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海洋区域文化法治建设在立法、守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均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应以构建以《建设海洋区域文化法》为基本法的法律体系,提高国人海洋区域文化法治建设的法律意识,把海洋区域文化法治建设作为文化产业来发展,加强和完善海洋区域文化法治建设中的行政、司法保护制度等方面,全面推进我国海洋区域文化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化法哲学是反思性的。我国文化建设、文化法治与文化法学的发展,需要基于民族性、政治性、建构性的文化法哲学的引领。文化法治有规制法与权利法两个维度,文化法哲学范畴形态应是双层的。文化规制性规范指向全体性文化法益,承担客观价值指引功能。对应规制性规范体系,学理上应当以文化主权、文化安全、文化主体性、文化统一性为基础,建构其理论范畴。文化权利性规范指向个体性文化法益,其功能主要通过赋权与权利救济等方式实现。对应权利性规范体系,学理上应当以文化自由、文化权利为基础,建构其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结合而生的新兴事物,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笔者从国家战略部署的需要、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保护民族文化的需要、政策易变而基本法缺位等方面论述了安徽文化产业立法的必要性,结合安徽文化产业立法不系统不科学、立法滞后、执法多头等现状与不足,提出制定文化产业基本法、完善文化产业地方性法规体系、加快政策法律化进程,提供健全的法制环境和构建执法机构等建议,保障安徽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导多元文化互学互鉴、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这对我国文化遗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文化遗产工作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而文化遗产法的价值界定繁多,缺少统一的价值名目,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学研究的产物,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等国际公约确认的法律概念,它能够突出文化遗产法的学科特点,满足人类的实际需要,具有合法性意义。我国应当将"文化多样性"作为文化遗产法的价值。现阶段我国文化遗产立法仅停留在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层面,缺少深层价值构建,相关立法模式与内容过于松散,未与国际法接轨,因此,我国应制定文化多样性保护法,在部门法中确立多元文化发展原则和文化遗产权,从而与"一带一路"所倡议的文化包容精神相契合,完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自从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发展文化产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重要政策导向。当前,我国在文化产业领域共制定了5部法律,22部行政法规,500多部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其内容主要体现为“管制性内容”,我国各级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奖助性规定”,多体现在政策性文件之中,有必要转变为正式立法。“文化产业促进法”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基本法”“奖助法”和“一般法”,以实现“文化产业立法的法典化、规范化”,“建立文化产业管理的部门协调机制”,“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奖助机制”。在立法技术上,“文化产业促进法”需要坚持“能细则细,宜粗则粗”的原则,先在“总则”部分明确规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和法制框架,再通过配套的法规、规章中具体落实该法的实施措施、实施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各自具有丰富的法理内涵。“富强”“民主”是引领我国文化产业法制与公共文化服务法制建设的重要价值;“文明”“和谐”是引领我国文化遗产法制与精神文明法制建设的重要价值。我国文化立法需要考量“自由”“平等”等社会层面的多重价值,文化执法、司法则需要考虑“公正”“法治”等价值准则。承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基本价值的“爱国、敬业”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理念之“诚信、友善”,都需要通过文化法治建设内化为人民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作为文化立法的目的,其不同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可根据文化法治的具体需要,确定其融入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征信立法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必须先行。研究征信立法,首先需要研究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征信法律制度,又切实考虑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文化传统,以科学架构我国征信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征信立法的基本框架既应当包括征信法律,也应当包括征信法规、规章;既要有征信基本法,也要有征信专门法。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处理好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潮之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之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加快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必须先行。研究征信立法,首先需要研究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征信法律制度,又切实考虑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文化传统,以科学架构我国征信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征信立法的基本框架既应当包括征信法律,也应当包括征信法规、规章;既要有征信基本法,也要有征信专门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则或制度的总称,其基本原则包括生态原则、节约原则和公平原则.环境法、经济法和社会法是可持续发展法的三大主干.近年来,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可持续发展立法力度,建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我国也出台了一些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初步建构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法律框架体系.我国可持续发展立法的当务之急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入宪或制定可持续发展基本法,同时加快环境、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1.
文化市场发展与文化事业发展都是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件。推动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文化企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监管法制作保障。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立法、推动文化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八项重要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服务大众原则、喜闻乐见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核心价值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市场机制原则、依法运行原则。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立法、推动文化市场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八种基本关系,即传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开放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普及性与专业性的关系、综合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包容性与健康性的关系、人民性与革命性的关系、经济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规模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领域的基本法。随着环保领域各单行法的制定和修订,环境保护法的缺陷表露无遗:内涵缺位、形式错位、制度滞后。环境保护法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其基本法的性质要求对环境法律进行整合。西方发达国家都成功地进行了整合性的环境立法,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共通原则制度已经确立,立法技术渐趋成熟,所有这些都为环境保护法修改提供了可行性。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存在政策法、环境法典、基本法三种立法模式。相比之下,基本法模式是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多元文化格局的冲突与融合将长期存在。但融合是主流,这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冲突是支流,主要源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利益之争。文化产业是文化全球化的现代形态,它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建构先进文化体系的重要途径。让文化产业走向世界,还需注重民族文化特色,发展民族文化品牌;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积极借鉴国外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经验做法,加快文化事业的改革,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朝着适应国际竞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研究科技进步法的配套立法问题,首先应对科技的主体性有相当的认识,从而才能确立科技进步法的基本原则或价值取向;而只有在此基础价值层面上,科技进步法才能与其他基本法形成互动关系。文章认为,我国科技进步法应确立三大基本原则,即促进科技进步原则、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原则、科学研究自由原则。在这三大价值目标的基础之上,科技进步法与其他基本法形成互动关系:一方面,传统部门法需要科技进步法来应对现代科技对它们的冲击;另一方面,科技进步法的配套和完善需要其他部门法综合调整,即价值同构、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已经远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形势变化的需要,对其修改完善势在必行。修改的指导思想应当坚持"宏观转向"与"微观重点突破"相结合,修改的模式应当以基本法为目标,以解决重点问题为立足点,向政策法和理念法倾斜。修改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对原有立法目的和原则进行调整和转变,并对与环境保护要求密切相关的典型问题,如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公众环境权益保护等进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6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60年的民事诉讼法学在立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的过程中,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应当为民事诉讼立法的不断完善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论证;应当进一步拓展与创新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完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为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的程序正义理念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加提高民事诉讼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作为中医药领域的基本法囊括了中医药服务、中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保护等关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在立法层面有诸多创新与探索。但该法仍有多项条款需制定配套规范加以保证落实,且关于中医药定义、中医药功能定位等部分争议点需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8.
相称性原则基于正义的需要,着眼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以达到各种利益的均衡。广义的相称性原则产生于法治国家原则,被普遍遵守。它不仅约束行政,而且约束立法。作为欧共体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相称性原则已成为欧洲共同体法院行使司法审查职能的一项颇为灵活的工具,经常被用来审查共同体或其成员国的举措在欧共体法律框架内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总体规模、体制结构、法律法规、创意水平、人才培养和投融资方面尚存障碍或困境。因此,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立法保障,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规划,推动文化产业创新驱动型发展,实施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育战略,打造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最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法治航天建设是一项将各类航天活动规制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在航天领域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统筹推进航天立法、法律执行、法律监督及法治能力建设等各环节,更需要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加快推进法治航天建设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打造中国航天事业升级版的内在要求。我国现行法治航天建设工作还存在法律制度供给不足、认识有待提升、航天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航天立法工作,将法治航天建设与航天管理体制深化改革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开创中国航天的法治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