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身现象在诸多民族中普遍存在,而黎族古老的女性文身传统的缘起解释众说纷纭,综观各类不同的梳理评论,析得文身的原初意义主要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黎族妇女文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族妇女的文身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习俗,它反映了黎族女性原始的一种审美观念和宗教意识,曾在黎族社会里广泛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达,这种风俗逐渐消失。然而,文身图案作为一种原始艺术,一种民族文化,是记载人类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应当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黎族文身传说之所以如此众多,是因为文身发生的场景融进了时代内容,加上汉人记载过程经历了传闻、观察和调查等阶段。今天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诸多传说中探究黎族文身产生的真正根源上,其他传说被作为不真实的内容排除掉了。但事实上,这些传说都是黎族不同时代的产物,融进了黎族不同时代的内容,具有历史价值。论题主要探讨黎族诸多文身传说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黎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漫长的黎族历史主要依靠汉族士人的记载来追溯和重现。对古代汉文黎族文献形成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作者群体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既可以发现其史料留存的重要价值,也能厘清"他者书写"所带来的局限和偏颇。  相似文献   

5.
黎族是文身习俗传承时间最为长久,也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之一。本文首先对黎族文身的传承历史和遗存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隔离、原始宗教信仰、传统习惯和思想观念等视角出发,深刻剖析了黎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学界依据各类汉文典籍资料,已辑出了部分西夏姓氏,并校勘出了文献传播过程中的同名异译、脱、衍、倒、讹等讹误;本文又发现了部曲、冬至、令王、拽厥等姓氏。汉文典籍中的这些姓氏或由于句读错误,或由于记述内容过少,长期隐埋于史料当中。此次甄别,得力于近年来公布的出土西夏文献的支撑,这些西夏文献在西夏姓氏及其他名词术语方面的价值应当引起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黎族文身有着深刻的伦理原因,是古代黎族母系氏族为抑止血缘婚所刻下的氏族标志,是乱伦禁忌在黎族氏族社会留下的印记。它深藏的伦理考虑和设计已被模糊在宗教、审美乃至现实解说的时间烟尘中,它原本所表达的氏族含义远不似人们认定的那样表面、浅泛。其意义和价值在于:在数千年没有同一语言、没有文字的环境中,统一了黎族的伦理秩序,保证了这个民族的生息延续。  相似文献   

8.
论台湾原住民和海南黎族文身习俗的异同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有关的文献史料及近代学者调查资料对台湾原住民和海南黎族的文身习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 ,因为同处在原始社会形态社会背景之下 ,两地文身习俗在方法、图案、部位、年龄以及禁忌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必然是大同小异 ,但由于台湾原住民和海南黎族内部不同族群、不同支系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决定了两地的文身习俗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功能绝非单一 ,而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9.
文身是黎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孚方言黎族文身,是各方言黎族中文身图案和文身部位最多的一支,目前,美孚方言黎族60多岁以上的大部分老人都还保存有文身图案。西方村是东方市最大的一个美孚方言黎族自然村寨,通过西方村老年人的文身情况调查,可以探讨美孚方言黎族文身起因、文身文化和文身发展趋势等问题。调查研究认为,文身是黎族传统文化中目前消失速度最快的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身新说     
文身应是一种开始于野蛮时代早期,而结束于文明时代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原始先民成丁礼仪中的一部分.它虽有中外学术界所说的"避害"、"族徽"、"装饰"等作用,但其根本动因却十分简单:在青年男女即将繁殖后代时.以神的名义,用文身等残酷的成年礼仪,将本部族的那些病弱青年杀掉,不准他们繁殖病弱后代.从而适度控制种群规模,推动种群不断进化,确保种群长久生存.在母权制末期和父权制早期,因生产力的发展,神的地位下降,人的地位提高,为了更好地用光洁的肌肤吸引异性,女子不再文身;男子的地位越来越高,责任亦越来越大,"种"是否优良对部族干系重大,因此男子仍必须文身.进入文明时代后,青年男女成年时虽然都不再文身了,但其头饰服饰均需有明显标志,以纪念先祖,体现族属,反映传统,显示成年,这是一种"亚文身"现象,说明人类生存状况已大为改善,人种质量亦大为提高,不再需要用野蛮方式来推动人种进化了.人类的文身史,记录了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漫长历史.  相似文献   

11.
先秦史官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甲骨之书的制作者 ,而且 ,在此后从甲骨之书向竹帛之书的转变过程中 ,他们记言记事 ,为各种著作的出现积累资料 ,并编著了大量的历史著作 ,同时 ,他们还承担着掌管图书典籍的职责 ,在中国古代图书的早期创始阶段中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回族古籍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古籍是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主要以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小经”记录的各类文字和口碑等文献资料。文章从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回族古籍的定义、内涵、断限、分类与特点,对回族古籍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对今后回族古籍整理与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李大钊的大量文章中,对众多中国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李大钊认为,历史上的英雄是由时势造就的;伟大人物也是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才干。他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分阶段评价一个人的漫长一生,并把历史人物的评价融入历史过程之中。李大钊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他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认为社会上的一切活动和变迁全为人力所造,决不是几个伟人。李大钊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功过是非、褒贬抑扬依据于客观历史事实。李大钊评价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值得史学工作者学习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并对各历史时期的分类方法进行了阐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书装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书装史研究成果有近百种,其中最集中的是图书装帧形式,视角较为独特、新颖的,有文化、对现实的影响、装帧与时代的关联等。不足之处主要是学界存在不少重复介绍古书装帧形制的作品,具体内容、理论方法、认知模式、资料整理、研究队伍与结构等亦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6.
“生黎”与“熟黎”是宋代以后记载黎族史实的汉文史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词汇,它反映的是古代汉族文人士大夫对古代黎族内部不同族群的认识。论题从“生黎”与“熟黎”的出现、“生黎”与“熟黎”的特点、“生黎”向“熟黎”的转化、“生黎”与“熟黎”的分布四个方面对黎族历史上的“生黎”与“熟黎”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