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申论考试得分难是考生们的普遍共识,缺少"角色意识"是主要原因。考生只有成功实现"角色意识"的建构,及时进行角色和意识的转换,才能真正学会如何答题。一、申论考试的独特性申论是专门用于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应试文体,在公众心中是一种成为公务员、步入仕途的手段。这种文体的独特性决定了申论写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张棣  邓青阳 《决策》2013,(1):84-85
每年动辄百万之众参加的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和各地公务员招录考试可谓千里挑一.数据显示,其中《申论》考试的得分率明显偏低,成为诸多考生折戟沉沙的原因所在. 《申论》的低分因素究竟是什么?是写作能力欠缺?是测试难度过高?还是考生能力积累不足?在多年的阅卷中,笔者发现,单就考试中的申论写作而言,审题环节的薄弱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志华 《领导科学》2005,(16):26-27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题目中,一般要求考生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善后意见,或给出克服弊端的对策建议,这些方案、对策、意见或建议,笔者统称之为申论方案。申论考试中要求考生拟写方案,主要是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方案的写作,只有精心谋划,有的放矢,才能切中肯綮,把握要义。下面结合近五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考试的情况,谈谈申论方案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一、明确角色,准确定位,确保方案的合体性写作申论方案时,首先要弄清谁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即由谁来就题目所给的问题进行决…  相似文献   

4.
申论写作考试是模拟公务员处理日常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情境测试,具有“工作研究”的特征。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写作题,要求应试者解决怒江水电开发中的重大争议问题,突出表现了这一特征。应试者只有树立科学思维观,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才能确保“工作研究”的顺利进行,取得申论写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戴斌 《决策》2012,(11):84-85
国考的大作文,是以议论文为写作切入点,尤其是侧重考察考生的"分析、论证"的能力。因此,阅卷老师十分反感考生机械套用所谓的"对策模板"。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从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录情况看,在笔试环节中,大部分考生都反映难度较大,感到比较头疼的笔试科目依然是《申论》。笔者尝试从"申论命题"到"申论题型",对国考《申论》进行全面剖析。省考侧重"精神"层面,地市侧重"物质"层面【最近两年的真题回顾】2012年国考(省部级)申论考察主题——社会诚信危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大作文分值几乎占到申论科目的半壁江山,申论写作也一直是广大考生难以琢磨的题目.有鉴于此,为了帮助大家深刻了解申论作文,笔者精心挑选出一位优秀考生的大作文.考生徐安驰,2014年安徽省申论得分83.5,申论总分全省第五名.这是徐安驰同学回忆整理写出的,分享给大家.再通过深入的解析,相信考生能够明确申论大作文高分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7.
戴斌 《决策》2014,(6):86-87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试命题模式变化很大,尤其是大作文环节。申论考试历来的重头戏都是最后一道题目(大作文)。而现在的申论考试,大作文已经从过去侧重"对策"的写作模式,逐步过渡到侧重"论证"的写作模式。笔者以广东省申论大作文的命题为范例,谈谈申论命题的素质化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8.
宋玮 《领导科学》2005,(14):26-27
自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首次设置申论写作之后,申论写作便成为众多国家机关和省市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形式之一。这种考试是根据目前机关工作的需要,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进行考察的一种方式。它要求考生在反复阅读试卷上所给定的约1500字的资料和所提出的有关问题后,对资料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显然,解读给定资料是申论写作的基础和关键。它是申论写作的第一步,是完成其他环节的前提条件。只有资料解读到位,才能准确地概括出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为提出对策打好基础,为进行论…  相似文献   

