新疆财政长期无法自立,历代我国中央政府均以某种方式给新疆一定的财政补贴。至清代,中央对新疆的财政补贴逐渐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从新疆建省的1884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的27年中,清政府给新疆的各种财政补贴高达8000余万两白银,平均每年300余万两,约占清政府平均年收入的十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 唐代儒学是我国古代儒学由魏晋南北朝的衰落时期向复兴时期转化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儒学,承前启后,有所创新,在魏晋南北朝儒、释,道初步融合的基础上,开始了“援佛入儒”的尝试,并成为宋代儒学新的思想形式的嚆矢。因而唐代儒学的复兴及其演变,是儒学发展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一) 儒学的演进是一种历史的选择过程。它与时代、政治、阶级紧密相连。唐代儒学的历史命运首先可以从春秋至唐这一历史过程中探讨。这段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至东汉、魏晋至隋唐阶段。不难发现,这两个阶段的历史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政治分裂时期(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短期统一时期(秦、隋)、大统一时期(汉、唐)。儒学盛衰的演变也经历了与之相应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时代造就了儒法道墨等流派及其思想家。但一个流派作为统治思想登上政治舞台是在秦,秦尚法家。它用暴力统一了六国,但在统一之后,仍坚  相似文献   

18.
汉承秦制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中国古代学者创造的制度性概念。汉承秦制能指的是秦法制、秦政体和秦国体,其所指是作为国家制度的历史合法性。汉承秦制历史实践以“承秦”方式出现,其“表达”则以“反秦”的面貌存立,产生了秦法悖论现象。通过对“承”“造”“捃摭”“新语”“法经”等词语做出法语义学解读,揭示汉承秦制的复合法渊属性。以法为经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者提升法律地位的立法活动,经历了铸刑鼎、尊法为经和改法为律等三种形态。秦制止于秦法,秦法之上无法。汉朝并非原原本本承袭秦制,而是通过“造《新语》”“高《春秋》”等立法活动,在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中增添秦制应有而未有的儒家教义。引经入法赋予儒家经义在法律规范体系中的法律原则的功能,使儒家经义不再是法外之法,确立了中国古代法治体系内部法上之法的地位。汉家制度改变了以法为经的纯任法实践,完成了儒法共治的国家综合治理方案,确立了中国自有制度多源一体的制度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穆雷对女翻译家金圣华教授进行访谈并将性别引入翻译研究以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之路历经十余年.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中国学者对女性主义翻译的研究从最初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著作开始,到后来研究女性主义译本和译者,再到后来将女性主义翻译与其他理论相结合,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经历了理论介绍、实践研究和跨领域研究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古朝鲜即箕氏朝鲜 ,是公元前 1 1世纪商周时期出现于我国东北的特定的历史产物 ,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箕氏朝鲜自西周初出现于东北历史舞台 ,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近千余年的历史。燕国统一东北前 ,箕氏朝鲜以西周侯国的身份活跃于东北东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秦统一六国后 ,箕氏朝鲜附属于秦。秦末汉兴 ,中原政权无暇东顾、燕人卫满乘势灭亡了箕氏朝鲜 ,并以卫氏朝鲜之称谓取而代之。武帝元封三年 ( 1 0 8) ,西汉王朝为统一东北计 ,以武力灭亡了卫氏朝鲜 ,并以其地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自此 ,古朝鲜即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先后退出历史舞台 ,但其居民即古朝鲜族仍以中华民族重要成员的身份为东北开发建设发挥着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