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七十卷宋本书颂碑铭论记诸体又次之。乙集则论又在诗前。丙集有各体而无诗。其字句与各家集本。亦多异同。文亦骈散兼收。如甲集既选韩退之平淮西碑。丙集又录段文昌作。可谓兰艾同登矣。吕伯恭本受学于少颖。故为之注。集中所选多人人传诵之交。故吕注录前人成说为多。亦有不注一字者。朱子谓伯恭好用心于驳杂文字。岂此之类乎。阮氏外集乙集仅五卷。又无丙集。此本宋史艺文志亦多七卷。乃祕笈也。盖得自日本  相似文献   

2.
六书统溯源十三卷元本元杨桓譔。每半叶八行。序文上有季振宜字诜兮号沧苇印。朱文卷一上有文徵明印。白文玉兰堂印。白文卷首有顾千里手札一通。盖与袁寿阶者。卷尾有孙尔准跋。此书四库已著录然仅十二卷。焦弱侯国史经籍志亦同。此本十三卷。疑十二卷本在前。嗣以末卷太多。故析而为二。惟千顷堂书目及钱竹汀補元史艺文志。卢抱  相似文献   

3.
总集之存于今者,以昭明文选为最古.至唐已有千卷之《文馆词林》编成,惜此书早佚.《文馆词林》幸存于今者,皆见于东瀛,尚有二十馀卷.清嘉庆九年至二十三年(公元  相似文献   

4.
张倩 《殷都学刊》2008,29(4):63-66
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开启了宋代专选唐绝句的热潮,许多唐人绝句藉此保存下来。此集版本刊刻较为复杂,洪迈两次刊刻此书,定为一百卷本。宋人吴格对此宋本部分修正,宋人汪纲又据此重刻,因另析出六言诗为一卷,改为一百零一卷。此书宋本已佚,有明刻本两种存世,明嘉靖陈敬学据汪本重刻,明万历赵宦光因洪迈原编舛误较多,再作校订补充,重新编定,改为四十卷。  相似文献   

5.
大平寰宇记钞本乾隆壬辰孔荭谷在京师太仆寺街寿云簃借周书昌本抄校书昌即周永年辑贷园丛书者也永年在四库馆为纂修官集部一门提要多出永年与翁方纲之手与荭谷为同年周本即从曝书亭本过录朱本乃合济南王氏崐山徐氏本合钞者也荭谷此本虽展转传钞而始终无懈笔又经周梦棠板过自言正错简十馀页补脱文三十馀行改讹字万馀盖精钞而兼精校之本也此书有江西两刻本万氏本多擅改金陵书局据乐氏祠本重刊亦多讹字此系旧钞精校之本固此可贵至其阙卷则宜都杨守敬  相似文献   

6.
三十七年冬,得于姑苏护龙街上。翌年春四月装成。前年冬,宗江养疴吴门三多桥畔,余时往探之,每去必至护龙街观书。此册即检得于琴川书店架上者。惜佚去末二卷,而目尚存,可知其内容也。此书刊于甲申国变之日,南都倾覆,书板化作柴薪矣。禁书目亦不见著录。千顷堂黄氏目中有之。明人多病虚夸,终亡其国。著作家言能类此者有几!惜其书  相似文献   

7.
游相本淳化阁帖世甚重之。盖其字迹完好,气韵浑朴胜于后传之本,万历间肃府复本即从此脱出。然谓此即祖本则失考之甚矣。案阁帖于北宋时即有二王府翻本,绍兴中有国子监本,淳熙间有修内司本,其后有贾似道本,又有坊贾翻本杂厕丛出,惑人耳目。黄山谷云:“禁中板刻古清帖十卷,当时皆用歙州贡墨,墨本赐群臣,今都下用钱万二千便可购得。元祐中亲贤宅从禁中借版墨百本分遗官僚,但用潘谷墨,光辉有余,而不甚黝黑,又多为横木裂纹,士大夫不能尽别也。”  相似文献   

