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汉代初年,因特定的社会、政治原因,业已被秦王朝清除的游士之风又复兴盛, 当时的诸侯王们凭借其自身的政治、经济优势大量招揽士人,这些士人围绕在他们的周围,形 成了一股相对独立的、游离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势力,他们优游为文,著书立说,无论在心态上 还是在文章风格上,都表现出他们独具的风貌和特色。这种现象虽然随着中央集权的日益巩 固而逐渐消失,但作为汉初社会及文学领域的一种独特景观,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宋代重庆的战略地位提高 ,随着重庆经济的开发 ,学术文化异军突起 ,雄踞西南 ,波及全国。在教育领域、学校制度及科举选士等各方面都融入了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重庆各地的官私学数量增加 ,教育内容和方法深受理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校的泛行政化并不是当下才有的现象,而是古已有之。弄清高校的这种泛行政化现象的源头所在以及高校泛行政化的具体流变过程,需要对我国古代官学系统进行系统的分析,用图谱演绎的方法来对古代官学系统演进过程进行研究,是实现对高校泛行政化溯本求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先秦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文化群体."士"的指称对象.在西周初年,主要是"殷遗"或周邦以外的"有方"人士.由于周人需要培养自己的官司民守,"士"要领的内涵也就发生了转换和锐变.这一转变的关键,便是周人各级教育网络所具有的"造士"功能.周代教育十分完备,贵族子弟享有各级教育的权利,平民不乏受教育的机会.周代士子受教科目,包括"德行"与"道艺"两类;其培养目标就是德艺兼备,"出使长之"入使治之"的文武兼能之士.周人以射礼选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周代选士,有相应的爵命制度,胡有"命士"与"庶士"之别.周代士人的培养、考选与爵命之制,决定了他们作为新型知识群体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南宋前中期许多理学家都有官学教育的实践,并非没有机会在官学中推行理学。因此很难仅仅从政治因素的角度将理学与书院的结合解释为理学没有机会利用官学作为传播基地。实际上,正是因为在长期的官学教育实践中,理学家对当时官学教育的弊端有了深切的了解,对理学强调“为己之学”的教育理念与官学教育的不相容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才力图在官学以外寻求新的传播途径,这为理学与书院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文化、风习、政治状况等多种因素变化发展的共同作用下,隐逸在汉代经过了由微而显、高潮迭起的发展过程.西汉中期以前,新道家和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先后确立导致了隐逸陷入低潮;其后,儒家理想主义的破灭、不仕二姓观念、援道入儒潮流、明哲保身处世哲学、知识主义兴起及政治状况不断恶化共同催生了汉代隐逸的高潮.在受社会文化、风习、政治影响的同时,汉代隐逸群体在推动文化发展、砥砺社会风习及改良政治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三)》是《诸葛亮与三国文化》系列丛书的第三辑,该书从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文学艺术等不同视角对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邱文山、张玉书、张杰、于孔宝合著的《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2003年8月山齐鲁书社出版社。《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该著作从横向比较的角度,为先秦各地城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齐文化是先秦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齐文化以及其他地域文化并非起于当代,但对先秦地域文化研究得较为深入却以现在为最,这股研究先秦地域文化的热潮兴起于改革开放以来,其主要表现为以先秦著  相似文献   

9.
虚拟真实是数字化技术自动生成的人机互动仿真系统,网络文学是对它的文化表达。探讨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需要从艺术美学上廓清其学理维度:即虚拟真实的图像化呈现方式,将引发互联网上语言文本与多媒体文本的互文性审美新变;虚拟真实所蕴含的虚与实的超越逻辑,将创设人与对象之间的新型审美关系;虚拟真实所依凭的时空内生性,将达成人的开放性与未完成性的技术化审美拓展。  相似文献   

10.
从"风"到风俗的意涵演进体现为如下文化化历程商周及春秋早期,"风"被神化并呈现出自然律与文化化相结合的特色;春秋早期到中后期,"风"渐次出现牝牡相诱、风气、采集、民间音乐等义项,展现出文化化的群体品格;春秋后期至末期,官方将先王之乐的风教作用与群体文化直接相连,提出"天子省风以作乐",风俗之义最终脱离民间音乐,具有了意识形态品格.这一历程启发荀子首倡"移风易俗"命题,显示了先秦官方文化政策的形成背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口碑理论为依据,依据顾客感知价值对中学教育培训机构选择的影响模型,提出了6个假设,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运用spss17软件对收集的数据加以分析,对提出的假设加以验证,得出顾客感知价值对中学教育培训机构选择的影响呈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战乱对资料的毁坏,目前关于民初共和时期广东教育情况的史料和论述较少。文章在查阅广东辛亥革命期间的报刊等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论述了以钟荣光为首的广东军政府教育司,为废除封建旧教育制度,于1912~1913年在全省建立新的督学机构,实施一系列兴学措施,促进了广东民初资产阶级教育之建立和发展的情况。文章认为由于封建势力的扼杀,督学机构虽最终被废除,但它的建立却对广东的新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根据社会变化经历了层次提升、整体转型和重心转移三次转型,在政府参与、社会需求、改革求变、观念更新、民众支持、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师范性与专业性整合以及教师专业化提高等方面美国教师机构转型得来的历史经验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教师教育机构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机和确定因素存在于高校管理系统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中,它通过高校管理的全部职能,表现出自己的规定性和丰富内涵。既没有"纯粹的"确定性,也没有"纯粹的"随机性,高校现实的管理运动就是这种确定和随机的矛盾的辩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5.
傅娥 《南都学坛》2009,29(5):11-14
教化政策是汉代首创的政治举措,而教化之本在兴办学校,汉代大力发展学校教育,灌输儒家政治文化,培养儒化的官吏,增强了官吏推广教化的能力。儒化官吏亲自兴办学校,推行社会教育,宣传先进文化,使儒家的忠孝仁义道德深入人心,提高了汉代教化政策的实效,促进了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晚清,作为沐浴欧风美雨的前沿阵地,东南沿海地区私学率先奏响了近代化的乐章,成为新式私学最先崛起、最发达的地区,并呈现出多元主体参与办学、爱国热情高涨等特点。东南沿海地区在教育上成为先行者,在引进新学、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理论方面,始终走在前列,对晚清教育近代化,起了有力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人高校档案室是各种知识信息保存、传播和交流的中心,是培养学生学会思维、选择理想的学习场所。因此,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决定了档案室的业务水平和存在价值,也在造就优秀人才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倦怠是一种精神困惑与身心耗竭状态。高校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对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在分析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特征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中国官吏严格来讲只能称作“儒”。由于农业社会中大部分的被统治者是目不识丁的农民 ,只有文史知识的儒官也就足以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但至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随着中国与世界逐渐沟通融会 ,中国的“官”也不得不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江苏的“官变”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官僚机构增易、官场风气兴革和官员个人知识与观念更新等方面都发生了对现代社会的认同。尽管这种“官”的变化出自于官僚阶层被动的选择 ,且表现为一种非革命的渐变形态 ,但它是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我们既没有理由因其主体是“统治阶级”而否定它的进步性 ,也没有理由因其演变过程平和而否认它最终的质变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党校教育的构成要件—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影响及其中的构成要素如何合理匹配 ,如何有机衔接等方面对高校党校教育体系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保证高校党校教育规范、高效、有序运行需建立健全的十大运行机制及正常运行需具备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