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爱情枕边书     
识丁 《女性大世界》2004,(2):162-162
这是个炒作的年代。“美女作家”之风刚刚吹过,“美男作家”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眼下最具代表性的就数《沙床》的作者葛红兵了。教授出身的他,是怎么书写纷繁复杂的师生恋的?很可惜,和美女作家一样,他没能摆脱(其实是有意迎合)身体写作的窠臼。小说也写到了纯情,但人们可以依稀看到克隆《挪威的森林》的痕迹,其实小说这东西的好与坏向来见仁见智,没个定论,以至人们在心目中形成个约定俗成的共识,那就是看销量。据说《沙床》首版5万册,数字惊人!能达到这个首版数的中国作家大概不足10个,王安忆小说的首版数是2万册,苏童小说的首版数是3万册。那么《沙床》真的有如此“魅力”吗——揭开它包装精美且有名人签名的“床罩”,你会发现,《沙床》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胡适在一位朋友的扇子上题上这句话: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爱情的方法是要忍得住痛苦。后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第25号里引了这句话,并加了一句评语:“我看不但爱情如此,爱国爱公理也都如此。”过了几天,陈独秀被北京军警捉进警察厅。胡适发表随感录《爱情与痛苦》,  相似文献   

3.
18岁发表处女作,25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7岁就成了中国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39岁成为中国作协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副主席,49岁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同时,她目前是中国作家圈内唯一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齐耳短发,容貌清秀,气质文雅。这就是低调做人、高格为文的中国作协女掌门人铁凝。  相似文献   

4.
余玮  姜菁 《职业》2007,(19)
齐耳短发,容貌清秀,气质文雅。这就是低调做人、高格为文的中国作协女掌门铁凝。我的职业是作家2006年11月12日,铁凝在第七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协主席。对于铁凝的当选,很多人觉得是意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11-20日,中国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在庐山隆重开营。参加此次作家写作营有国内、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知名作家30多位,其中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蹉跎岁月》的作者叶辛,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刘兆林、陈世旭、吕雷、周梅森,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暗算》、《风声》作者麦家,澳门作家廖子馨,日本作家久间十义等。  相似文献   

6.
今天看来,胡适的意义不仅仅在白话文上,更在他对文化讨论所奉持的文化态度和文化方式上。宽容作为20世纪我们最稀缺的精神资源,在那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中几乎是由胡适单体呈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形象!可惜,上述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文化态度及其方式上,比例是1:3。这样一个格局,便注定该运动的主导方式是陈、钱、鲁而不是胡,而这个运动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也是陈、钱、鲁式的,而非胡适之式的。  相似文献   

7.
胡适喜欢喝酒,常常是不醉不归,早在13岁时,他就有了第一次醉酒的经历。因为醉酒,他用皮鞋打过巡捕,被罚款五元,还因为醉酒,被车夫剥了衣服,偷了钱包,在雨里淋了一夜。对于胡适的这一恶习,夫人江冬秀自然非常担心,屡次劝他戒酒,胡适虽然也很想戒酒,却常常禁不住好友的相劝而破戒。后来,夫人专门定制了一枚金戒指,上面刻着“戒酒”二字,让胡适天天戴在手指上,这样,朋友们就不好再劝了,而且一端酒杯就能看到那两个金光闪闪的字,想不戒都难啊。  相似文献   

8.
当年,办《观察》杂志的储安平向胡适先生求字,胡适给他写了这样一个条屏:“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这是胡适年轻时就表达过的意思,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虽然说的不是教育,但对“百年树人”的教育来说,无疑也是格言。  相似文献   

9.
与普通人相比,世界上真正多才多艺的人还是少数。一个时代,多才多艺的人数量陡然增多,要么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要么是滥竽充数的"才子才女"太多。后一类,多是社会风气不正的衍生品。最近,中国作协风波不断,在金庸入会和郑渊洁退会后,著名演员刘晓庆的中国作协会员身份再次曝光,引起网友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文学市场受到商业化冲击的时候,许多青年作家纷纷选择转型,或像小饭一样从事和文学相关的编辑等工作,或像郭敬明一般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或效仿韩寒,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一批曾经追求写作梦想的青年人身上,纯文学仿佛离他们越来越远。然而并不是所有"80后"作家都选择转型,许多女作家依旧坚守自己对文学的热忱,比如中国作协会员流潋紫(吴雪岚),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许艺等。  相似文献   

11.
胡适与郭沫若的第一次见面胡适和郭沫若同为“五四”的健将。胡适虽只长郭沫若一岁,但胡适在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起步甚早。他在1917年初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随后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而到了1918年8月,作为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相当于高中)学生的郭沫若,尚与去年已发生的新文学运动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余玮  姜菁 《职业》2007,(9S):4-6
齐耳短发,容貌清秀,气质文雅。这就是低调做人、高格为文的中国作协女掌门铁凝。  相似文献   

