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政治稳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稳定是指政治机制运行的常态性、政治发展的有序性和政治规范的认同性;维持政治稳定的机制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大类。中国政治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我们要运用各种政治稳定机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实现动态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2.
现代政治稳定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文芳 《齐鲁学刊》2001,3(2):133-139
传统的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被动地维护或重复政治秩序的绝对稳定,排斥变革与创新,缺乏新陈代谢和吐故纳新的创新能力;而现代的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能够灵活地调控系统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环境的突变,使政治秩序始终保持良性运行机制,追求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使政治处于动态的和谐状态。因此动态发展的政治稳定将成为当代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政治发展目标。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要实现这一政治目标,必须科学选择其战略机制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稳定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必须保持政治稳定 ,而良性的政治稳定机制必须具备制度保障、动力保障和社会保障。政治稳定的制度保障要求有一个具有较强包容机制的政治体系 ,使各种政治主体遵循统一的政治规范 ,同时建立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政治稳定的动力保障是政治体系的吸纳和分配机制 ,政治稳定的持久性和生命力取决于政治体系的自我更新。政治稳定的社会保障是政治体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 ,包括输入机制和输出机制。  相似文献   

4.
经过二十多年的渐进式改革,市场化的力量开始渗透到中国社会各层面,因利益分化和整合产生的不平衡而引发的社会性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中国的稳定问题引发多方关注。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社会契约型稳定机制难以为继,社会颓丧与高流动性、低制度化结合而产生的直接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加等,是影响中国当前政治稳定的深层次的制度性因素。对此,应当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构建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时期,基于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而形成的政治秩序虽然能够产生出具有合法性及实际政治效能的政治权力,但是,社会中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制度建设。要想加速现代化进程,捍卫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必须给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因此建构政治秩序稳定机制就成了一切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处理转型期的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关键。而要妥善处理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构建与中国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政治调控机制。其内容包括政治调控主体、对象的确定,政治调控政策的制定,政治调控手段与方法的运用,政治调控能力的提升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建构政治可持续稳定的生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芳 《齐鲁学刊》2003,3(4):125-129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 ,取决于政治系统的持续稳定状态。政治可持续稳定 ,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要确保可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顺利实现 ,就必须建构政治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政治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包括权力制衡机制、政治沟通机制、合理分配机制和吸纳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政治调节机制是指政治系统通过各要素的有机运作,用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实现人的主体性确立和全面发展的一系列制度、结构和功能的总称,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必须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对政治调节机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是现代政治国家极力追求的理想状态。处于转型社会、风险社会和网络社会三大社会形态并存的当代中国,保持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合理均衡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并不具备必然联系,但是二者存在一定的耦合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增强,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提高,政治参与机会的存在,政治信任能力的提升,民主发展程度的提高和法治理念的贯彻与落实。由此可以发现,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并保持政治稳定有着巨大空间,因此,应淡化政治稳定的工具性意义,重新审视政治稳定的本体价值;建立制度化的沟通机制,打通通往政治发展之路;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可以用"政治吸纳"这个分析性范畴来研究。政治吸纳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逻辑因素,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它能有效扩大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和有序性,增强政治有效性和政治合法性基础,以此来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但政治吸纳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政治吸纳的机制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张体魄 《兰州学刊》2004,1(5):29-30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政治参与既可以带来政治稳定 ,又可以带来政治不稳定。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 ,政治参与中影响政治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改革、完善政治参与机制 ,多角度地影响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心理 ,才能创设稳定安宁的政治环境 ,保证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稳步有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政治发展理论的视角,对亨廷顿政治稳定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对其政治稳定思想的贡献和缺陷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尽管亨廷顿政治稳定思想中所包含的合理成分有助于我们研究当前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问题,但他没有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政治稳定的问题,因而对他的思想和理论必须作科学的分析和有选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略论高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否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生存、发展和建设,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高校稳定主要包含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师生的思想情绪稳定;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稳定;校园环境安全稳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制定应急反应预案;长效机制建设;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宗法制度孕育了伦理型文化,政治专制制度孕育了政治型文化。宗法制度和政治专制制度的有机结合,形成宗法专制制度,宗法专制制度孕育了"内圣外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专制制度有利于确立中央集权政体,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宗法制度具有很好的调节机制,有较大的弹性和再生功能。但宗法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致使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难以解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的发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作者论述了政治稳定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政治稳定的内涵、标志、形态、特点,论述了政治不稳定的产生及原因和实现政治稳定的对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业已成为群体行动的舆论平台和发生渠道,通过资源动员、政治机会结构的供给与共识解读及建构,促使网络社会运动的专业化与草根化并行的发展趋势。围绕国家——社会关系的核心逻辑,以资源动员、政治过程和框架建构等理论范式为研究框架,分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政治机会结构与群体行动的互动与平衡,剖析网络社会运动的发生机理,并探索促使其有效发生的制度性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阶层分化与政治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传林  余树林 《兰州学刊》2005,4(6):170-173
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于政治和谐发展固然有其进步性,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阶层分化所带来的是利益主体和政治诉求的多元化,这与现有政治体系存在诸多的矛盾和冲突,给中国的政治和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政治和谐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之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标志.正确地分析阶层分化对于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和谐效应,探寻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有效的政治稳定机制、完善的政治参与体系和政治整合策略,以化解阶层分化带来的不利于政治和谐的张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