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年来,我国人口科学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大好形势,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得到认真的、实事求是的探讨;西方的人口理论和方法、手段也得到了广泛的引进、吸收和应用。人口学本身及其相关的边缘学科的研究正逐步开展。这些巨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应加充分肯定的。但是,在回顾这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看到人口科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不容回避的课题,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对象 人口流动与流动人口是两个相关的不同概念。人口学中常说的人口流动,包含的面比较广,如人口的地域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人口的阶级、阶层流动等等。我们所说的流动人口,是指人的户籍地不变,而活动离开了户籍地的人们。这是实行户籍管理的国家所特有的一种概念。它是区别于户口迁移的一种人口流动。 流动人口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从时间上分,有临时的、季节性的、长期的。在临时的与季节性的之中,又有有规则的和无规则的之分。  相似文献   

3.
在通常意义上,权力包括公共和个人两种不同范畴的权力。本文研究的婚姻生活中的权力是指个人的权力。 关于婚姻生活中的权力,可从理论上将之区分为显见的权力、潜在的权力和无形的权力。显见的权力是以看得见的结果形式表现出来,潜在的权力在未出现变化或冲突的时候,起着重要的作用。无形的权力不一定表现在公开的行为上面,或是以潜在不满的形式出现,但是在相互尊敬与自我尊敬方面的性别差异上,或是由法律所体现的差别上,它却有可能是明显的。无形的权力所发挥的影响通常不易为人们所察觉。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促进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太极拳运动改善了人体的机能,提高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太极拳运动增强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太极拳运动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太极拳运动调节了人们的心理平衡,促进了人的心理健康,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变化中的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迅猛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未富先老”的中国国情将养老方式的选择推入了社会焦点问题的漩涡。虽然采取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还是自我养老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但是作为养老对象的老年群体 ,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也具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就老年群体与养老方式选择的关系及意义谈些粗浅的看法。1 现代的老年人不同于传统的老年人经济的发展改变着物质世界 ,也改变着人类的自身。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老年群体 ,也随着时代的步伐 ,不断表现出新的面貌和新的特征。现代的老年人和传统的老年人的差异 ,大致集中在…  相似文献   

6.
五、祖宗的遗传密码 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到处可以看见一些远古的先民们遗留或流传下来的物证。生育的象形文字、锥状的建筑物和拱型的门洞。看惯了这些现象的现代人也许不以为然,但人类的先民们却经历了苦苦的思索和艰辛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上的增加以及养老观念的逐步变化,社会上也在大力发展着各类养老机构。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文献和现有的统计资料分析政府对养老机构的建立和管理的规定、我国养老机构数量和区域分布的特点以及现有机构的利用程度。1999年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养老机构的发展具有指导和推动性意义。1989年以来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在增加,收养的老年人始终占养老机构床位的70%左右。入住农村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多于城市养老机构收养的老年人,农村每千名老年人所拥有的床位数也高于城镇的数量。导致城乡差异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和分析。如何提高现有养老机构的利用程度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所以提高按人口平均的经济水平,也是我们的经济目标。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质的规定性,而经济目的量的规定性,是可以通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一系列经济水平来表现的。近年来我们注意了社会主义经济目的的研究,我们觉得还应结合按人口平均的经济水平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给流入地的劳动就业、卫生、教育、城镇建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带来一系列问题,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表面看来,一些困惑和矛盾是流动人口大量激增造成的,但其实质是固有的、静态的政府管理模式与新形势下劳动力加速流动以及就业多元化模式相冲突引发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必须通过管理体制的理顺、管理制度的规范、管理方法的创新、管理手段的更新,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等手段,采取综合决策、综合治理的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秋的呼唤     
秋是绚丽多彩的,充满了生命。在温柔、湿润的空气中,到处涌动着她充满灵性的气息。在大自然的造化中.在天空与大地之间诠释着她特有的丰收属性。 秋是金黄色的,那黄灿灿、沉甸甸的麦穗掀起了千重浪.令人欣喜若狂;秋是橙红色的.那满山的红叶.傲然凌霜的枫树舒展着勃勃生机;秋是万紫千红的.是人们寄予厚望的收获季节,那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是虔诚的人们弯腰躬背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秋呈现给人们四季中最美丽的色彩,她是新学年的开始.是希望的开始,她告诉拳拳学子.成功的喜悦总是眷恋那些肯于付出和有准备的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西部大开发所面对的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宏观背景下,立足西部人这个第一开发主体的社会与空间结构,重点分析了西部人的资本构成:天赋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认为在西部人人力资本贫困的条件下,实施资源优势战略是一种短视的现代化路径选择,提出了人力资本战略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建设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整合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推进区域内人力资源一体化。文章运用统计数据,基于人力资源密度、核心—边缘等模型从时空的角度对首都经济圈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首都经济圈人力资源的自然密度不断增加、经济密度持续降低,且向京津两地聚集,圈层结构明显,而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工资水平的差异。根据首都经济圈人力资源结构的特点,提出区域内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三要素”人力资源定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人力资源定义,讨论的侧重点是知识、能力等"共性化"要素。我们认为,个性、兴趣、价值观等"个性化"要素和努力、态度、情感等"情绪化"要素,也应该包含在人力资源的定义中。"个性化"要素和"情绪化"要素对人力资源的"贡献弹性",具有明显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三要素人力资源定义,可以提高人力资源概念对人力资源构成要素的覆盖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解释能力和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前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新科  金文俊  李硕 《西北人口》2001,(1):62-64,F003
本文从兰州市老年人社会价值的调查入手,分析了兰州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特点,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社会配套制度与机构缺乏、收入低与身体状况和文化素质一起制约着兰州市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其表现出开发程度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并对相应的时策做了探讨,认为应在提高认识,转变老年人就业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老年劳动力市场,加强再就业培训,积极实现老年人自养.  相似文献   

15.
多状态生命表模型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梅 《西北人口》2005,(4):37-39,43
本文针对企业人力资源变动的结构性特征,将人口统计分析中的多状态生命表模型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并应用此模型对某一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验证这一模型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可行性,揭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现状。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中的“银色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平利 《西北人口》2004,(4):37-38,41
人才是西部大开发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当前西部人才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充分开发利用“银色资源”不失为一种快速、实效的好方法,这既体现了国家为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所提倡的“老有所为”的精神,又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西部地区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力资源开发不充分.本文阐述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以及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以下简称兵团 )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的现状 ,在揭示兵团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解决兵团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问题的几点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力资源新的积聚地,在人力资源上具备比较优势,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一体化设计,长江三角洲的人力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与整合,在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第一性经济资源的今天,这种状况应尽快改变。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整合须把握三个关键:即产业能级设置、城市功能定位及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人力资源在相应的城市环境中发挥迁移作用,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则为人力资源的流动提供软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设置了一系列衡量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与国内东、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的比较,得出若干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