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安时代 ,各体文学都有新的发展 ,呈现出新面貌。论者一致认为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这是今人以现代的文学眼光审视建安文学而得出的看法。其实 ,建安文人不以为然 ,他们认为辞赋为当时文学之宗 ,且致力于辞赋的创作。就此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论述 :建安文人重赋不重诗 ;建安文人在重要的社会活动中多用辞赋抒情达意 ,而很少使用诗歌 ;建安文人所创作的诗、赋数量相当 ,难分主次 ,辞赋足以和诗歌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2.
在儒家思想渐趋式微的东汉中后期和建安时期,文学经历了若干重要的演变。诗、赋等纯文学文体越来越得到文人的关注,文人的数量和诗、赋的创作数量急剧增加。诗歌在内容上有了大胆的突破,形式上也进行了革新,五言诗成为最流行的诗歌体式。辞赋在形式上由大变小,由体物转向抒情,一度消失的艳情赋重新崛起。在儒学思想的束缚日趋减弱后,文学加快了向自身复归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建安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起点,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建安文学发展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建安作家与文学传统的关系方面略加论述。安建文人重视文学的价值,而且敢于创新。曹丕提出:“诗赋欲丽”,对诗赋敢于提出形式华丽的要求,第一次提出了诗赋在形式上的标准。这是思想解放,敢于创新的重要标志。在《典论·论文》中又称赞王粲“长于辞赋”,这说明他对辞赋的重视。这样,建安文人在创作上摆脱了两汉辞赋的创作追求堆砌词藻的弊病而创作出一些清新明丽、词采华美的抒情  相似文献   

4.
熙宁以来科场政策的更迭变化潜藏的文学观、人才观的争论 ,对文风、学风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对辞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律赋的创作在北宋后期文人的作品中比重减少 ,艺术性降低 ;辞赋论政之作减少 ,辞赋作为正经文体的地位下降、弱化 ;许多辞赋缺乏铺采文、广采众学的魄力。  相似文献   

5.
人所共知,“建安”是东汉末年献帝刘协的一个年号,起自公元196年,止于公元220年。但从文学史角度来看,“建安文学”包括的时间,比建安年间要长。它的上限应自董卓之乱(公元190年)始,下限还应包括曹魏黄初、太和(公元220—233年)这一段时间。在建安文学中,志人、志怪小说虽然不象诗歌、辞赋等文体那样光彩夺目,但也取得不可忽视的成就。建安小说,是建安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过去很少有人对它详细地加以探究。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建安小说,仍然需要从基础研究做起,重视建安小说资料的钩沉辑佚和订伪辨谬。如此,才能加强建安小说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因为对文  相似文献   

6.
魏代文坛,辞赋虽然失去了在两汉时期的显赫地位,但基本保持着与五言诗并驾齐驱的发展势态,从“文学转篷”的建安之初到“名士少有全者”的易代之际,文人才士普遍重视、喜爱辞赋,创作、评论辞赋的风气仍旧盛行,题材不断开拓,内容日趋丰富,艺术表现多彩多姿,为两晋南北朝辞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社会背景、作家聚散及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魏赋的发展呈现比较清晰的阶段性。一些中古文学论著涉及这个时期的辞赋,一般划分为建安与正始两个阶段。我认为,这种划分略嫌笼统,魏赋的演变大致以分为五个阶段为宜。兹作论述,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7.
邺下文人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创作团体,是建安文学的核心.本文对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特色加以论述.其创作最显著的特点是唱和赠答的创作形式.另外邺下文人集团的创作特色还包括作品中辞赋所占的比重大、文学题材和文学形式富于创新等.  相似文献   

8.
<正>唐前辞赋,尤其是楚骚汉赋,作为一代文学之胜,在《诗经》与唐诗两个诗歌高峰之间,承载着重要的文学与文化功能。辞赋作为中国文学最具民族特点的一种文体,对其分体研究,需要研究者能够从作品本身出发,作出符合作品实际的理论提升。浙江大学王德华教授的新著《唐前辞赋类型  相似文献   

