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  相似文献   

2.
陈毅同志: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  相似文献   

3.
陈毅同志: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队,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4.
陈毅同志: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的宏伟诗篇,不但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和我们时代的最强音,而且是革命文艺的光辉典范和卓越的艺术珍品。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毛主席身体力行,他的律诗首首都讲平仄,严格遵守诗歌创作中的规则。本文对毛主席七律诗的平仄作简要的分析,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写过五言律诗吗?长期以来,这是喜爱毛泽东诗词的人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翻阅从50年代到80年代历次出版的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选集,均未见收入过一首五言律诗.毛泽东于1965年7月21日在《致陈毅》的信中曾写道:“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如此看来,毛泽东一生中似未写过五言律诗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毛泽东在1942年曾经写过一首五言律诗悼念国民党爱国将领戴安澜将军.显然,在写《致陈毅》一函时,连毛泽东本人也忘记了自己还曾经写过这样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全文是: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戴安澜何许人也?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迹?竟使当时身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者的毛泽东写诗致悼.  相似文献   

7.
一 毛泽东一生创作的诗词很多,但经常被人们提及或正式集子所收的通常有42篇。这其中律诗13篇,词29篇。笔者认为,特别能显示作者创作个性。体现其艺术才华的是他的词。作者本人曾经有这样的说法“我偶尔写过几首律诗,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着重号原有——本论文作者)。如同你会写诗一样,我则对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并且批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作者在这里提到宋人不懂诗的“诗”,实际上既不是“诗歌”,也不是“律诗”,而是用诗的语言进行创作。并且作者非常推崇唐诗人李白和李贺的诗,认为“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①从而作者便吸取了唐人诗作的优点,采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力,把诗性的语言熔铸于词中,超越古词,用旧词牌,填充着诗的语言,从而使词的创作,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本文创立了一个掌握和记忆律诗平仄的新体系.方法是:按照题解和四角法,确定律诗首联出句的公式数码;根据律诗首句押韵与否以及律诗相对、相黏和相间的基本规律,推导出律诗的全部公式数码;再按照题解(律诗属仄起式或平起式)和将律诗划分成两个大组的原则(第l、4、5、8句为一组,第2、3、6、7句为另一组),即可由公式数码写出律诗的平仄,一览无余.本文应用公式·四角法掌握和记忆律诗平仄的研究,致使纷繁的律诗平仄体系,变得容易读写和记忆,而被现代人所掌握.本文还将律诗的八种形态,六十四种变化,列表详解之.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小说都有回目,如(三国演义》、《水讲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镜花绿)等等,莫不如此。而以(红楼梦)的回目作得最好。回目不但可以暗示作品内容,更有画龙点睛之妙。回目本身也是中国文学中特有的“对联文学”。对联作不好,绝对写不好律诗,不论是五律、七律。唐宋诗人无一不长于此造。作诗最难的就是律诗,写不好律诗就算不上是好诗人、大诗人。诗圣杜甫就以律诗见长。他的《蜀相》七律、(登楼)七律、(秋兴)八首都是路炙人口的作品。为了了解他的律诗对仗的工稳,我且引他的(春勃五…  相似文献   

10.
律诗的特点     
《新天地》2008,(7)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依照古代诗歌规律来写的,没有一定的标准,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  相似文献   

11.
(一)陈毅同志是主张诗要有韵的。他说:“诗的平仄和用韵是自然的,废不了的。……我不同意反对平仄和用韵。”又说:“我主张新诗可以做,旧诗也可以做”。他还提出:“不按照近体诗五律七律,而写五古七古,四言五言六言,又参照民歌来写,完全用口语,但又加韵脚,写这样的自由诗、白话诗,跟民歌差不多,也有些不同,这条路是否走得通?”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毛主席精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历史经验,指出了诗歌的创作规律、艺术特点和我国诗歌的发展方向,最后又教导我们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毛主席最后这句话的意思,据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提示我们:从李贺的诗歌中,可以更具体地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创作道路以及怎样“从民族中吸引养科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李贺的诗歌,有许多东西足资我们借鉴。 毛主席说:“又李白只有很少几首律诗、李贺除有很少几首五言律外,七言律,他一首也不写。”  相似文献   

13.
1970年的暗恋     
贾平凹 《社区》2004,(8):59-60
在80年代中,我写过一首小诗,名为“单相思”。诗是这样写的:世界上最好的爱情/是单相思/没有痛苦/可以绝对勇敢/被别人爱着/你不知别人是谁/爱着别人/你知道你自己/拿一把钥匙/打开我的单元房间。这首诗是为了追忆我平生第一次爱上一个女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七言律诗这一形式出现得比较晚,直到唐初的沈(亻全)期,宋之问才最后定型。这种诗歌形式,以其音步的整伤、对仗的讲究,语言的精美,把格律诗的发展推向极致。焦循曰:“论唐人诗的七律,五律为先,七古七绝次之,诗之境至是尽矣。”(《易余篇录》)自沈、宋至盛唐,一些诗人开始尝试着写作七律,这些七律多为应酬或应制之作,风格一味的典雅、华赡、精丽。杜甫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他一生创作的七律超过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七律诗作的总量;另一方面,杜甫的七律以沉雄悲壮为主,风格多样。尤其是他有意识地不受律诗平仄要求的局限,创作出七律的变体——七律拗体,使  相似文献   

15.
1970年的暗恋     
《可乐》2007,(11)
我写过一首小诗《单相思》:世界上最好的爱情/是单相思/没有痛苦/可以绝对勇敢/被别人爱着/你不知别人是谁/爱着别人/你知道你自己/拿一把钥匙/打开我的单元房间。这首诗是为了追忆我平生第一次爱上一个女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近体诗是指唐朝以后诗人们用严格的格律写的诗,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近体诗的格律主要表现在用韵、对仗和平仄调配上,其中尤以平仄规则为重要.为了邦助同志们掌握平仄格式,本文以七言律诗为例,介绍一种简便的记忆方法.我们知道,近体诗的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着的,有四种交替形式:  相似文献   

17.
从平仄对仗开始被认识的时间结合新发现的对联材料来看 ,对联与律诗都发端于南朝齐梁年间 ,骈文和永明体的平仄安排方式是它们共同的源。对联和律诗是平行发展的 ,二者没有隶属关系。对联产生于唐代 ,主要形式有口号、应对、酒令、题赠与堂室题联等 5类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邻居。这里,原来是东吴大学,这个地方我很熟悉。我小时候就到这个地方来过。那个时候我也想读大学,因为这个地方学费太贵,没办法进来。那时,这里是教会学校,光是伙食费一个月就要一石米,我到苏高中只交三斗米。解放以后,我来过好多次,我到这个地方讲话也讲过好多次。我倒霉的时候不来,不倒霉的时候都来的。因为我们是邻居,我们就闲聊。有时候我收到一些信,他们问我,你写小说有没有什么秘密,就是有没有秘诀,好象懂得秘诀就可以写小说一样。我说,有啊,有三条。当然他们听了以后很失望,这个秘诀也不秘。  相似文献   

19.
正壮游的勇气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我上世纪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要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后来我就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20.
中考试题读了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傅雷给傅聪的信(节选)……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