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厚积只因苦搜寻 唐朝名诗人李贺,为了寻找写作的素材,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锦囊,饭兜,骑上一匹瘦马,沿着小溪漫游,他细心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即景吟诗,每逢吟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中,直到天黑才回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历代评论家对李贺诗作风格的定位问题评论颇多 ,意见大相径庭。一方面 ,有的评论家把李贺与李白、杜甫等有唐一代大文学家相提并论 ,超出了李贺自身的文学贡献 ;另一方面 ,有的评论家把李贺与杜牧、李商隐等中晚唐诗人归于一类 ,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有的评论家抱有一定的偏见 ,对李贺及其创作持一种贬损态度 ,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在这些评论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更趋于合理的定位标准 ,并把李贺与其历史实际结合起来 ,综合历史评论家的论述 ,剖示并确认李贺诗作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据说,唐朝著名诗人李贺,自幼聪明出众,才华超群,7岁就能吟诗作赋。他写作诗文,从不先立题目,而是清晨骑在马上,让书童背着锦缎缝制的书囊,尾随其后到荒郊野外。一旦遇到好的题材,有了心得感受,立即写成诗稿,投入锦囊之中。傍晚回到家中,再行修改、补充,整理成篇。为此,他有时忘  相似文献   

4.
李贺部分古诗特别是七古中存在的“断片”现象往往导致注家的无解或歧解,这种现象并非如古今诗论家所谓因锦囊中碎句的凑合所致,而是出于诗人自觉的创作意图。仔细寻绎这部分七古中内藏的意脉,可以发现其中内在的理路大致有三类:一是因典故意象的重组或融化成情景而隐蔽的脉理;二是在意象大幅度跳跃中暗藏的思路转折;三是在密集细节时断时续的堆砌中暗示的情思。这三种理路是李贺对七古跳跃跨度的探底,其意义在于部分打破了古诗和律诗在基本表现方式上的界限,从某些角度拓展了七古的表现空间,并以富有暗示性和跳跃性的意象组合技巧丰富了晚唐诗词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毛静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3):19-20,46
李贺在创作中把视觉、味觉和听觉等感官打通,达到了互通的效果。"通感"的手法揭示了李贺诗歌艺术形象组成 的独特表现。李贺诗中用典多而频,读者自然很难捕捉其真正的涵义。这就需要我们为这些典故找到可靠的根据,合理 诠释李贺的诗歌。  相似文献   

6.
留言条     
《阅读与作文》2013,(9):22-23
写什么见不到对方,却有话要说,就把要说的话写在纸条上留给他看吧。这就是今天要学的"留言条"。怎么写对方的称呼写在第一行(左上角)。自己的名字写在右下方,最后写上当天的日期。把要说的话清楚明白地写在纸条的中间部分。  相似文献   

7.
李贺的家室与恋情──《唐代诗人婚姻研究》之六王辉斌中唐诗人李贺,才大而命短,仅活了二十七岁便与世长辞。由于李贺生命的短暂,因而唐宋间有关记载李贺生平的材料,均极为简略,且错误亦多,而其婚烟问题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如杜牧在李贺死后十五年所撰的《李贺...  相似文献   

8.
剪纸圈     
《阅读与作文》2008,(12):28
找一张旧报纸,用剪刀剪出一张5厘米宽的纸条,把纸条的一头翻个面,然后和另一头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扭曲的纸圈。沿着5厘米宽的纸圈的中心线把纸圈剪开,你能剪出两个纸圈吗?  相似文献   

9.
小鬼当家     
周六那天早饭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要出门忙各自的事情,傍晚才回来。白天我一人在家,妈妈把“交代”写在了纸上。我接过纸条,把手一挥,说:“首长放心,这个家就交给我了!”呵,小鬼终于可以当家啦!  相似文献   

10.
李贺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年轻而富有才华的诗人。在短短二十七年的生涯中,他为后人留下了近二百四十首诗,其中有不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诗中的一些奇句、警句,堪称为千古独步的绝唱。伟大领袖毛主席很喜欢李贺的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鲁迅先生也说过,他年轻的时候喜欢李贺~①。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李贺诗进行认真的研究。本文不打算对李贺及其诗作进行全面的评论,只着重谈谈李贺诗在语言艺术上的风格和成就。 务去陈言,自铸新辞 将全部李贺诗通读一遍,下一番“沉潜反复,嗟叹咏歌”的功夫,…  相似文献   

