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诸葛亮的崇祀活动始自蜀汉政权时期,诸葛亮生前其功绩已被各方传扬,身后千年,崇祀地位同样被不断抬高。经魏晋南北朝的初步发展,诸葛亮崇祀在唐代得到士人和武将的极大推动。两宋之交,诸葛亮崇祀再获新生。明清时期,伴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诸葛亮崇祀活动进一步得以扩展。  相似文献   

2.
在中餐申遗的过程中,厨业行业神崇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深入研究。易牙是中国知名的厨神,为春秋时期齐国的厨师,因"知味""善烹"受到先秦诸子和秦汉学者的关注。此后,历代文人学者推崇易牙的厨艺,通过笔记文集、诗词歌赋、民间文化等方式扩大易牙在餐饮方面的影响力,最终奠定易牙厨业祖师的地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因之丰富而厚重。台湾高雄市每年会在易牙庙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是易牙崇拜仪式的现代传承。  相似文献   

3.
“河渎”祀风是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渎为四渎之“宗”,其祠庙遍及黄河流域。本文从礼制地位、庙祠遗迹、祀礼与神相等角度,较系统地追记了河渎崇祀之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契丹社会笃信萨满教,尽管建国后,不断受到中原地区封建文化思想以及佛、道、儒教的冲击、渗透和影响,但是契丹的萨满教信仰始终盛行不衰,一直是契丹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萨满教是北方游牧民族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多神教,是以万物有灵为基础,分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个方面。契丹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贯穿其民族兴衰的始终。本文旨在根据所学,管窥契丹人祭山和祭祖的风俗,谈一点肤  相似文献   

5.
试论伍子胥的崇祀习俗蒋康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曾对吴国的霸业和吴地的开发作出了莫大的贡献,最终忠谏屈死。千百年来,伍子胥受到人们无限的敬仰,死后还被奉为神明来祭祀.本文拟就崇祀伍子胥习俗的缘起、方式、范围及原因作一粗浅探究。一、对吴地的杰出贡献伍...  相似文献   

6.
山东乡贤崇祀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这一社会群体在明清两代是勾连国家、社会、士人的重要角色,对当时山东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时期,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各地乡贤崇祀逐步普遍化和制度化,乡贤崇祀也随之成为一种地方文化.山东乡贤崇祀形式历经若干变化,且形成严格的入祀选择方式和标准,由于其"可以显忠良,可以仰眷德,可以维风教"的特殊的政治与社会教化功能,山东乡贤崇祀在明清时期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船山崇祀与近代湖湘地方文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是与湘人有意识建构地方文化的努力分不开的.王夫之作为可资利用的地方先贤和学术偶像,受到湘人的极大关注与推崇,通过刊印遗书、讲求船山学说,崇祀为地方偶像,并最终将其列入文庙祀典,船山思想内涵得以光大,并作为地方文化建构的有利质素,逐渐融入湖湘文化精神中,成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船山崇祀作为地域社会建构自身文化体系和象征系统的一种话语,极大地促成了湖湘文化在近代的辉煌和成功.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文化浅说洪玉范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物质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的过程”①生产方式作为文化真正本体,是我们探讨某一民族文化的根据。蒙古族是马背民族,自古以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蒙古民族生活的这块土...  相似文献   

9.
奉祀春秋大贤柳下惠的和圣祠,是泰山历史上的著名祠宇。考察其祠自创构以来的沿革兴废,并通过和圣祠祀,观察不同时代背景下对柳下惠的阐释与解读,以及其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政治动向与时人心态,有助于探索柳下惠与泰山文化的多层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毫无例外地产生了自己的宗教.一种占统治或主导地位的宗教,同时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思想体系,这种宗教文化体系又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一种文化特质,从而对信仰该宗教的国家、民族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巫楚中的神祭祀活动是生活在这一带的汉、苗、土家、瑶、侗诸民族在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宗教形态,它具有典型的乐感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1.
族坟墓制度作为先秦主要的墓地制度之一,是奴隶社会宗法制度在丧葬领域的具体体现.楚国作为先秦时期南方重要的诸侯国,其仿周制以立国,自然继承了周代的宗法分封等级制度.故可知楚国族坟墓制度起源于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并且在一系列楚墓发掘中均能发现族坟墓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族坟墓制度作为先秦主要的墓地制度之一,是奴隶社会宗法制度在丧葬领域的具体体现.楚国作为先秦时期南方重要的诸侯国,其仿周制以立国,自然继承了周代的宗法等级分封制度.而楚国等级制度并非与西周完全一样,其等级更为森严,这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应.随着宗法分封制与井田制的解体,楚国各阶级逐渐打破西周以来的族坟墓制度,最终楚国丧葬中的族坟墓制度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3.
楚文化研究是中国上古文化研究的一大项。对于楚,我们的了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譬如,楚族的渊源及其早期迁徙史,便众说纷纷。下文,拟简单谈谈楚族远古的由东而西再折向南的举族大迁移。与此同时,解决相应的有关问题。了解了楚族早期的播迁,有些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例如,为什么楚文化具有亦夏亦夷亦苗蛮、似夏似夷似苗蛮、  相似文献   

