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有这样一种人:在风平浪靜的情况下,他們能够跟着党走,能够为党作些工作,但每逢风浪来临的时候,他們却象患了感冒病一样,鼻孔阻塞嗅不出气味,往往方向不明,是非不清,搖摆不定,总是要别人向他們大喊一声“同志!快走呀!”这才恍然大悟。可是待下次风浪来到的时候,他們却又是先前的老样子。毛主席在談农业合作化問題的时候曾經批評过这种人,说这是一些老要别人在他背上猛击一掌才肯迈步前进的、沒有  相似文献   

2.
在五指山区进行社会调查,常听到不少关心乡村教育事业的同志倡导大力发展校园经济.增添办学资金,振兴民族教育。通什市毛阳镇委的同志还撰文刊载《海南日报》,主张各村委会对学校给要予大力支持,在校址附近划出一定的土地.作为“发展校园经济的基地”。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空闲地、空闲水面和校园周围的荒草地发展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等。这些想法和意见,不仅倾述了人们关心乡村教育的深情.而且也是极富现实性的倡议,对发展山区的民族教育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可以说是“左”的错误最早的牺牲品。还在把知识分子打成“臭九老”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便有一句颇为流行的时髦话,叫做“知识分子成堆”。那个单位,那个部门,只要被指称为“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便象麻疯院似的,成了怕  相似文献   

4.
北宋和南宋各经历了九代皇帝,三百年的时间给今天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物质生产领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在宋代传播领域掀起了一次革命;传播活动方面,“邸报”作为中国古代官方报纸统称在这一时代细化起来:“邸报”代替了“进奏院状”,官方信息传播系统更加健全,“小报”这一民间传播方式出现,引发了争议;教育活动方面,书院作为教学机关更加完善,理学思想传播范围广泛。传播媒介在宋代得到了改善,传播思想在宋代得到了发展,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更加发达。  相似文献   

5.
北宋元祐年间,理学大师、洛阳人程颐与大文学家、四川人苏轼之间发生了一场“洛蜀党争”。《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五述云:程颐为人行事,“多用古礼,苏轼谓其不近人情。深嫉之……二人遂成嫌隙。”双方互相攻讦,矛盾尖锐。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只是一场朝廷上的朋党之争,并不涉及思想政治上的重大原则分歧,所以历来学术界对于程、苏之争甚少关注。但是,苏轼反对理学家程颐,同他作为文学家的思想、性格密切相关;如何看待“人情”,同样也是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文化中因“吃”而付出巨大代价的古老警训向现代人昭示:“吃”的对象是有禁区的。其实在人 与自然的相处中也是有禁区的。现代国人落后的生态观念亟待提高,重塑国人的现代生态意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椰子节”与“三月三”,前者为全省性的节庆,兴于海南建省后的第四年;后者是海南黎苗族的传统民俗节日,始于古代民间。一年一度的“椰子节”与“三月三”,两者相依相随,已在海南宝岛连续举办了五个节庆活动。在欢庆这两个盛大节日时,我们有过许多欢乐,也产生不少联想和思索。今年欢庆“椰子节”与“三月三”,正是全省人民掀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热潮的时候。而今,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加强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建设,这是我们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着力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如何解决好这一新课题呢?我们从“椰子节”与“三月三”节庆说起,也许能从中悟出些道理,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育,仍是新鲆的话题。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在当下仍有其重要意义。边远地区的乡村教育亟待加强,国家的教育理念要与乡村教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从“人文”两字说起肖云儒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研究员我五十年代末在京求学时,就读《人文杂志》,这一读就读了大半辈子,由英气勃发读到乐天知命。我是“人文”的老学生,“人文”是我的老老师。老师逢大寿之喜(复刊百期),我应执弟子之仪。现代信息社会使时空浓缩、心...  相似文献   