11.
学校要在二年级中举行“写话专项能力竞赛”.要求每班选派10名同学参加。比赛前一天放学前.我郑重宣布了参赛人员名单。教室里一片宁静,49双企盼的眼睛盯着我,当我一名一顿地报到第十个名单时.教室里爆发出欢呼声……突然.坐在最后面的徐锦柔。匆匆走到我身边,迅速把一张纸条塞进我的口袋转身离去.我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老师.我也想参加写话比赛!”  相似文献   

12.
诗家惊叹李贺诗歌虚荒幻诞的幽冥世界,同情李贺深重的怨恨悲愁,但细读李贺诗歌,又被其伟大悲悯情怀所感染。李贺深深关爱下层戍卒、农民、妇女以及少数民族,同情他们的不幸生活遭遇,悲悯他们的苦难人生,李贺把博大的仁爱情怀洒向这些弱势群体。晚唐李商隐和温庭筠的诗歌创作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贺与宋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诗歌发展史上,宋人师唐以创新。而效法李贺的风尚,起自宋初,一直延至宋末。其过程是:始则祖构“长吉体”,只重视李贺诗歌的形式;进而从理论上认识李贺诗歌的独特风格及其深邃的思想价值,并在创作实践中多有体现,写出了不少爱国主义的诗篇,使李贺在宋代文学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富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后世是不多见的,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李贺诗歌中的时空意识和神话色彩杨准李贺在多姿多彩的中唐诗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1]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至今仍为人吟诵不绝的名篇佳作。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自其诡丽的神话色彩。李贺诗歌以新奇险怪著称,对此历代...  相似文献   

15.
刘希 《社区》2011,(6):62-63
早上去楼下的报箱取报时,打开报箱,忽然从里面掉出一张报纸和一张小纸条来。报纸是我给儿子订的《作文报》,小纸条却不是我订的——细一看,并不是纸条,而是一只折叠得非常精美的千纸鹤。打开,上面写着几行娟秀的小字:“订报的叔叔,您好!非常对不起,昨天把你的报纸拿到了我家里。晚上妈妈从超市买东西回来时,发现报箱里的报纸掉地上了便捡回来交给了我。  相似文献   

16.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刘道顺在群星灿烂、百花齐放的中唐诗坛上,李贺虽然只在他生命的旅途上跋涉了27个春秋,但他却像天空中划过的一颗闪亮的流星引人注目,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贺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格的诗人...  相似文献   

17.
曾育庭 《老友》2011,(10):9-9
一介书生李治,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心目中,是一名很了不起的军医。十年浩劫中,他身陷囹圄。李治万万没想到,从来没有对任何人公开过的一张纸条竟然把他救出了“牛棚”。当年红卫兵在抄他家时.无意中从他的医学著作中发现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几个苍劲飘选的毛笔字:“李治同志不能死!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李贺是中国诗史上一位奇特的诗人。他的诗歌像一株绚丽夺目的奇葩,开放在百花争艳的唐代诗歌花圃中。他写诗呕心沥血,以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奇峭瑰丽的独特诗风,尤其是描写音乐演奏的诗歌,更是别具特色.李贺一生创作了240多首诗歌,音乐诗虽然篇目不多,但想象丰富.构思奇巧,感情炽烈,艺术手法新颖别致,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主要拟就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申胡子咸篥歌》、《龙夜吟》、《听颖师琴歌》等作品来浅谈一下李贺音乐诗的艺术风格。一、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李贺的音乐诗继承了屈原…  相似文献   

19.
略论影响李贺诗歌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以其奇崛幽峭、裱丽凄清的浪漫主义诗风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在他绚丽多彩的诗卷中,出现了一批表现他生命寄托的美丽女性形象。她们分别来自神界、鬼域和人间,带有凄艳迷幻色彩,是李贺短暂而不幸人生的折射。本文旨在分析影响李贺诗歌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因素,并从诗人的身世背景、仕途经历、漫游南方以及对《楚辞》的接受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20.
自钱钟书先生指出通感修辞现象以来 ,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把中唐著名诗人李贺诗歌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李贺诗集中通感手法运用的归纳整理 ,认为按心理机制分类 ,通感可分四类 :一、由心理共感与形象夸张形成的通感。二、由直接相似联想产生的通感。三、由间接相似联想产生的通感。四、由对自身生理反应的内省产生的通感。本文对四类通感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细致而系统的探讨 ,试图以新的视觉去接近李贺 ,进一步理解李贺创作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