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建明 《中华魂》2020,(3):33-34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修身治学的体会。至今读来,仍让人备受启迪。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修身治学需要平心静气,干事创业也同样需要平心静气。  相似文献   

2.
诫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7,(11):28-3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否定结构“无以”产生于先秦,其中,“无”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具有陈述和指称双重功能,“以”是后置介词,充当“无”和小句核心VP的联系项。“无以”主要处在VP前,作VP的状语。随着汉语双音化趋势和精密化趋势的加强,“无以”逐渐融合。现代汉语中,“无以”因为不能适应汉语表意的精密化要求而最终衰落。  相似文献   

5.
在古籍中,“有”和“以”、“无”和“以”常常连用,表示的意义较为复杂,不容易确切的理解。一些大型的工具书,如《辞源》未收录“有以”、“无以”;《中文大辞典》虽收有这两个条目,但义项很少。一些语法著作,如朱星主编的《古代汉语》、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等,虽论及“有以”、“无以”,但也较简单,都不能满足阅读古籍的需要。现将“有以”、“无以”的结构形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6.
“有以……”和“无以……”在古代汉语里是一种常见的句式,而“无以……”用得更多一些。例如: ①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有以异”和“亡以应”(即“无以应”,“亡”wu,同“无”),都作为连动式处理  相似文献   

7.
朱涛 《成才与就业》2014,(19):28-28
正学习要注重传承,觅传承无以获取知识;学习更要追求超越,无超越无以获得真知灼见,也无法获取实践的成功。春日,一位苦读秀才兴致大发,走出书斋到郊外踏青。漫游间,一条两三尺宽的河沟挡住去路,秀才问农夫:"如何过去?"农夫答:"你一跳不就过去了嘛。"秀才双脚并拢,使劲一蹦,"扑通"一声落在沟中。农夫大笑:"你应该一脚前、一脚后地跳!"秀才答道:"书上说双足并起曰‘跳',一足前一足后起曰‘跃',明明是你让我‘跳'而落水,反而笑我‘跳'得不对,真岂有此理!"这则民间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学习要注重传承,无传承无以获取知识;学习更要追求超越,无超越无以获得真知灼见,也无法获取实践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清代学者刘开也说:“问与学,相辅而相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因此,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设问置疑,那么就会激起学生求索的兴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思索中顿开茅塞。因此,设问置疑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阅读教学中促进思维训练、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办法。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智过程。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阅读的基本规律,在从整体到部分又到整体的过程中,精心设疑置问,让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人手,深入细研文章的各个部分内容,又以此加深课文的整体理解,促使学生在这复杂的阅读中受到相应的思维训练,沿着理解——探索——发挥的路子逐步登上智力发展的高峰。这种设问置疑,可分别按阅读的三个阶段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疑问:即引读性的设问、探索性的设问和发散性思维的设问。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设问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肩负着不同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下面就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设问置疑,激思促学;  相似文献   

9.
【原文】大夫曰:“诸生妄言!议者令可详用,无徒守椎车之语,滑稽而不可循。夫汉之有匈奴,譬若木之有蠹,如人有疾,不治则浸以深。故谋臣以为击夺以困极之。诸生言以德怀之,此有其语而不可行也。诸生上无以似三王,下无以似近秦,令有司可举而行当世,安蒸庶而宁边境者乎?”  相似文献   

10.
“天命”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尧曰》里说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可见他是把“天命”和“礼”并重的。孔子认为:“天之历数在尔  相似文献   

11.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自1962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出版以来,印数已达347 000册。一般高校都把它作为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权威性高,影响力大。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新1版所选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对“无以”的解释,笔者认为不正确,现陈拙见如下。该句子原文为:“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朱东润选本注:“无以,一定要讲而不可止。以,同‘已’,作止解。”笔者认为,从前人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礼学思想经过了祭礼、礼学、礼治和礼仪四个阶段的发展,其合理因子至今仍对社会产生影响。其“不学礼,无以立”的培养伦理本位,“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培养目标,“人是礼仪的存在”的生活化培养途径,“克己复礼”的内外双行为培养准线,对现今以就业为导向、过度注重技术训练、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职业技术教育尤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道篇》:“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俞樾《诸子平义》曰:“‘不入于耳’句衍‘不’字,言虽入耳不若于心也。‘不’字涉上下句而误衍。”按:俞说是也。北齐刘昼《刘子·专学篇》曰:“若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于耳而不缔  相似文献   

14.
物理笔记     
小引余于教书之暇,间阅各种物理日报,以作参考,偶有创见。则译录之,用以备忘,非敢示人也。今学校出学报,徵稿于余,自惭学陋。无以为应,不得已乃录此以进,聊以塞责,抄袭之讥,在年不愿。是为引。  相似文献   

15.
对于“无以”和“有以”,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一、认为是语法成分的省略。有人认为这种结构是“无所以”和“有所以”的省略,有人认为是“无以之”和“有以之”的省略,且基本上认为“以”是介词。二、没有明确指明词性,但把它们作为固定结构放在介词“以”的下面来解释,对译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有什么可以拿来……”三、认为是助动词结构,但没有指明哪个词是助动词。对译为“不能”、“没有办法”和“有可能”、“有办法”。四、认为“以”是介词名物化或指代词,否定了省略的说法。五、认为“以”是动词。其中有人认为“无”、“有”是无定代词,有人认为这种结构不是固定结构,单解“以”为实义动词。以上各家说法,虽然所持各异,但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无以”、“有以”是一种固定结构,”无”、“有”是动词,“以”是介  相似文献   

16.
《诗经》在先秦时期差不多可比拟今日之“教材”,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古代社会,礼设定了各阶层成员的行为规范,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从“十有五”志学于“诗”“礼”,到学“乐”以“成和”,达到“礼乐人和”的天命境界,进而走向“诚”“明”,最终“从心所欲,不逾矩”,实现礼乐的“中庸”,这便是孔子的礼乐人生模式。这一“范式”渊源有自,并非遥不可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敏以求之”的“志学”路径达到。  相似文献   

17.
原文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相似文献   

18.
朱彝尊填词受到曹溶的影响,其宗南宋的词学主张是对曹溶思想的发扬,同时也顺应了当时很多怀有故国之思却又无以言表的汉族士人心理,而张炎所提倡的"清空"说正中他的下怀,传达了他之心中所想,于是张炎的"清空"美学便进入了他的审美视域,他所倡导的"清空"之美恰恰在于"可望而不可即"的思念与想象。  相似文献   

19.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重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刻不容缓,但绝不仅仅出于稳定社会的政治需要。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实为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民自我保障,这是短时期内无以替代、无以改变的现实。因此,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的关键,丝毫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20.
前言     
古之书法家者,皆为政为文之余而为之。所谓专业者,皆书工、书匠也。《宋史》所记御史台、秘书省、会要所、国史实录院所需楷书数人者,皆书工也。历代皇家或地方官衙所需抄写实录之匠人,称为"百工之人"。盖其仅有书技而无学也。古之有学者,未必为政,为政者必有学。故为政为学者所作书,非唯有技更有学。"书者,如也",如其人,其人有学,其书之内涵必有学。张爱军先生,少时即酷爱书法,后学文学工,获博士学位,又以高级工程师之资而从政,胸怀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