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是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这两项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素质就业、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进而推进统筹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需要.成都市劳动保障局不久前就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进行了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2.
宜宾市翠屏区总人口78.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8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市劳务开发、劳务输出重点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工作的重点.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加强领导.不断创新思路.牢同树立城乡统筹就业、劳务开发产业化的理念.基本形成了“培训、输出、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14年,东丰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多措并举,对症下药,组织实施了“五动”战略、“一提”计划,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佳绩。
  “五动”:一是产业园区“驱动”战略。近年来,东丰县加快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把产业园区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驱动轮。目前,东丰镇太合甜瓜产业园、拉拉河镇聚鲜园蔬菜种植基地已形成规模;各类产业、创业园区联动,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4.
简讯     
胶州市多“路”并进铺设就业大道今年以来,山东省胶州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措施,多路并进,全力促进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1—10月份,已安置城乡劳动力2.6万余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0%以内。胶州市的做法是:经济铺路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借助外资等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把就业主渠道转移到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上来,转移到第三产业上来,转移到自主创业上来,开辟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安置渠道。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到外企中就业,…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巴中市巴州区紧紧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和谐巴州”的总体目标,以“就业利民、创业富民、保障惠民、和谐安民”为指导思想,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积极措施扎实推进。1至8月,全区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72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1%,其中,技能提升培训3180人,转移输出培训1320人,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机遇期,更是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最佳时期.为此,吉林省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领导,完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制度,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打造省级劳务品牌,劳务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5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达到70万人.在省外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建立80个劳务输入基地,成功打造18个省级劳务品牌.  相似文献   

7.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09年以来的工作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人社部副部长张小建在会议中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既是当前应对危机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统  相似文献   

8.
自贡市就业局利用今年春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过年的机会,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开展“2008家乡温暖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管理和服务,巩固和发展转移就业成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成都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市城乡统筹的就业社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统筹的就业社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8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为近5年摄低水平;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0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3.6万人次,培训后的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已登记失地农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并要求,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围绕做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山东省淄博市提出要逐步建立三个体系,建立健全三个网络,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环境,统筹城乡就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产业迅速崛起,四川省内的就业容量快速扩张,全省就业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社部门顺势而为,乘势而进,调整思路,坚持省外拓源畅流,省内增量扩容,做好新形势下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顺应变化趋势,探索转移就业新思路人社部门着眼于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趋势、新特点,把握劳动力就业的新要求、新变化,准确研判,科学决策,合理引导,推动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进展。紧紧跟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对人力资源保障的现实需求,抓住省内新型产业发展打开省内就业容量的历史机遇,顺应省内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2007年以来,自贡市努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成功打造了7个劳动保障工作示范村,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及维护进城务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构建城乡基层服务平台、安装民生自助服务终端机、采用GPS手段开发“就业e图”等方面着手,探索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方法--“15分钟就业圈”,力争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4.
正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崇州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市民化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即是证明。  相似文献   

15.
夯实服务基础 统筹城乡就业 2008年,为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省发改委、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要求,泸县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满足广大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吉林省人社部门于今年的2月上旬至3月底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采取省里统一部署、层层深入发动、发挥各地优势、立足就地就近、合理搞好对接等措施,做到了宣传引导入户,政策落实到家,服务对接到厂。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应分层次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今后长时期内必须要正视的。本文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入手分析,提出农村劳动力应通过城市和农村两条渠道同步双向吸纳,有层次性地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根据劳动保障部公布的2005年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及在25个省份的48个县和23个大中城市,对5300多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2600多家企业开展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显示,总体上,外出务工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苍溪县就业训练中心以“突出培训促就业”为目标。以创新工作机制为手段。始终坚持“重基层、建基地、抓订单”的培训模式,加大培训力度.为缓解全县就业再就业压力,引导和帮助城乡贫困人口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以来。中心每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5000人以上,通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5%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率达80%。中心相继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再就业培训基地”,被广元市政府命名为“劳务开发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河北省邢台开发区正式启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系统,系统的启用为逐步消除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保障农民工权益、实现城乡收入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人社局为本次实名制登记工作召开专门启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从强化组织领导、定期督导调研、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掌握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基本信息和就业情况,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蒲江县就业局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就业实名制普查。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以行政村(社区)为基本统计单位,采用入户调查方式,对全县12个乡(镇)132个村(社区)的年龄在16-60周岁农村劳动力的个人基本信息、转移就业情况、培训及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