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省出口企业每年都遭遇多起国外的反倾销指控案件.不少企业应诉不积极,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应诉资金困难,且一时难以筹集.要破解这个难题,一个现实的选择是设置反倾销应诉基金,以解决应诉主体因应诉资金匮乏而不去应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崛起并得到较快发展,但在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也陷入种种发展困境难以自拔。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尽快解决内涵发展不足问题成为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破解现实难题的基本共识与理性选择。开展创业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摆脱困境、实现内涵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是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透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是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深刻思考推动新发展的思想结晶,不仅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入认知发展的重要新思维,而且集中体现了全面促进发展的重要新方略,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更加深刻、更具特色、更显活力的内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五大发展新理念为积极引领发展新走向、深层破解发展新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有效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发展转型,就要克服资源型城市在多年的资源开采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依赖于资源的"资源文化",树立环境是稀缺资源更是最珍贵财富的价值理念;实现由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调整生产要素破解发展难题向主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的转变,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走永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现实国情出发,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构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是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推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举措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新发展理念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直面中国现实问题,破解中国发展难题,体现了中国道路的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秉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的精神气质,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萃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华,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体现了中国道路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意义的统一。通过对新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之间内在逻辑的学理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刻领会中国道路究竟在何等意义上创造了中国奇迹及其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当前,重庆市推进产业融合面临着产业布局不合理、配套政策不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大等困境。为破解农村三产融合中面临的难题,文章在梳理日本、法国等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出发,提出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产业纵深发展以及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保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梁伯钧 《源流》2012,(5):20-22
这是一块充满勃勃生机的土地,这是一座迸发激情活力的古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无处不让你感受到强劲的发展律动——这就是发展、奋进中的英德市桥头镇。近几年,桥头镇依靠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局工作,破解了"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难题,实现  相似文献   

9.
梁伯钧 《源流》2012,(3):20-22
这是一块充满勃勃生机的土地,这是一座迸发激情活力的古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无处不让你感受到强劲的发展律动——这就是发展、奋进中的英德市桥头镇。近几年,桥头镇依靠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局工作,破解了"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难题,实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自己的学说归结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揭示了人的自由本质。“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主体,扮演了“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双重角色。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的自我发展和解放的过程;现实的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刻的关联。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西方一个多世纪文化反思尤其是近半个多世纪环境与发展两个方向反思的结果,其确立过程逐渐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可持续发展概念本身也充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思想,强调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实现社会公平,提高自我依赖,达到人类与生物圈的平衡。然而,可持续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强调,并不是要强化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即力图达到人与自然的双赢,既要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和互为表里的相关性论点,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背离了这种发展观就会给人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充分认识到这种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来,其目的是追求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现阶段的中国化及其内涵的部分实现。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引领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评价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小的最终标准就是能否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发展人才,即可持续发展的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现实途径;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对人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的历史背景下 ,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 ,全面发展的人是 :能够从事各种劳动 (的人 ) ;能够通晓和参与整个生产系统活动 (的人 ) ;具有全面知识、受过全面训练 (的人 )。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实现。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而且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准备各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青林寺谜语在新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青林寺谜语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它直接描写了人的发展;二是它启迪智慧,促进人的发展;三是它增长知识,而知识量的大小是人的发展的标志之一;四是它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始终都是在自在的状态中运行,只有相对于主体的人,客观世界的运动才有了价值属性,才显示出发展的意义。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可使客观世界符合人的目的发展。发展其实是人的解放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终极目标和至善至美的终极状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核心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扩大劳动就业,在现实和可能性的基础上造福于人民,因而我们必须对人的自由和发展程度的有限性问题作出科学和理性意义上的阐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信仰问题与生俱来,其植根于人类面对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状况及对主体有限性的超越性想象,指向对终极意义的求索。作为“人学”的文学一直对此情有独钟,以最鲜活的生命方式描述和表达着人类信仰,寻找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支点,而文论界对此鲜有论述。本文从此角度立论,提出伴随人类主客体关系的发展,文学中人类信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对神灵的信仰——对人类自身的信仰——信仰危机。反思这一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在当代寻找合理的意义建构方式,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一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实践追求 ,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解答和回应。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双重任务 :一方面要着力于把人从“人的依赖关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使人朝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立自主的状态发展 ;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础上 ,克服人的“异化” ,向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