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朝统一长城南北,为南北人口流动创造了客观前提。长城以北的内蒙古,由于移民不断进入、土地日益开垦,出现定居村落和新的行政建置,并兴起了城镇。该文以清代杀虎口外的内蒙古为时空范围,通过对农业经济、统治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城镇兴起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清代口外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一变化与地域、民间、官方之间的多方关系。  相似文献   

2.
修营筑堡是明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环节。陕北地区分布着大量同地形地势有机结合的明代长城营堡。通过考古勘察和文献资料的梳理可知,陕北明代的营堡主要分布在地势险要、交通要道、易于商业贸易、可供开垦及有水源的地区。陕北营堡不仅对长城沿线的军事防御起到重要作用,也为长城沿线城镇的兴起、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评价了该区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藏资源的特点.认为水土资源的集约化和高效利用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非均衡的,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及记载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现代化工业基础水平等经济指标为依据显然不能分析历史时期的经济情况,所以有必要从其他方面分析.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息息相关,而城镇的兴起、圩镇的发展是以农业为依托,城镇的发展又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从这三个方面可看出广西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晋蒙粮油故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蒙粮油故道是清代前期至民国年间主要以黄河为纽带沟通内蒙中西部与山西北中部的一条商路,空间距离1300多公里,持续时间200多年,运输的主要商品种类是粮油、盐碱以及中草药。这条旧式商道是随着内蒙古中部土默川、后套两大平原的农业大开发而兴起、发展的,具有单向性、季节性、不平衡性和区域性等显著特征,它成就了商道沿线一系列重要的口岸城镇,带动了相关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内蒙中西部的开发,有助于山西北中部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贸易发展史上应当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随着开埠通商和内外贸易的拓展,广西城镇商业经济以此为契机开始逐渐由传统向现代化方向转型,并一度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但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区域城镇商业发展的不平衡;商业发展具有不稳定性;部分城镇商业畸形发展以及城镇商业发展的依附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古代丝绸之路(中国段)的沿线城镇自中国秦汉时期就开始建置,先后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南宋北宋、元明清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古代丝绸之路(中国段)的沿线城镇建置变迁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其兴衰的内在机理:生态环境因素对沿线城镇兴衰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商贸科技文化交流活动对沿线城镇兴衰发挥着核心作用,政治军事因素对沿线城镇兴衰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交通运输条件对沿线城镇兴衰发挥着支撑作用。了解其内在机理对于我国推进"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正视沿线城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国防功能,科学制定城镇发展战略;推进沿线城镇交通畅通,构筑沿线现代交通网络;有度融合多样文化,建设沿线和谐城镇群落。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贾、沙、颖三河流域的形成促使中原出现一批新兴转运贸易型城镇,周家口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而凭借其便利的水运条件,转运贸易不断扩大,清朝前期的周家口镇成为河南对外经济联系的基地以及省内商品流通的中心市场,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增加、商业的繁荣与城镇的发展。但是单一商业发展模式致使其落后于近代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凌  徐少华 《南都学坛》2003,23(6):28-32
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是城镇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包括人口、农业、交通等方面。明清时期南阳盆地由于流民的附籍和自然增殖,人口数量大增,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其水陆交通也得到较大发展和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促进了该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略论徽商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徽商的兴起和发展的多方面的原因。