14.
河南新蔡葛陵楚简中记载了楚先祖的起源地和迁徙地.简文“昔我先出自”之后的两个待考文字,经重新考释,隶定为“邕追”,读作“雍丘”.雍丘是颛顼的发迹起家之地.新蔡楚简中“昔我先出自雍丘”的记载,与《离骚》、《史记·楚世家》等传世文献中所记楚人奉颛顼为远祖的内容相吻合.新蔡楚简中还出现了“老童”、“祝融”、“穴熊”等其他楚先祖的名字,记载了楚族由中原南迁沮漳河流域、江汉流域的路线,对研究楚族的起源、楚先祖的世系以及楚族迁徒路线具有重要的证史与补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楚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古老民族.楚民族长期生活斗争在共同的地域上,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作为根植于楚民族文化这块沃土上的《楚辞》“皆书楚话,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是我们考察楚民族特征的珍贵史料来源.本文根据《楚辞》所提供的史料,结合有关历史文献以及考古学的部分材料,就楚民族的风俗习惯,作如下八个方面的考述.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22年)时期,是我国南方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种大融合的民族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殷商和西周以来南方民族频繁接触和友好往来的继续发展。本文特就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民族融合以及楚国在当时的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楚究竟始称国于何时?这无疑是楚史研究的开篇第一事。稍加联系,它还与历来关于楚族族源的追溯、楚族的迁徙与发展、早期楚国国势的强弱、殷楚或周楚关系的善恶等一系列根本看法的能否成立关系甚大。对谜团越结越紧的荆、楚国各问题的最终判明来说,何时有楚国大约也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所以,这又可谓楚史研究中的头等大事。但是相当长时间以来,学术界对此尚缺乏充分的研究,有关史论每叙及此往往语焉不详。综观历来的情况,对楚何时出现问题认识的含混不清,已确乎在很多方面加深了早期楚史面貌的扑朔迷离。近几年来楚史楚文化研究的日渐深入,迫使我们再次回到这一基础性课题。此前,我们曾论商代无楚,是综合考古、古文字、文献的三方面关键材料试图说明,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先后有报道称泰山周边县市发现所谓祭祀孙悟空的院、寺、庙等达七处之多,但是都在《西游记》成书之后,直接由于《西游记》的影响,而不能作为《西游记》成书与泰山关系的证明。但是,此一风俗作为《西游记》与泰山文化关系的一部分,其源头却是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泰山与"西游"故事的"联姻",是泰山文化背景下"西游"故事成书为《西游记》后的一个延展。清代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的揭蔽,使泰山文化在这一方面与福建、浙江等多省份自古及今都有的齐天大圣信仰之俗有了呼应的联系。从而,这一发现也成为全国性"孙悟空崇祀"或曰"齐天大圣信仰"研究的一个部分,是"泰山学"中一个涉及古代文学、宗教、民俗等多学科研究的新课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引入"考古"或曰"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五显神信仰"是一种历史悠久、传播地域广泛的民间俗神崇拜。"五显神"原为宋代徽州婺源的一个地方民间俗信神灵,后来在南宋皇室及部分官吏的推崇下,被引入佛教寺院供奉崇祀;宋元以降,又演变为道教的神灵而得到广泛的崇拜。然而,宗教界及学术界关于"五显神信仰"的研究还非常之少,因此,关于历史上五显神产生的时间、神源、信仰分布状况、与民间俗神"五通神"信仰之关系、与佛教"五通仙人"等信仰之关系以及历史演变情况等,还十分模糊,有些论述似是而非。本文对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关于"五显神"的信仰崇祀状况进行考述,以求廓清相关史实。  相似文献   

20.
薛瑄乃有明一代醇儒,被时人誉为薛夫子。从弘治元年始,就有人上疏请其从祀孔庙。一直到隆庆五年,几近一百年的时间,不断有人上疏请瑄从祀孔庙。从弘治年间到隆庆五年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正是程朱理学式微而王学广泛传播之际。在这一时期,以薛瑄从祀孔庙,不仅是为了力挽颓风、拯救世风,而且也填补了有明二百年而无一人从祀孔庙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