9.
李小平 《秘书之友》2013,(11):36-38
目前国家公务员招录中的申论考试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天下第一考。与其他考试不同,申论考试除了检测考生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考查其细心办事的能力。为了迷惑考生,命题者往往在作答任务、作答形式、作答范围等方面设下一些陷阱。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干部公选及公务员报考热的持续升温,如何提高申论写作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操胜券,成为广大考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申论考试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实际上,这些能力的体现最终都要借助于书面语言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11.
申论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重要科目,其受文对象被限定为主考阅卷人员。申论文章得分的高低,关键在于评卷人员对文章的理解、认可和评价。因此.申论写作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受文对象的接受心理,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可读性、可接受性。笔者认为,从当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出发,从申论文章接受对象的实际情况考虑,写作申论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四种受文心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赵国艮  朱贵平 《决策》2012,(12):82-83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落下帷幕,地方公务员考试将随继展开。如何在申论考试中得高分?申论材料阅读要按照浏览试卷、通读材料和重点研读"三遍法"来进行。考生真正读懂给定材料,是答好申论题目的前提,但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命题人的意图基本上都隐藏在给定材料中,如果在没有真正读懂材料的情况下就作答,很难得高分。读懂申论给定材料,要按照浏览试卷、通读材料和重点研读"三遍法"来进行。第一遍:浏览试卷俯瞰整片森林:当凌绝顶,一览众  相似文献   

13.
申论考试题一般可以分为概括、方案和议论三个部分,其中议论部分就是一篇结合给定材料的作文.这篇材料作文有时限定了议论的论题,有时又需要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考生必须按照相关的答题要求和规定进行写作,否则就会偏题、走题.纵观公务员招考十余年以来,申论平均分一直徘徊在35至45之间,除了少数考生没有认真阅读分析材料外,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分辨题型、细致审题. 从历年考试的情况看,申论作文可以分为二大类十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张磊 《秘书之友》2014,(6):38-41
正申论从2000年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必考科目之一以来,受到广大专家和考生的极大关注。申论考试在某种程度上,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综合素质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它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普遍要求,也是公务员选拔录用的一种主要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非国家机关单位和部门借鉴公  相似文献   

15.
<正>申论是干部公选和公务员招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且所占分值较高。但从历年申论阅卷和考后分析情况看,考生的申论成绩一般都不太理想。阅卷专家称,立意不新,人云亦云,是多数考生写作失败的主  相似文献   

16.
孟洋 《决策》2015,(1):76-77
申论作文在笔试中分数所占比例较大,作文写作要有新意、不落窠臼,内容必须要鲜活、充实。随着国考笔试的落幕,2015各省公务员考试又拉开帷幕。作文在笔试中分数所占比例较大,如何在考场上拿高分也是很多考生最关注的话题。那怎么写好申论作文呢?如何防止跑题与偏题对于申论作文来说,立意首当其冲,是申发论述的敲门砖。很多考生不能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立意错了作文就不可能有好的分数,哪怕考生写得文采飞扬也不能获得考官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郭五林 《秘书之友》2009,(11):31-34
在2008年1月召开的全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会议上,中组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尹尉民同志表示:要“解决各地试题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努力提高地方公务员考试试题的开发、命制水平”。这说明当前申论命题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由于申论试题不公开、答案不公开、评分标准不公开,命题、阅卷教师不能参与培训等纪律要求,以致研究申论命题与阅卷中存在的问题有相当难度。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公开选拔干部、招录公务员的笔试中,都有申论写作一科,应试者为掌握申论考试的要领和技巧,以求考出好成绩,都下了很大功夫.虽然考绩的评定基本上准确,但因为申论是主观题,在具体组织考试的整个过程中,其成绩的高低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出现非科学的失准现象,这对应试者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9.
伍寅  陈冰 《办公室业务》2013,(19):205-206
本文从申论的定义和结构特点,以及作为公务员考试的模式等角度切入,说明申论的思维特性。  相似文献   

20.
自国家公开招录公务员以来,申论考试已历经14年,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升温,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尽管如此,申论考试成绩却不甚理想.据统计,国考申论科目历年平均分在30分左右.2007年申论的平均分是27.6分,2008年不到30分,2009年约为32分,2010年平均分大致在30~ 33分之间.近几年国家虽没有公布权威数据,但从学生考试情况看,成绩不会太高.历年国考,65%的人分数在45分以下,45分至65分的比例在25%左右,而达到65分以上的仅10%.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从事申论及行政公文写作教学的高校教师,笔者认为本门课的教学有必要进行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