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随着抗日战争局势的变化,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使各战区邮政 能够互相畅通,在中华邮政协助抗日的前提下,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国统区与根据地之间的信息畅通,更好地合 作抗日,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国共两区正式通邮的号召。晋绥边区为切实贯彻通邮号召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有 力措施,保障了国共两化信息畅通,为更好地合作抗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区中华邮局实行保护政策,也接收改造了根据地内的一部分中华邮局,建立了自己的赤色邮政.为了打破国民党的通信封锁及维护根据地民众的通信权利与自由,苏区亦保留了一部分中华邮局,并以之为中介与国统区通邮.基于获取敌方情报及避免通邮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之需要,苏区对往来于国统区的邮件进行检查.对苏区中华邮局的保护及与国统区的通邮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为后来的国共通邮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直接通邮是多年来海峡两岸同胞的期盼.随着全面"三通"的实现,加强两岸邮政业务合作、为两岸民众提供高品质的邮政服务为两岸邮政部门共同关注.基于"三通"下的发展背景,分析"通邮"所带来的两岸客观环境条件的积极变化,提出了方便两岸民众用邮、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深化两岸邮政合作的中国邮政发展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邓荣元 《学术研究》2005,(8):114-116
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广东抗日军民坚持国共统一战线,在粤北地区建立了抗战基地。粤北抗战基地在物质补给、征调兵员和牵制日军等方面为全局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立了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为了能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积极地探索干部教育的理论,并努力实践,创造了先进的、系统的干部教育理论,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提高了中共的执政能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波  王海胜 《北方论丛》2010,(6):104-108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间势力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中间势力政治影响力大,作用独特.抗战时期,中间势力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投身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斗争,推动国共合作.中间势力在抗日战争中支持拥护共产党主张,广泛宣传抗日;积极协调国共关系,推动国共合作;坚决制止破坏活动,维护统一战线;发动民主宪政运动,争取和平民主;努力壮大自身组织,积聚进步力量.中间势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民主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广大农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组织起来”的号召,为恢复、发展生产和支援革命战争,广泛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劳动互助合作组织。它的产生和发展,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解放区军民的粮食供给和支持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开展,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各阶层人民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敌后抗日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邮政仍屹立东北达十个月之久。受日伪胁迫,国民政府被迫封锁东北邮政,以孤立伪满。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东北封邮反而使日本“客邮”收入猛涨,中华邮政出现巨额亏损。在此困境中,国民政府迫于日方压力和民众需求,与日本签订通邮协议,商办的“汇通转递局”产生,封邮转化为通邮。封邮与通邮政策的实施,是国民政府受日军威胁而被迫做出的艰难应对,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外交的无奈与妥协。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国共敌后游击战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国共敌后游击战之比较研究赵万钧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事实上,国民党及其军队在坚持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也抽调了相当数量的军队...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国共两党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考虑到必须在军事上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八路军、新四军的改编完成标志着国共军事合作的形成,这种军事合作随后在军事援助和具体战斗中逐渐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国民党在抗战的紧张时期也采取了反共政策,这样就使得国共军事合作遭遇波折。抗战期间国共军事合作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具有积极贡献,同时也对现实国共两党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