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海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75-76
正确的发音和美好的歌唱是建筑在依赖于共鸣、最大限度地运用共鸣之上的,这是任何歌唱训练方法的基本规律,也是任何优秀歌手的嗓音应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徐黎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与其他音乐表现形式不同,声乐艺术是以歌唱者本身发出声音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抒发情感的。也就是说,歌者本身就是乐器。其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都是他发出乐音的器具,其中,共鸣器官决定着乐音的最后完成,而鼻共鸣腔则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5.
6.
7.
试论歌唱共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4,(1)
试论歌唱共鸣刘大巍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的嗓音为基本材料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本身对歌唱者的嗓音有着极高的要求。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制约着歌唱的法则,要求人的歌唱必须符合声学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顺应人们的审... 相似文献
8.
王本谦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6):155-157
共鸣在歌唱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从共鸣的定义、共鸣的作用和如何获得良好的歌唱共鸣三个方面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歌唱共鸣。不同唱法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强调、运用不同腔体的共鸣而体现出来的。共鸣中心的移动随着不同的高音的走向来进行调节,也可以说是随着音高的提升而不断向上方移动,概括地说就是由喉咽腔移向口咽腔,由口咽腔移向鼻咽腔。 相似文献
9.
施隽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24(5):105-107
共鸣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认识歌唱的复合共鸣着手,分别阐述了口腔共鸣、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并以此凸现出口腔共鸣(可调节共鸣)在歌唱中的关键性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混合共鸣来实现完美的歌唱。 相似文献
10.
刘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
共鸣在歌唱中按腔体位置可分为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共鸣与音高、音量、音色的关系密切,各声区中正确运用共鸣,可使音色更加优美. 相似文献
11.
李丽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
共鸣在歌唱中有重要的作用。要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歌唱者就应掌握和解决两个问题:1.歌唱的共鸣及其共鸣腔的关系;2.正确地运用咽腔、口腔、鼻腔、胸腔和“上下部共鸣”。 相似文献
12.
张永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语言是一切声腔艺术的基础,它不仅是产生优美旋律的依据,而且直接通过语言的咬字发音与流畅动听的音乐旋律相结合,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从而产生打动心灵的艺术效果。所有的歌唱都是以本国、本民族的语言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我国的民族唱 相似文献
13.
李怡帆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2):90-91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共鸣是歌唱的三大要素之一。无论是歌唱家还是初学者,都对这个问题非常的注重。歌唱中各个共鸣腔体的灵活运用,共鸣的混合比例,在美声唱法中研究得非常仔细。共鸣腔体主要包括了头腔,口腔还有腹腔,本文着重研究这三个主要共鸣腔体在发声中的状态,以及在歌唱中如何运用这些共鸣腔体。 相似文献
14.
李南箫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88-90
歌唱训练中的想象,实为一项自我意识调控法。它是从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物里,抽取共通点,转化为发声技巧,引导于实际训练的意识过程。本文通过对想象中两种表现形式———预想与联想的介绍,意在让学唱者了解想象对于歌唱训练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其开拓自身思维方向及想象空间,达到用心用脑引导艺术歌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谈歌唱中的共鸣与哼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辉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4):107-108
良好的歌唱发声管道感,对形成整体歌唱的积极状态是很有意义的,它能使人体各共鸣腔体上下贯通,形成混合共鸣,发声具有流畅、贯通、气息宽广、共鸣丰富、立体感强的艺术效果。正确的哼鸣对于寻找、体会、确立管道感颇具功效。它将发声的各主要器官和共鸣体感觉上串为一体,为理想的整体歌唱状态的形成找到了最基本、最重要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刘海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呼吸是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运动,通过这种运动所产生的气流,也就是气息,是人体一切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气息是歌唱之本。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论述,并强调:“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欧美的声乐... 相似文献
17.
何丽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4):142-143
尽量保持每个音都找到呼吸、共鸣、嗓子三者之间的平衡。歌唱时按照从低音到高音,从真逐渐变假的规律,就是最省力最容易的唱法。轻松自然才能歌唱持久。 相似文献
18.
歌唱的声音训练应建立在自然说话时的发声基础上,因为说话和歌唱从生理和物理的角度上来看,其发声原理都是由于气息冲击声带而产生的微弱音波经过人体各共鸣腔的调节,扩大与美化而实现的,但歌唱发声比说话的声音要求有更大的音量幅度,更丰富的变化音色,更宽广的音域和连贯,匀称的声音运行,因而歌唱发声要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难、更复杂的发声技术。一、发声训练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发声的训练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是以主观与客观感觉相统一而体现的,在发声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声音条件进行训练,在声音训… 相似文献
19.
侯文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217-218
男高音是声乐艺术中的声种类型之一。从技巧上看,男高音主要运用“真声”演唱的同时,整个声区都要运用胸腔共鸣,高音区又要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技巧。在男高音的声音训练中,应围绕中声区的基础训练、换声区的思维调整,以及高声区的关闭技巧等方面展开,最终实现整个声区的统一、协调、通畅。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歌唱姿势与歌唱训练及歌唱表演的关系的分析,提示从事声乐教学的人们必须重视正确的歌唱姿势的培养,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并最终使学生达到声、形俱美的完美歌唱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