客观上 ,农业资源的局限和人口的大量内迁所导致的生存压力使徽商不得不走向经商的道路 ,同时 ,徽州地域水利和山林资源的便利也为徽州人走向商业之途提供了可能 ,在儒学气氛的熏陶下和儒学传统开始走向松动和式微、新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社会环境里 ,徽商巧妙地利用和整合了传统文化资源和新的文化资源 ,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大同地区祈雨仪式与权威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至民国时期,在大同北部长城沿线村落中每逢旱季上演的祈雨仪式,是村落中最为普遍,也是影响最大的仪式。这种仪式的规模在大多数时候超出了一个村落的范围,是在长城沿线城堡带动下的几个甚至十几个村落的集体行动。长城沿线城堡作为地区文化中心的地位,也在仪式中凸显出来。城堡在仪式中不仅是参与者,而且承担着组织者、规范者和主祭者的重任。城堡的权威也在祈雨仪式实施的过程中建构起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汉简有关内容的梳理,分析认为,燧卒包括燧长和一般燧卒,是烽燧系统中的核心因素。文章以汉代河西走廊段长城为基础,结合所出汉简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烽燧系统中燧卒(包括燧长及一般燧卒)的日常工作作以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长城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焦点问题。对目前关于长城起源的四种主要观点:“楚方城”说、“列城”说、“城”说和“堤”说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说法虽各有见地,但亦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纵观夏、商、周及春秋战国各历史时期,华夏大地经历了国之数量由多变寡、国之疆域由小变大的历史进程,至秦始皇灭六国才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天子自封及其赐封各诸侯国的疆域皆用土封,即在边界“沟、封树之”;秦长城可以认为是秦之北疆最大的“封”。据此,提出中国古代的“封”是长城最初形态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讨论长城及长城学的界定及在学术上的作用等问题 ,指出在长城学的研究中 ,要立足中华大文化 ,要认识到建立长城学 ,开掘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不仅应该 ,而且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类学资料表明,匈奴人的人种构成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匈奴人基本延续了较早时期的人种类型。“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东周时期南下的牧人在人种类型上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来源上应与蒙古高原以及外贝加尔石板墓的居民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到战国晚期以后,当长城以北强大的匈奴联盟形成的时候,这部分古代居民很有可能最终加入到了匈奴联盟当中。  相似文献   

16.
如何评价长城的价值和作用,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重大课题。最近,有人把明朝缺少和田玉归咎于大修长城,闭关自守,把清朝拥有许多和田玉归功于不修长城,实行开放。长城俨然成为闭关自守的符号,成为一切罪过的祸根。有人还把修长城称为"大愚蠢",彻底否定其价值和作用。其实,长城并不是闭关自守的符号。明清两朝是否得到和田玉,与是否修长城根本无关;修长城的王朝未必闭关自守,不修长城的王朝也未必实行开放;长城的价值和作用,应予历史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北朝诸国长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重新探讨魏、齐、周诸国所筑长城的历史真相,逐一审视和剖析北朝诸国长城的分布及起讫地,首次对高齐洛州西界"长堑"位置及走向提出个人见解。肯定"西河总秦戍至海的长城,营造于天保五至七年(554-556),历时两年有余"的说法,符合历史实际,迄今仍具科学性。同时,对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提出商榷,指出其研究方法、史料应用、历史地名、长城走向、长城长度诸环节存在的舛误,对其研究中未采纳文物普查和实地考察资料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湟中县新发现的修筑长城题记为线索,对题记涉及的修筑长城的工程管理、修筑长城的基本情况、修筑长城的民族族属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考释,为研究我省明代修筑长城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汉前期,北部边疆的防御政策仍以建造长城工事为主,一部分修葺利用前朝长城,另在部分地区新建长城。光武帝时期,在北部边疆形势的转变与中央政策实施的共同作用下,促成了东汉长城的修筑。内蒙古东南部所见东汉长城,处于有利的军事地理环境之下,有扼守中原至蒙古高原交通要塞之用,为东汉时期军事边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地理环境与政治导向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对于"越塞"的"亡人"予以"逐捕搜索",曾经是汉代长城体系戍守部队的防务内容之一。有汉王朝官员明确指出,当时长城防卫系统的作用"非独为匈奴而已"。论者分析"亡出"、"亡出塞"、"亡走北出"者主要有三种身份:一是往者从军没不还者贫困子孙;二是边人奴婢愁苦者;三是盗贼群辈犯法者。战争中的"亡降"者也是特殊的"亡人"。汉代"亡人"的民族意识并不十分鲜明,在民族关系中不持极端的态度,而取宽和倾向。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对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发生了积极的作用。其突出表现,与活动于中原的"胡巫"、"胡骑"在神学职任和军事技能方面的作用类似,即将汉地较为先进的物质文化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了匈奴地区。漠北匈奴文化遗存中可以更多地看到汉"亡人"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