13.
万选蓉,一位聋儿母亲,《漂亮妈妈》的主人公原型。她成为万千聋儿母亲在困境中的精神支柱。 她是一位教师,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聋儿语训教材的编写,使数千聋儿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1998年,身为政协委员的万选蓉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得到了邓朴方等16位全国政协委员的签名支持。这一提案在之后每年3月3日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相似文献   

14.
播种者胡适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六日,在美国国际开发总署主办的“亚东区科学教育会议”上,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发表了一篇讲演《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这些“平淡无奇的起码言论”却招致了众多非议,有人以不应在国际会议上向外国人侮蔑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为由,指责胡适失礼、失态、不爱国;更有人作诛心之论,认定胡的颂赞科学和技术,主张中国西化,是洋奴思想的流露、是文化买办在洋大人面前讨好的表现。在一片骂胡声中,初露锋芒的李敖看不过去了,出来打抱不平,写了这篇《播种者胡适》。这犹如抛下了一颗连锁反应的重磅炸弹,由此而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笔仗,不久又分为遥相呼应的两个战场:一个战场的主题是“胡适功过”;另一个战场的主题是“中西文化”。前者李敖的主要对手是叶青(任卓宣)和郑学稼;后者的主要对手是徐道邻和胡秋原。面对如此学林的高段强手,青年李敖毫无畏怯,勃然而起,一战而不可休,又一气写下《为〈播种者胡适〉翻旧帐》、《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我要继续给人看看病》等数篇万言檄文。叶、郑、徐、胡诸翁虽年事已高,亦不现疲软,鼓余勇挺枪上阵,几番交手,双方打成一团,最后拉拉扯扯上了公堂——起衅肇事的胡适之却在此时独自悄悄地步入了地狱。这一段唱做念打俱见功夫的文案戏恰如为这位文化班头做了一次精彩的大道场。  相似文献   

15.
我面前放着两本《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一本是1994年的版本,一本是1999年的增修版,作者均是李天明。原版书上给我签名的是作者本人,增修版书上给我签名的却是他的夫人张敬知。1994年12月,我要到美国去工作。赴任前,我去离休在家的外交部礼宾司老领导李天明的家,既是问候,又是辞行。那天,我们都很高兴。李老告诉我,他在写点东西,已出版了一本书。说着,顺手从书架上拿下一本递给我,书名叫《现代国际礼仪知识》。我在礼宾司工作多年,出于职业敏感,一看到这本书,就被吸引住了。他提笔写上赠语,签名后送给了我。我知道李天明同志…  相似文献   

16.
名人趣谈     
《老人天地》2013,(4):21-21
胡适主持中国公学兼容并包,聘请教授不分派系,更不讲究资格,颇有蔡元培的风格。若论学历,沈从文只有小学程度,但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博学多闻,胡适聘请他为学生讲授小说试作。大概有二十多名学生选他课,但他第一天上课时,却发现整个教室都坐满了。这景象有点让他招架不住,站在讲坛上有十几分钟说不出话来。突然,他惊叫一声:“我见你们人多,要哭了!”  相似文献   

17.
7月27日,星期六,上午10点,艳阳高照,室外气温超过37摄氏度,上海闵行区某超大小区(下文以"KC"为小区代号)的标志建筑"凯旋门"附近集聚着很多人,梧桐树之间拉着几条显眼的横幅,上面写着"外高桥拒绝交接,涉嫌侵吞业主利益数千万,拒不交出账目""外高桥入驻5年,KC设施设备损毁严重,弃业主生命安全于不顾,令人发指"等字样。横幅旁边摆放着两张小桌子,有专人引导业主在横幅以及签名表上签字。后据发起这次签名活动的小区志愿者们介绍,事后统计征得的有效签名数达4000余人。这场声势浩大的签名活动缘何而来,此话还要从小区物业服务公司的"辞旧迎新"说起。  相似文献   

18.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西班牙9岁男孩曼努埃尔刚刚出版了一本幻想小说,成为世界上最年轻作家之一。这本小说有38页,据称是受到《指环王》《哈利·波特》的启发而产生的创作灵感。图为曼努埃尔从学校缺课准备去马德里书市签名售书。  相似文献   

19.
她是一名71岁的作家,曾因《雅砻江的太阳》、《山风浩荡》、《世纪丰碑》等长篇报告文学而斐声文坛。正是这位瘦削的老人,却在地震后连续奋斗在彭州、都江堰、汶川等重灾区,忠实地记录着发生在灾区群众和救援官兵身上的点滴事迹。她,就是中国作协会员、《城市改革与发展》杂志原总编辑李林樱。  相似文献   

20.
这几天,阿友(化名)的QQ签名一直是:“身上的皮肉之痛怎么比得过内心的痛”。这是因为,在半个月前,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死亡。5月4日晚,阿友和他最好的也是仅有的两个朋友、同样是“90后”、同样跟随在浙江台州务工的父母生活的陈建和星子(化名)服毒自杀,地点在台州椒江区葭芷大转盘中心花园的草坪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