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菊同志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吗?》一文,对“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讲法提出了疑问,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也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一致的”。我认为这样的分析对真理的认识是一大进步,但觉得似乎还应该再补充一点意见:客观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客观性,也是统一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真理的表现形式的主观性质,因为真理既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又是客观范畴,它的内容的客观性可以不依赖认识主体,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则必须要有认识主体参加。如果离开了认识主体对客观真理所依据的客观内容的反映或表现,也就无所谓有认识论中的真理了。因此,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的客观性表现为其内容和存在形式的统一;而真理的主观性质则表现在真理在认识主体上的表现形式。把真理的形式区分为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也符合事物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的区分。这样既可以肯定了客观真理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正确表述了认识论中认识主体和客体对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于山菊同志《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吗?》一文(见《浙江学刊》1981年第1期),我是有不同看法的。当我又读到了山菊同志的《客体是真理的唯一内容吗?》(见《浙江学刊》1981年第3期)以后,就更加感到,山菊同志关于真理的形式问题上的见解不是偶然的,是与他对真理的内容问题的看法一脉相承的。山菊同志的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可贵的思想和探索,读后深受教益,但通观全文的基本立论和根据,仍觉得很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现时代国际舞台上社会阶级力量的对抗空前激烈,全球性矛盾日益尖锐,科学技术革命不断深入.科学的价值定向问题,科学与社会理想的紧密联系问题,都一一暴露出来,因此,把真理看作认识活动所要达到的理想并进行深入分析,无论在认识论方面还是在社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寻求真理是一种创造真理体现了绝对要素和相对要素的统一.这种统一不可能是既定的和一成不变的.它表现为由不知到知的过渡形式,由不够充分不够透彻的知识向更加多面和更加深刻的知识过渡的形式.既然人不能一下子得到全部真理,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学和研究中,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问题是由对“绝对真理”这个概念不一贯的理解中引出来的。许多教科书和文章,在谈到真理时,认为任何真理都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就真理都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来说,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的,都是绝对真理;就它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程度来说,只能是近似的、不完全的,因而又是相对真理。这里讲的“绝对真理”是在真理的客观性、包含的客观内容的意义上说的。但在讲到真理的发展过程时…  相似文献   

5.
山菊同志在《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吗?》(见《浙江学刊》1981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对于启发人们思考问题很有意义。但对他的“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这一看法,我们认为值得商榷。真理属于认识的范畴。一切认识都是由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而形成,它既非纯主观,也非纯客观,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真理就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这里客观的是真理的内容,而反映客观内容的主观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真理的形式。列宁在谈到真理的客观性时指出:“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2卷第121页)列宁的这段话启示我们:第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事物,这就是真理的客观性;第二,真理的内容存在于“人的表象中”,这就是真理的主观形式。因此,真理是借助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具体地说是借助于意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来反映的。没有人类这种特有的思维反映形式,就没有认识,就没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现行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对于真理观的某些论述,是值得商榷的。一、关于真理的定义“真理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①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正确的。第一,这个定义把真理归结为内容,而忽略了真理的形式。任何一个正确的概念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真理”这个概念比不例外。我们绝不能因为论述“真理是客观的”,而  相似文献   

7.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5,(7):152-155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人类对文化发展的追求和渴望,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基础与发展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来源,检验其实现目标的有效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文化这个载体,才能完成人们在真理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才能实现人们的思想意识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文化本性,承认教育客体的思想多样性,以及他们在价值判断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主要内容,发掘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充分借鉴外来文化的思想精华,最终才能形成对人的思想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一尽管马克思大量地吸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然而他本人自称的真正的科学(他的“经济学”著作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可以被肯定和理解为是他一生全部著作中所关注的问题,即对整个人本主义的本质进行审美的问题。正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节中告诉我们的那样,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本身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同,它关注的是作为“实践”、“主观方面”的“人的感性活动”,而不“只是客体的、“观方面的形式”。就这点而论,马克思是把人类当作相对独立的、有思想的、有感性的和注重实践的动物来论述的,而不只是当作所谓“资本主义运动的普遍规律”制约下的抽象  相似文献   

