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哲 《领导文萃》2006,(11):57-61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话本出自蒋介石的老对手毛泽东之口,但蒋介石却实践得更早。从东征、北伐、宁汉对立、军阀大战,直至“剿共”初期,蒋介石凭借其在军事上的显赫战绩,树立了个人的威望,并由此渗入党政权力核心。当然,这并非完全属“枪杆子”之功。蒋介石的传记作家布莱恩·克罗泽这样评价蒋介石,在军事谋略上,他受过良好的训练,而且久经沙场,不过与他在战场上的建树相比,他最大的天才是搞阴谋政治。事实上,蒋介石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了足够的才能。尤其是在1926年以后,他在国民党不同派系之间,在各个军阀、各种势力之间,甚至是自己身边的…  相似文献   

2.
丁万明 《领导之友》2012,(10):34-35
曾国藩是儒家文化培育出来的完美典范,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令人注目的影响。中国现代史上最为著名的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推崇曾国藩。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致友人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后来他还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是一个"办事兼传教之人"。蒋介石说曾国藩"足为吾人之师资"。国学大师章太炎说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平生恨别人擅权,对身边人员更是防范甚严。蒋手下曾有一名得力助手杨永泰,此人是旧政学系首领,精明干练,满腹经纶,1930年,由国民党元老张群推荐给蒋介石。蒋杨相见,大有恨晚之慨。很快,杨永泰就被破格提拔为军事委员会秘书长,成为了蒋介石首席智囊。杨永泰对于蒋介石贡献最大者,莫过于他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剿共"战略。  相似文献   

4.
1948年4月1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了一张蒋介石在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主持召开会议的照片。照片上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中央,主席台后排右侧,与蒋介石仅两人之隔的一张小条桌上,一男一女两位速记员,正埋头将蒋介石的话变成一个个速记符号。靠蒋介石近些的那位年轻女速记员,就是抗战期间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被我们今天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沈安娜。  相似文献   

5.
张治中是蒋介石的心腹,多年追随蒋左右,处在众多文武高官的注目之中。1949年6月26日,张治中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蒋介石在台北听到后摇头叹息:"别人背叛我犹有可说,文白竟然如此!"一言道出蒋、张关系之深。竭力为蒋排忧解难张治中的机要秘书余湛邦说:"(张治中)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人物。他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和中共有长期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与蒋介石血肉难分;既一贯主张联俄联共,又同时为国民党右派政治路线出力;政治上既有自己的主观愿望与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0,(20):147-148
<正>《蒋介石的后半生》陈红民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前不久,"蒋介石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办,这是大陆第一次以蒋介石为对象的国际研讨会。浙江大学特别成立"蒋介石研究中心",由陈红民教授担任主任。浙江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蒋介石的后半生》,是该中心的一项颇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刘秉荣 《领导文萃》2007,(10):129-132
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生前极端奢侈,死后也要奢葬,而且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选择自己的墓地。蒋介石虽自己标榜革命,然在继封建帝王之衣钵上.毫不逊色。1946年,蒋介石以抗战英雄之态还都南京后,就开始着意选择自己的墓地了。  相似文献   

8.
师永刚  张凡 《领导文萃》2011,(20):52-55
1903年,蒋介石进入奉化县城的凤麓学堂,接受新式教育。他在县城的照相馆里拍摄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照片.17岁的蒋介石稚气未脱,面容清瘦。衣着仍为旧式的大对襟棉服。次年蒋介石转往箭金公学,亦有照片留存。  相似文献   

9.
才华横溢的陈布雷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且多有争议的人物。陈布雷为人谨慎,也非常熟悉为臣之道,对蒋介石或同僚恭敬有加,无盛气凌人之傲气。  相似文献   

10.
张小平 《领导文萃》2012,(2):101-104
借鉴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技巧,在企业经营实战中学习毛泽东,如今已是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早晨,蒋介石在其台北官邸与蒋经国和随从晤谈。突然,蒋介石发问:"你们说,什么是艺术?"蒋经国和随从不知其为何发此一问,只好微笑作陪。"毛泽东打仗是艺术。"蒋介石突然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是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领导者》2007,(7):53-55
1943年11月2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此次开罗逗留七日,其间以政治收获为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本月大部精力,皆用于会议之准备与提案之计划,慎重斟酌,未尝掉以轻心。故会议时各种交涉之进行,其结果乃能出于预期,此固为革命事业中之一项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2.
浙江奉化蒋介石故居里,在蒋家大院的一角,有一个“周顺房千层饼屋”。这个饼屋原是蒋介石邻居的,和蒋介石没有一点关系。那它怎么又会在蒋家大院之中呢?  相似文献   

13.
正成在江湖,败亦在江湖。蒋介石在大陆,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来对付江湖习气,使其走向穷途末路。靠江湖起家蒋介石对江湖习气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他的发迹与江湖有极大的关系。他第一次去日本时,与上海青帮老大陈其美(陈英士)结拜为兄弟,在陈其美的介绍下加入了对其一生影响甚巨的同盟会。为了支持"义哥"争权,他两肋  相似文献   

14.
杨奎松 《领导文萃》2012,(23):53-57
必须承认,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中国20世纪的历史都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固然是政治上的对手,却有很多很相似的地方。他们之成为国共两党的一代领袖,既是时代使然,多半也是他们的共性适合了这个时代的需要的结果。他们的出身都属中间阶层看过他们传记的人都应该知道,蒋介石出身于普  相似文献   

15.
陈伯达为蒋介石定性,谓为“中国最大反动派”“人民公敌”,陈氏甚至破口大骂,谓之“中国最后一颗大狗牙”,弄笔使气,一如泼妇骂街,真是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蒋氏终其一生,就大处着眼而观之,可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  相似文献   

16.
岁月不饶人,蒋介石为了儿子的接班问题,可谓煞费苦心。到台后,蒋看到他的部下亲信在解放战争中纷纷投降中共,愈觉军政要员并不可信,传子之心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的许多军阀和政要都信奉迷信,他们在政治、军事、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时,常常借助测风水、测八字、卜卦等迷信活动,然后再做出决策。蒋介石一生依托神鬼风水之说决定行止,可谓民国政要迷信之魁。本期“决策旧闻”登录的蒋介石的几则迷信故事,既可供读者了解蒋介石精神世界的一个侧面,同时亦可警醒国人迷信活动的荒诞与虚妄。  相似文献   

18.
李振广 《领导文萃》2008,(18):72-77
50多年前,国民党退踞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隔海相望的政治格局,但国共两党都不希望出现两个中国。1956年春天.蒋介石收到一封中共中央专门写给他的信,信中提出了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及完成统一大业的设想,在结尾处还特别写道:“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蒋介石读罢,沉吟良久。此时.在他心中也已产生与中共领导人接触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陈布雷之死     
陈布雷,浙江慈溪人。曾任上海《天铎日报》、《商报》、《时事新报》主笔。1927年效力于蒋介石,先后任蒋的侍从室主任及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等职,为蒋草拟文件,有“蒋氏文胆”之称。1948年11月,在南京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20.
"一切组织宣传训练皆比不上共党" 红军长征以后,蒋介石仍然紧迫不舍,极欲迅速灭之于关隘险途.1934年11月,他两次在日记中写道"兜剿湘南主力""不可差过剿匪成功之大好机会".在他看来,红军已成了"残匪",因此,拟"进剿方针先使其被围","以封锁之"为"围剿穷寇与堵截残匪之原则".然而,无论他如何想方设法,每每都不能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