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十力(1885—1968年)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在熊先生故乡湖北黄州,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政协学委会、黄冈地区行署和黄冈县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加拿大、苏联、日本的专家学者,熊先生的生前友好、学生及亲属,共一百多人出席了讨论会。海内外学者济济一堂,缅怀先哲,共研斯文,对熊先生其人其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1985年12月新加坡和中国黄州、台湾等地先后举行过熊十力学术讨论会。其中由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在熊十力故乡黄州组织的学术会议受到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日本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会议结束不久,日本学者高田淳、岛田虔次等人即致信武汉  相似文献   

3.
1985年12月新加坡和中国黄州、台湾等地先后举行过熊十力学术讨论会。其中由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在熊十力故乡黄州组织的学术会议受到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日本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会议结束不久,日本学者高田淳、岛田虔次等人即致信武汉大学教授萧萐父等盛赞会议成功,感谢会议期间出版熊十力论著集,使日本学者首次读到了熊氏早年著作《心书》,并对出版熊十力著作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其后日本学者坂元弘子又在《猫头鹰》、《鄢其山》等刊物上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黄州会议。在两万余言的《熊十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苏州大学、苏州市政协等单位主办的“顾颉刚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5月7日至9日在苏州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有关部门和日本、香港、台湾的专家、学者150人与会。提交论文近90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钱伟长及江苏省、苏州市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兰州大学历史系、江苏省史学会、江苏省社会教育学院北京校友会等单位和个人、群众团体发来了贺电和贺信,现居台湾的钱穆先生的夫人钱胡美琦女士向会议捐款以示纪念。这次学术讨论会对顾颉刚先生一生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和方法等问题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撮  相似文献   

5.
由江苏省文化厅、中国剧协江苏分会、苏州市文化局、苏州市文联共同发起的纪念吴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至14日在苏州举行。匡亚明致开幕词,热情赞扬吴梅先生的爱国思想和求实学风,对吴梅在词学和曲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作了高度的评价。应邀出席学术讨论会的著名学者任二北、赵景深、吴白匋、万云骏、徐朔方、王守泰等教授,在会上作了发言和学术报告。会议围绕着对吴梅先生  相似文献   

6.
熊十力先生早年研究西学,后来醉心佛法,“四十岁后,舍佛而学《易》,平生思想变迁,以此番为最大。”易学思想可说是熊先生思想的主干。他指示学人为学的途径是学习西学,涉猎佛学,归本《易》学。熊先生倾其晚年心血撰写哲学著作《乾坤衍》,自称“余之思想,变迁颇繁。惟于儒、佛二家学术,各详其体系,用力尤深。本书(指《乾坤衍》)写于危病之中,而心地坦然、神思弗乱。此为余之衰年定论。”  相似文献   

7.
熊十力先生的思想有一个由佛归儒的过程.依据熊先生晚年著作<存斋随笔>,通过对儒佛两家两个原创概念"昭明"与"无明"的分析,认为熊对儒佛二家思想在学理上的抑扬根基于其形上信念的抉择在佛家以"无明"为人与世之根本特征和儒家以"昭明"为人与世之根本特征的形上信念抉择中,熊先生亲近了后者,疏远了前者.这种相对的亲近与疏远而不是绝对的执着和抛弃根源于宇宙人生证验的二重性,它决定了熊先生学兼儒佛而归于<易>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8.
在金岳霖先生看来,林宰平“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读书人,是我惟一遇见的儒者。”在孤傲的梁漱溟先生限里,他是“衷心尊敬服膺的一位长者”,“其人品之可钦敬,其学识之可佩服,为我一生所仅见”。而在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胡适、钱穆等著名学者的传记或回忆录中也常常能见到与林宰平交往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熊十力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其体用论哲学影响海内外。哲学上的本体言语道断。熊十力从切己自反入手,准确地把握住了宇宙大生命之体。他匠心独运,立于传统,却超越先哲;佛家的一切皆空、道家的无何有之乡、西洋的心物二元论等哲学,熊先生则一转为儒家的触处皆真、满街是圣人的体用不二哲学。读熊氏哲学能引发人一种向上的精神力、民族自信心及民族自豪感。哲学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熊十力的哲学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0.
由武汉大学和台湾东海大学联合举办的“徐复观思想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武大举行。徐复观先生是湖北省浠水县人,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先后在浠水、武昌、日本求学,30、40年代曾投身军旅,任职政界,后在熊十力先生的教诲和启发下,转向学术研究,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新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举办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武汉大学和东海大学,虽然分别位于海峡两岸,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两所大学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我校已故校长、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陈望道先生逝世十周年,由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及中文系、中国华东修辞学会、上海语文学会联合举办了“纪念陈望道先生逝世十周年语法,修辞方法论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的专家、学者共一百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提交给会议的论文有五十多篇。有三十几人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了论文或作了专题报告。会议集中  相似文献   