9.
真理是发展的,真理在现阶段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在形态上表现为具有并列结构的形式。所谓真理的并列结构,是指真理在逻辑上存在着一种互为关联、互相依存的双结构并列形式,这种双结构形式将真理的两方面内容紧密地联结起来,成为表述对象的完整的思维具体。一真理是具体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真理的具体性主要表现在:真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以及“对立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不应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唯一”,简单的理解为真理的标准只能有一个。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是就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本源的意义上说的,本意在于强调实践标准那种最终的和归根结底的性质。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实践标准不应该排斥逻辑证明所起的逻辑标准作用。大家知道,逻辑证明是以被历史实践证明为真的带有普遍性的知识为前提,通过逻辑的“合理关系”(推理)把一种个别性的认识与前提相对照,以此来验证一种认识正确与否的逻辑活动。这种逻辑活动既然它能够确定认识的真理性,就应该承认它起检验真理标准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茅盾创作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我在一些论述中探讨过茅盾艺术风格同当时的历史条件、文学运动、文学风尚、社会思潮以及他个人的思想(社会的、艺术的)、生活环境、文学渊源、文学素养等方面的联系。在这篇文章中打算着重研究茅盾的性格与他的创作风格的关系,这对探讨他的创作特色或许有所裨益。如何解释人的性格、个性以及艺术风格、个性,这些问题学术界仍在探讨中,我只是依据个人的看法来谈谈茅盾的性格与创作风格的关系。在这篇论文中,我把性格解释为人以习惯方式表达对客体事物的态度及自己言行的特点,把性格作为个性的重要方面,并不包括组成个性的人的气质、能力等因素。至于风格,不是把它理解为体现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中诸因素凝成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而是把它看作由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的理论特征:第一,非过程的永恒存在思想.这表现在它不能做到把事物看做一种处于不断生成中的过程性存在,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它以获得终极真理为最高目标.第二,无转化的非此即彼思想.这表现在它看不到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相互生成与相互转化,因此,它把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非此即彼地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3.
《浙江学刊》今年第一期和第三期连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就真理的内容与形式的特性,即关于它们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成其为问题而实际上却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而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范围,实质上  相似文献   

14.
中西美学在审美客体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儒家美学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力求从这种统一中去寻求美,也就是说,在中国美学中,审美客体决不是纯粹的自然,它应该是内容(伦理道德)与感性形式(自然形式)的统一;在西方美学中,审美客体更多的指向自然世界,更多地注重外在的感性形式,即便是指向人,也主要是指向人的外在感性形体,而不关乎伦理道德层面,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美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价值和满足看作是客体趋向主体同一过程的两种形式。价值是静态的满足,满足是动态的价值。价值在形式上是客观的,但其内容是主观的;价值满足的动态和主观的特点,影响和决定着实践。因此说,真理为价值服务,荣誉是精神价值的最高体现,对荣誉感的全社会的重视和追求,是改革之年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1.目前哲学界关于加强微观认识论研究的呼声是很高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宏观认识论与微观认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上大家的意见还很不一致。在什么是宏观认识论与微观认识论的问题上,有两种很有代表性的意见。一种意见是把关于对“宏观客体”认识的过程和形式的研究,称为宏观认识论,而把关于对,“微观客体”。认识的过程和形式的研究,称为微观认识论。另一种意见是把关于意识与“外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称为宏观认识论,而把关于意识与“脑内神经”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称为微观认识论。我认为这两…  相似文献   

17.
在“主体—技术手段—客体”系统范围内,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是作用于客体的能动性的源泉。主体包括个体、社会集团和社会。社会作为主体是通过个体的活动实现的;个体作为主体是以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客体则是包括在主体的生产活动中的自然界的一部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被描述为人的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不是某种仅仅与主体有关的东西;它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生产活动的主观方面在最一般的形式上表现为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客观  相似文献   

18.
巴门尼德的思想呈现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特征,一方面他的存在学说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另一方面他的哲学结论也明显地有悖于人们的生活常识,其原因在于他还不能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割裂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巴门尼德存在学说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他关于真理与意见、思想与感觉、存在与非存在三对范畴的论述中;他的推理原则是一种否定性的原则,他的推理方法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为后来亚里士多德概括出形式罗辑的三大规律提供了依据;而他的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思想为可知论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指的是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具有内在与外在相统一、主动与被动相统一、灌输与启发相统一的特点。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接受客体的质量水平、接受媒介的便捷性状况及接受环境的优劣状况等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升接受效果,国家要从增强接受主体的主体性、注重接受内容的质量、创新接受媒介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接受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20.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搞清人是怎样成为社会的人,并进而成为改造社会主体的。我国理论界普遍把人的社会化定义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不断获得既定社会文化、规范、技能的过程。也就是趋向于把人的社会化仅仅看作一个把社会文化、规范和技能内化的过程,一个单向的过程。但是只要仔细分析人的社会化过程,就可以看到人的社会化不单表现为内化既定的社会文化这一单向过程,而且还包含外化已内化社会文化的过程,体现出双向性。一、人的客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体现了个体社会化的双向性。人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客体。人作为社会的客体是以客观自然物而存在于自然、存在于社会的。人是社会的客体这一属性决定了每一个人类个体来到这个世界,就必然面临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既定的社会文化。这些既定的社会文化为每个人类个体进行种种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人类个体对这些条件只能接受,而不能自由地选择。人类个体只有不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