9.
建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之一。其所以光辉,不仅因为这个时期“俊才云蒸”,作家辈出,而且继承了古诗“婉转附物,惆怅切情”的精神,发扬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把文人五言诗的创作推上了波澜壮阔的高潮,打破了西汉以来“辞赋竞爽,吟咏靡闻”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其功能与特质,作者认为中国“文学自觉”起始于建安文人诗歌。从形式上看,从合乐可唱的乐府经由拟乐府诗而发展到主要五言的建安文人诗歌。从内容上看,尽管从某些方面保留了传统的因素,但已渐变成了“写志述怀”之作,更加“个人化”了。建安文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标准接受传统、改造传统,形成了“歌消诗兴、以诗代歌”的文化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文体自觉是指文人对某种文体的体制特征有了全面、准确而明晰的认识,并在文体写作实践中自觉遵循的文学现象。“中国古代文体自觉论”的提出背景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自觉问题的重新升温,并继续引发诸多热议。本文提出以“文体自觉论”代替“文学自觉论”。笔者认为,文体自觉论符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也符合中国文论的实际,且理论上也是完全可行的。文体自觉应该有一个标准。标准问题是文艺自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衡量文体自觉的标准,扼要说有四点:第一,文体独立,体制健全,技艺纯熟;第二,出现专门的文人型作家;第三,读者云众,社会影响大,文化地位重要;第四,烛照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入。文体自觉主要包括诗歌自觉、古文(文章)自觉、戏剧自觉和小说自觉等,其自觉期分别在建安、中唐、元代、中唐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文人对文学的自觉审美追求,建安文学发生了转向:文学内容由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转向关注内心感抒发生命情绪。文人的精神追求,艺术表现形式逐渐走向个性特征。曹丕、曹植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走向自觉,并以对自己内心精神世界审美观照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深度。  相似文献   

13.
辞赋铺陈体物的创作体制,决定了它的创立与兴起必然带动咏物的兴起;情事杂沓是辞赋铺陈体物的创作体制创立的内在动力,而从泛咏到专咏则是体物的必然趋势;咏物兴起于屈宋辞赋,具有其文学地缘性意义,是楚国的风物使然.辞赋这一文体的出现,是咏物勃兴的一大契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文学由于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因而发生巨大变化的例子是很多的,汉乐府民歌对于建安诗歌的哺育尤为引人注目。两汉文人诗坛十分冷寂,诗歌创作不仅数量少,而且内容枯槁,形式平板,可读的作品寥寥可数。另一方面,来自街陌草野的乐府民歌却蓬蓬勃勃地发展着,虽然发生过哀帝“罢乐府”的事,也没有减弱其旺盛的生命力。乐府民歌给了文人诗坛越来越大的冲击。它始而引起文人的惊奇、赞叹,继而引起他们模写、学习的兴趣,最终对他们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辛延年的《羽林郎》到宋子侯的《董娇饶》,从古诗十九首到建安诗歌,这种影响的轨迹清晰可寻,而且越来越显著,越来越深刻。建安诗歌能够结束两汉四  相似文献   

15.
南朝文人的诗歌由于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狭小,多抒写文人的日常生活情感,加上一部分文人特别注重形式,讲求绮丽、用典、对仗、声律,因而,南朝的文人诗歌和辞赋、散文一道,被人们视为“贵族的文学”。其实,这只不过是南朝文人诗歌的一个方面。在南朝,民间歌舞特别兴盛,“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由于南朝民歌婉转、柔媚、妖艳,很适合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因而,南朝的民间歌舞便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流传于朱门紫户的九曲迴廊。受当时民歌的审美情趣的影响,南朝的文人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便不断地从当时的民歌中汲取营养,由此而形成了南朝文人诗歌创作的通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北宋后期苏轼领导的苏门文学团体不但有大量同题唱和的诗歌,还有一些同题辞赋。这些同题辞赋的产生,或缘于当时文人交游的风尚,或缘于身处逆境时辞赋家寻求心灵慰藉和相互鼓励的需要。这些作品对元秸年间苏门的正式确立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体现了苏门文人的团体意识和苏门的凝聚力;它们虽为同题共作或唱和,却风格各异,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苏门活泼自由的门风,和苏门文人和而不同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7.
被《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的曹植,他的古诗、乐府创作历来备受推崇,论述者颇多;然而在他平生创作之中,或占大半的辞赋,却很少有人论及,解放后尤其如此。其实,这对全面评价这位大作家以及认识建安文学的全貌,都是不应有的。本文试对子建的辞赋创作做一粗浅的探讨,不当之处谨望同志们指正。 子建在其《前采·自序》》中云、“余少丽为赋,所著繁多,芫秽者众,故删定别撰  相似文献   

18.
汉末社会的大动乱,冲击了两汉以来凝固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改变了文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文学就此进入建安时期。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此时,“俊才云蒸,作家辈出”,各种文体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建安文学,文风清峻,慷慨悲凉,深沉强劲,气盛词丰,是反映社会现实,抒写人生感慨的灿烂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9.
在赋体文学的发展史上,建安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也是重要的转折时期.汉赋强调社会政治功用,缺乏对赋的独立审美价值的重视.而建安辞赋与汉赋比较,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形式、艺术风格,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作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政治情结逐渐淡化,出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动荡,现实政治的阻碍,文人自身政治才能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被概称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这一文学范畴的实质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强烈的现实主义、高扬的政治理想、突出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而诗歌形式自身的发展和极富特色的文学语言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但成为后代诗歌革新运动标举的旗帜;而且被后世文人作为创作上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