12.
最近收到东大图书公司印行的世界哲学家丛书《熊十力》一册,由大陆青年学者景海峰执笔。一口气读完,觉得这是一部高质素的著作,故乐于为之评介。这部书有三个特点:(1)文笔流畅,能够掌握到时代的脉搏;(2)资料丰富;(3)对于熊先生的思想有相当同情和了解。全书共分6章:(1)熊十力与中国现代哲学;(2)“新唯识论”源流探析;(3)近代唯识学复兴的最后归趋;(4)体用观的形而上终结;(5)本体论架构;(6)量论索迹。还有附录3篇:(1)熊十力小传;(2)著作考述;(3)学行年表,外加参考书目.以下再作比较详细的论析。  相似文献   

13.
熊十力哲学,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园中一株奇葩,清奇秀逸,久而弥芳,札根中土,流誉海外。盖自晚清以来,中西各种文化思潮汇合激荡于半殖民地中国,西化惊涛,复古逆流,相反相因,同时汹涌,使不少人目眩神移,失所依归。熊先生正当此时进入学界,他没有随俗浮沉,而是以异乎寻常的苦学精思,自循中国哲学启蒙的特殊道路,上下求索,勤勉一生。  相似文献   

14.
陈元晖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今年是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校教育学部吴玉琦教授通过记录自己与先生相处的点滴表达了对先生的纪念。吴玉琦教授主要从三方面对先生做了介绍:陈元晖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潜心研究,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教育史都有研究,著述甚丰,是学界知名的学者;先生酷爱教育,认为当好大学教师,除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外,还要有专业研究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先生一生未离开教育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高校有影响的教师;先生为人耿起直、善良、质朴,在工作中敬业乐群,与人交往时平等待人,是后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戊戌变法一百周年。1998年5月22日,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省历史学会在西北大学举办了“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陕西省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新闻出版部门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彭树智教授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6.
熊十力哲学,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园中一株奇葩,清奇秀逸,久而弥芳,札根中土,流誉海外。盖自晚清以来,中西各种文化思潮汇合激荡于半殖民地中国,西化惊涛,复古逆流,相反相因,同时汹涌,使不少人目眩神移,失所依归。熊先生正当此时进入学界,他没有随俗浮沉,而是以异乎寻常的苦学精思,自循中国哲学启蒙的特殊道路,上下求索,勤勉一生。从“五四”前夕发表《心书》到六十年代著成《乾坤衍》,前后近五十年,学脉数变,重心屡移,  相似文献   

17.
经过长期准备和充分酝酿,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武汉召开了第二届全国闻一多研究学术讨论会。参加大会的有老一辈专家教授和中青年研究工作者,闻一多的友好、学生及亲属,还有日本和香港的学者,近一百人。代表提交了三十多篇论文。会上展开了热烈讨论,对闻一多的思想发展、新诗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一、关于闻一多的思想发展关于闻一多的爱国主义思想,大家看法较一致,认为它贯串了闻一多的一生。闻一多的思想、人格、学术、创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主要活动大都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关。但在具体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同观点和看法。有的认为,他走过了一条诗人学者到斗士的发  相似文献   

18.
《中央党校通讯》讯,9月14日上午,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央党校工作委员会召开学术座谈会,特邀请日本爱知学院大学教授、文学博士水野明先生来校作《日本侵略中国思想的检证》的发言。水野先生是大学历史学教授,对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中日关系史有深入研究,对日本侵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及中日关系问题有深刻的独到见解,是一位国际知名学者。此次米中国是应山东省社科院邀请参加在威海市举办的“甲午战争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归国时途经北京,被邀请来参加座谈会的。  相似文献   

19.
王献唐为抢救祖国文化遗产做出的贡献王宽,丁戈晋已故著名现代学者王献唐先生系山东省日照市人。先生的一生是热爱书籍与文物的一生;同时也是保护、收藏与整理古籍和文物的一生;因而也充分表现出了他是热爱祖国的一生。1先生自小喜欢读书、聚书,用他自己1930年写...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戊戌维新一百周年,由中国史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8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共有160多位中外学者,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的许多专家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