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存在,引起了整个社会各层面的高度关注.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非是高校扩招所致,而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因素.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及其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社会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而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需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城乡差异日益加大的客观现实,又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单一性倾向,从而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的更加尖锐.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高校毕业生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极大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有多种原因,因此,要根据原因作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提供的就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高校毕业生要进行积极的自身调整,以及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职业中介组织几个主要角度,探讨了高校毕业生有效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的不合理,高校就业服务体制自身的不完善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为了开拓就业工作的新局面,高校要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角色技能发展为主线让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建立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使就业工作逐步向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宜兴市近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资源状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基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总数众多的大背景,对当前宜兴市毕业生就业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如何推进宜兴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于: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家庭和个人的思想准备相对不足、高校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自主权相对不足。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时人的择业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适时而科学的引导,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各个行业的扩大,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事关国家振兴、社会稳定,关系到学生、家庭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学校发展。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每一名毕业生都能顺利走向社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作为高等学校,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等工作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及 1999年以来的首批扩招生开始大量涌入社会 ,就业的压力已重重地落在每一个毕业生和从事毕业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的身上 ,因而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克服择业过程中的一些认识误区。正确地把握就业和择业中的动态和趋势就显得意义重大 ,这同时也是当前对毕业生们进行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一)结构失衡,成为制约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1.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从就业市场看,学科专业供需矛盾突出,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同的处境,有的供不应求,有的供过于求。2.地区结构性失衡。表现为人才流向的不平衡,越是  相似文献   

11.
微观督促宏观,是根据我国转轨阶段的实际,从依法治国层面提出的宏观调控制度的新思路。微观督促宏观的制度内容包括:用微观主体的创新行为促进、扩展、充实宏观制度的供给;将微观主体看成是可以与宏观主体进行协商对话的有尊严的一方;微观主体对于宏观调控主体的行为有评价权、监控权。微观主体与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最基本关系是宪法层面的关系,而不是行政层面的关系。从法治层面提出微观督促宏观的理念,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微观的科学化、高效化程度,使之更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将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结合起来,主要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改造工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依靠市场和法规配置资源,转变经营机制,落实“抓大放小”的战略决策,以多种形式实现企业的调整再造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已由原来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既有社会原因 ,又有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高等院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毕业生质量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从而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4.
高校必须调整专业结构,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增强竞争实力,加强就业指导。通过学校内部的改革,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整个社会就业现状、毕业生心理、用人单位、高校等方面分析了就业难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包括毕业生本人共同解决的相应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社会瞩目的一个问题.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较为复杂,既有大学生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影响,但作为政府,其宏观调控政策是否健全有力,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机会,不健康的就业环境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的公平、公正,滞后的高等教育培养直接关乎到大学生的就业适应和档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文中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就业难"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18.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过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对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质量问卷调查,发现就业地域主要以四川为主、就业单位主要以民企为主、留川就业主要以成都为主等方面就业结构特征,同时发现就业总体满意度较高、专业相关度差异较明显、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为理想、毕业生工作相对较稳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较高、学校教育教学和就业指导服务得到认可。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聚焦党建引领,强化战斗堡垒凝聚力;二是聚焦校企联动,强化就业市场保障力;三是聚焦指导服务,强化就业求职竞争力;四是聚焦队伍建设,强化就业队伍服务力;五是聚焦人才培养,强化就业导向原动力;六是聚焦数据赋能,强化跟踪调查反馈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缓慢、信息的不对称、陈旧的就业观念、创业教育起步晚等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突破大学生就业难的瓶颈,需要整合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力量,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体制,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信息平台,加强及完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