8.
船山认为,历史的意义在于"垂于来今以作则者也"(<读通鉴论>卷二十),因而研究历史的目的就应当是"述往以为来者师也"(<读通鉴论>卷六),把历史作为镜子,"以为力行求治之资"(<读通鉴论>卷未).如他曾说过:"读史者鉴之,可以知冶,可以治德,可以知学矣."(<读通鉴论>卷二十)因而,研究历史的态度应当十分严肃,"求安于心,起顺于理,求适于用"(<读通鉴论>卷末);而研究历史的方法,也必须实事求是,力戒虚夸,对历史人物的功罪是非的评断,不能仅着眼于"一时之利害",而应当"通古今而计之",(<读通鉴论>卷三)力求写出"天下之公史"(<春秋家说>卷三).因此,船山秉持"推其所以然之由,辩其不尽然之实","因时度势察心穷效","宁为无定之言,不敢执一以贼道"等鉴史的方法,对历史"引而伸之"、"浚而求之"、"博而证之"、"协而一之",从而"心得而可以资人之通,是以有论"(<读通鉴论>卷末).  相似文献   

9.
墨子通释     
第一卷第一篇修身篇君子战虽有敶。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氏之学。善备战而主即丧,故举二事以兴起士之重实行也。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置通植丰盛大貌。此即孔子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之义。  相似文献   

10.
甲 本子 此节所论,义有二端。一则《道德经》本文,各家所传不同,余所录敦煌本,约得二家,曰河上本,曰王弼本,此固魏晋以来之所传也。然同为河上本,而字有多少,章存异样,道士学人,亦殊途而异辙,此其一也。一则各家注本,敦煌所传,亦有后世所不得见者。余所过眼,亦得二三家,此亦不可不述者也。 传世老子唐本,自学人所传,与《道藏》所藏,下及贞石所刻,经幢所载,林林总总,亦甚丰蔚。严可均、罗振玉下及近世蒋锡昌、马叙伦诸家所考,已详哉言之。而敦煌诸卷,  相似文献   

11.
《历代赋汇》,清康熙间陈元龙奉敕纂修,正集140卷,外集20卷,逸句2卷,补遗22卷。共184卷,收自宋玉至明代的赋3834篇。据湖南图书馆刘志盛同志《赋书目录》,此书有清康熙间内府刻本,另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162卷本及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点石斋印162卷本。(无《补遗》二十卷)198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曾据清光绪间双梧书屋俞樾校本整理影印,我所见者为康熙间刻本及1987年影印本。  相似文献   

12.
《三体唐诗》原本无注,或为"四卷"。大德九年(1305),圆至注付梓。今存元刊《唐三体诗说》二十一卷本,应当最接近圆至注原貌。后来又有残缺的二十卷本刊行。元以后,我国版刻的《三体唐诗》主要为圆至注二十卷本系统。至大二年(1309),又有裴庾注本。至少在元代,已出现了两种既有圆至注、又有裴庾注的注本:《诸家集注唐诗三体家法》和《增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皆三卷,后皆失传,赖日本翻刻本知其原貌。清康熙间,出现了两种删改圆至注二十卷本而成的新注本:盛传敏、王谦《碛砂唐诗》三卷本和高士奇《唐三体诗》六卷本。高氏本被收入《四库全书》。后何焯据明内府刊圆至注二十卷本还原、评批朗润堂刊高氏本。何氏批校本于光绪十二年(1886)由泸州盐局朱墨套印出版。  相似文献   

13.
全室集九卷明释宗泐撰此书得自日本无刊刻年月盖明初本也乃宗泐潭字季从子永祚所编。前有徐一夔序一首。考静志居诗话附录解缙曰诗侩宗泐进所精思刻苦以为得意之作百余篇。上一览不竟日尽和其韵。则知泐诗精华不过百余首。今此本殆数倍之。以和御制诗为一卷乐府为一卷余则五七言古今体也分体不编年其诗亦颇  相似文献   

