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论是儒家言说的"天地之德"(自然之德),还是马克思说的"自然自由",都是对人类生命形态的一种终极眷念。马克思的自然自由理论,一方面是为人类解放寻找一种自然哲学的认证,另一方面也肯定儒家自然之德对社会的构序意义。它将人的自由论证与儒家的仁本论证,放在自然与社会一体两维的平台上建构,以人性本善为始原,将自然自由融入社会生活,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中国传统的德言性境界,完成自然自由与自然之德的有机统一,以达到尽性立命的最高境界。儒家的天地之德和马克思的自由之境,原则上都设定了人性、宇宙与人类社会的统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把儒家士大夫追求的大同世界,化为一种民族解放的世界运动,表达了儒家实现天道、仁道、世道与自由高度融合的理想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法律道德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体法用是儒家的德法关系论 ,引礼入法是儒家立法道德化思想 ,原心论罪是儒家司法道德化思想。儒家法律思想中的“以礼入法”、“德主刑辅”和重视道德教化对当前我国立法、司法乃至精神文明建设有借鉴意义 ,但儒家法律思想在本质上是与当代社会的法治建设相冲突的 ,从总体上说 ,其影响是必须克服的。  相似文献   

3.
我刊2004年第5期刊发的王建疆先生《自然的玄化、情化、空灵化与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的生成》一文,以人与自然互动的观点,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内在精神与美学思想,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兴趣,纷纷赐文讨论,抒发己见,延展其不尽之处;又有王建疆先生撰文应对补充。这种良好的互动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的,现作为笔谈一并刊出,祈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道德化育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一种独特的道德培养方式,是传统礼乐文明育人智慧的精华。道德化育蕴含了儒家思想的宇宙观、本体论和伦常观,顺应了人的道德养成的规律,将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的系统化道德培养模式。道德化育浸润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日用而不知的道德自觉。道德化育对于公序良俗的建构、君子人格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禁发必有时、取物不尽物、物吾与也,这些体现出儒家区别于基督教和佛教文化对待自然的节制态度:顺应四季的变化规律是节制利用自然的前提,适可而止地利用自然资源是节制利用自然的途径,人与万物一体的观念是节制利用自然的思想根源。儒家偏重自然资源的有节制永续利用,与近代西方无止境利用自然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7.
儒家自然思想既有与道家一致的形式化的表达,又有道家所反对的性善性恶的内容认定。从性恶的自然来看,治理之道的公共性无法普遍化。从性善的自然来看,治理之道的公共性可以普遍化。心性上的自然性善论需要进一步在公共领域得以展开,于是显示了乾道变化与各正性命两个面向。这两个面向在公共性上的推衍则必然达成德福一致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浅析儒家伦理思想中的自然权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昌文 《天府新论》2006,42(3):30-33
缘起于现代西方的自然界权利理念,是生态伦理学中自然中心主义学派的基本范畴,一般认为它是一个后现代的话语体系。其实,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界权利思想。本文试就儒家伦理思想中的自然权利观,做一挖掘与梳理。自然权利观是有关自然界权利(也称自然的权利)的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魏晋玄学的核心问题,虽然历史上人们做出了诸多努力,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儒家生生伦理学从两个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新的证明,一是道德根据的证明,二是道德境界的证明。所谓道德根据的证明是说,无论是生长倾向还是伦理心境,都源于自然,以此为基础的道德行为也是自然的。所谓道德境界的证明是说,道德达到一定境界后,完全可以祛除执着,在自然而然中成德成善。"道德即自然"不代表道德不会出问题,但借助仁性和智性的辩证关系,可以纠正这些问题,重回自然。重新讨论道德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在更高层面上审视儒家与道家的关系,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因此,一种哲学系统所从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这种文化背景的反思,便规定了它对人或者人性的理解方式。 约公元前7—6世纪,中西方文明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哲学诞生的时代。哲学思想的创立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则本源于各自传统宗教的母体。不过,相比较而言,儒家哲学更突出地表现了与传统之间的连续性。苏格拉底之死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希腊哲学精神之生成与传统宗教之间的冲突;而儒家的哲学观念则明确地表现了一种自觉承接古初文明传统的历史意识。而这种历史意识,则基于其对中国古初文明精神的深刻反思。 《礼记·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段话虽是后人称颂孔子之辞,但却真实地表现了孔子及以后儒家对历史文化的态度。 孔子把历史文化的发展描述为一个因革继承的连续过程。《论语·为政》:“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依照这种看法,不仅三代的文化制度损益相因,以后的发展,亦复如此。基于这种理解,孔子虽盛称尧舜之道,同时却又从当时文化的现实出发,特别重视周制,并以承继文武周公之道为己任。  相似文献   