10.
军人优先权之争是新形势下军民关系的一个缩影,他的解决关系着新时期军民光荣传统的弘扬,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强军梦、强国梦的实现。由军人优先权之争的拓展,我们发现新时期下的军民关系具有经济纠纷增多、关系复杂、彼此误会加深等问题,而导致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利益的根本原因,又有信息技术发展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外部原因,同时还有体制机制内部原因。为此,必须从理念、思想、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新时期军民关系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析上博简 (二 )中《容成氏》关于“启攻益”、“汤攻桀”以及上古帝王世系的记载与经、史相异 ,并且探讨了《容成氏》、《子羔》和郭店竹简《唐虞之道》具有相同的思想倾向 ,其“禅而不传”或“至于禹而德衰”的思想当属于“孔孟之间”的儒家之学 ,在燕国发生了“让国”事件而孟子的思想更集中在“王霸之辨”时 ,《唐虞之道》等篇的“帝、王之辨”就不合时宜了。“史”受到“经”的影响 ,经、史都存在“务存褒讳”、“隐没者多”的问题。“禅而不传”、“启攻益”、“汤攻桀”等等是被以往的经、史所“损”掉的东西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早期儒家有一种比肯定“汤武革命”、“王道政治”更具理想性和批判性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四川社科界》2006,(9):43-44
近来,看到北京不少街道上竖起了“人道就是力量”的招贴。“人道”这个词常见于学者们的论文,但把它同“力量”联系起来,却似乎具有特殊的内涵:它仿佛是一种声音在呼吁、号召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消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人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王伟伟 《东岳论丛》2012,33(4):106-112
社交生活是引发宋词创作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宋词的重要表现内容,社交词作是宋词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词在各个时期呈现大致平稳的创作态势.社交词从交往方式上可以分为三类:应歌、应社、应制,从交往功能上主要分为七大类:侑酒佐欢、迎送、祝颂、寄赠、答谢、唱和、拒绝,从交往场合上主要分为三类:歌馆、宴席和外出游赏.从统计数据上看,宋词与时人的社交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交词的赏作成为宋代社交生活的“新宠”.  相似文献   

14.
"解释学循环"有古今两种不同的解释,古典解释学认为解释学循环是可以消解的,人们可以达到对作者作品原意的全面理解;当代解释学认为解释循环是不可以消解的,每个人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解释者的自我理解中方可实现。"解释学循环"的"古今之争"体现了古今两种不同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15.
殷商时期的乡人禓(傩)祭仪,体现出以贵族中下层国人为主体的社祭习俗,目的是祈求天地之气交融而风调雨顺、神人谐和,为上古人类对太阳崇拜的祭礼衍化形态。有关上甲微作禓的记载,与分封于鲁与晋等地的殷遗民旧俗有关,是西周以后殷商社祭形态的延续,后为两周宗法体系吸收而作乡人傩,进而归纳入《周礼》系统。  相似文献   

16.
殷商时期的乡人裼(傩)祭仪,体现出以贵族中下层国人为主体的社祭习俗,目的是祈求天地之气交融而风调雨顺、神人谐和,为上古人类对太阳崇拜的祭礼衍化形态.有关“上甲微作裼”的记载,与分封于鲁与晋等地的殷遗民旧俗有关,是西周以后殷商社祭形态的延续,后为两周宗法体系吸收而作“乡人傩”,进而归纳入《周礼》系统.  相似文献   

17.
道的概念源于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道无处不在,也美化了日常生活,并且与日常生活相互影响与渗透。但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道,只有一些特定的人才能发现,优秀的艺术创作者便是这样的发现者,他们能敏感地捕捉到生活中的道,并善于用看得见的日常生活去表现那看不见的道,用可以表述的日常生活去传达不可以表述的道,让人们似曾相识,引起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这是胡绳同志于十月下旬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召开的一次关于破除资产阶级法权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摘要。  相似文献   

19.
“陈史之争”透视彭思云,陈鸿建弹指一挥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五十周年。时值此刻,回顾过去中国抗战时期的“陈纳德、史迪威之争”,恐怕不难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解蒋介石在抗战紧要关头(1942—1944)对日态度以及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与对日作战之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永民,“一部科学的史诗” 1978年,河南省南阳地区科委一位名叫王永民的年轻干部开始经管一个被称为“汉字校对照排机”的科研项目。这是南阳地区印刷厂等单位搞的一个课题。课题组的成员有对汉字颇有研究的尚群章等人。据王永民自己说,当时他正是风华如炽、雄心无寄。从王永民以主管部门干部的身份过问这项研究项目开始,中国的汉字输入技术引出一个十分曲折的“五笔字型”故事来。王永民说:“‘五笔字型’的故事像一部长达13年的电视连续剧,其间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个人奋斗、韬略决策,点缀着戏剧性的偶发事件,说它是一部科学的史诗,也许并不过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