14.
释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和颜真卿、韦应物唱和,二人都很看重他。所著《诗式》引有徐凝《京都还汴口作》,凝是元和时人,可见皎然的长寿。他现存诗七卷,载《全唐诗》卷三十。《新唐书·艺文志》载:“昼公《诗式》五卷、《诗评》三卷”。注云:“僧皎然”。《直斋书求解题》卷二十二载:“《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七说:“《诗式》一卷”。又说:“此本既非五卷”又一十九体乃末一条,陈氏不应举以概全书。陈氏又载正字王元《拟皎然十九字》一卷,使仅如今本一条,则不能拟为一卷矣,殊参差可疑。又皎然与颜真卿同时,乃天宝、大历间人,而所引诸诗举以为例者,有贺知  相似文献   

15.
1、史官演变考略《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案许君此训,本于《汉书》。《汉志》称:“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汉志》之说,又出自晚周。《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故史官即记事官之说,由来尚矣,而历来鲜有疑之者。清季学者中,唯  相似文献   

16.
雁影斋题跋     
虚堂习听录元本前有大德改元冬闰十二月立春前二日中山传梦征序书无卷数但分上中下。卷首题林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书堂习听录」亦元椠中之佳者。新编张仲景註解伤寒百证歌五卷元本每版八行目录九行行十七字卷首有安乐堂印怡亲王府旧藏也又有张之洞審定及壸公等印纸墨精绝元椠中之初印也此书为宋学士许叔微撰按直齐书录解题载叔微所著有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伤寒歌三卷尚有伤寒治法八十一篇仲景脈法三十一图伤寒论二卷辨类五卷皆云未见四库提要祗载类  相似文献   

17.
重编《说郛》辑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郛》是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杂钞而成的一部大型丛书。该书保存不少今已罕见的文献资料,前人多能识之言之,但从辑供角度系统研究者至今尚无。《说郛》传世有百卷本与一百二十卷本两个系统。百卷本以张宗样校理的涵芬楼本为代表,学术界习称为原本《说郛》。一百二十卷本通行于世者为清顺治四年刊刻的宛委山堂本。李际期重刊序中称此本乃“重定较梓”而成,学术界习称为重编本《说郛》。原本《说郛》辑佚研究笔者另有专文,此不赘述。本文意在探讨重编本的辑佚价值及其在辑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研究重编本辑佚价值就不能不提及原本《…  相似文献   

18.
<正> 李清照是一位具有超卓个性的不同凡响的女作家,其人格与作品都放射出动人的风采。然而,宋代以后,她固然以其“压倒须眉”的才调赢得过不少称誉,同时也招来不少贬抑之辞,其中,来自理(道)学方面的批评相当突出,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分析。一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宋朱或《萍州可谈·卷中》说:“本朝妇女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元杨维桢于《东维子集·卷七》说:“近代易安、淑真之流,宣徽词翰,一诗一简,类有动于人。然出于小听挟慧,于气习之陋,而未适乎情性之正。”明叶盛于《水东日记·卷二十》中说:“文淑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而清裴畅评易安《词论》时则说:“易安自恃其才,藐视一切,语本不足存,第以一妇人能开此大口,其妄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词苑萃编》卷九引)  相似文献   

19.
《五岳真形图》旧题“三天太上道君”撰,伴随此的还有王母授书于汉武帝及鲁女生山中求书的神话,此虽为道士的粉饰之词,但反映了他们对此书的重视。据葛洪《抱朴子·遐览篇》指出,此书似出自帛和(仲理)之手。今本《神仙传》卷七亦持此说。但是《崇文总目》道书类及《通志略》却说是“葛洪撰”。《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一《鲍靓传》则  相似文献   

20.
宋代金石学著作《历代钟鼎彝器款识》之作者薛尚功手写本二十卷,曾长期流传,历经宋元明清名家收藏、鉴赏,佚于清代中期。其江州原石本为十卷,而元末及明清之二十卷残本当属元代重刻本。其木刻本之朱谋(四土)里本及刘世珩玉海堂刊孙星衍平津馆本,系摹写、影写尚功于写本所刊印,为下真迹一等的最佳版本,尤其孙氏本之篆文乃严可均亲自影写,最为接近原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