11.
李博 《文史哲》2024,(2):149-164+168
自然与人为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对后世西方哲学有着深远影响,尤其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形成了自然法与习惯法、自然状态与文明状态、自然权利与人为权利的对峙。西方哲学中的这一对基础概念,其实也是东方道家与儒家各自的原点。道家的“自然”之说与古希腊的“physis”无论从词义、用法,抑或是哲学内涵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包含有自在、自为、自化的意涵,并由此通向自由;而儒家尽管也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自然”的倾向,但与道家将人为同自然对立,并视其为人性堕落之根源不同,儒家十分看重人为,故而对文明、国家以及缔造文明的古圣先王极尽赞美,这与英格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如出一辙,保守主义即从人为的角度来理解英国宪制传统。围绕着“自然■人为”,东方与西方各自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体系,通过对它们的考察、研判,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政治哲学思想的某种超越具体族群文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万物都与其他物种有非常确定的亲缘关系,而且,万物的行为都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在他们看来,社会法则有三个组成部分:特定的名份,这些名份之间的等级关系,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出发指导这些关系的行为规范。儒家认为,作为人类社会现象的副本,这些法则同样存在于自然界中。根据儒家学说,人性的内容有三部分:第一,人和动物共有的一些永久性活动(吃、喝、睡、性);第二,人所特有的社会活动;第三,能够对事件、行为、身份或活动的天然贵贱、对错和当否进行评判的是非之心。人能够运用其是非之心指导自己天生的社会倾向遵循正确的道路。所有的人都拥有这三个组成部分,这使他们在生物学意义上实现了平等。儒家的首要兴趣在于社会行为,人的社会行为的明确的先天基础有赖于他们发挥是非之心的程度。儒家从不认为所有的人天生完全相同,更确切地说,他们认为,人的先天差  相似文献   

13.
在人的道德理论中,知性的道德化是一个基本问题。道德知性是道德认识论的重要课题,因为道德既要是调节人的社会关系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研究主体的社会道德化问题时,必然会遇到欲望的道德化过程这样一个伦理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的感官的情欲需求发自他的生理本能,而其满足则是论理的。社会对个人情欲的满足机制加以规约,使人的感官功能实现的连续过程本身变为一种道德实现的过程。因之道德不过是对情欲需求、表达与满足的适宜性的一种规则,这一点表现了道德对主体进行某种抑制和规范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与非道德化李金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神圣的东西不再神圣了,人们更以一种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事物。尼采曾宣告“上帝死了”,这里的“上帝”显然也代表了一种价值体系及其派生出的道德律令;韦伯则用“合理化”的概念来把握这一转变,并...  相似文献   

16.
彭昊 《船山学刊》2006,(4):79-82
庄子继承儒家的入世精神,但将其隐于深层;更在儒家出世理论的基础上吸取老子,进一步拓展和建构了一套完整的隐逸理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了审视,分析了其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各层面的主要代表观念的提出、发展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定位。讨论了各传统观念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利弊,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8.
吴虞对儒家经典的怀疑黄开国儒家自创立以来,就与古代的文化典籍《易》、《书》、《诗》有着密切联系,并以此作为教授弟子的教材。孔子重礼教,《仪礼》虽未必成于孔子之先,但儒家对礼的一贯重视,使《仪礼》后来也自然成了儒家的必备教材。加上据传是孔子亲手修订的《...  相似文献   

19.
儒家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反抗而又不断调适的艰难曲折的过程。该文侧重讨论儒家的调适。对儒家调适的阶段、动因、方式、方向和前景作了分析。该文以“现代化共识”的形成和“新儒家”的诞生为界,区分了儒家调适的早期和晚期,认为“新儒学”形成以前,儒家的调适以“中体西用”为主要的调适方式。“新儒学”形成以来,儒家的调适以“创造性转化”为主要的调适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儒家对死的超越宁新昌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对于人来说,它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样都是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着;有的人活着,实际上他已经死了。死与人的生存意义密切相关。因此,死的问题也就为哲学所关注,为各派哲学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