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文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文化队伍和管理队伍,这对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过去“左”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十年內乱的破坏,我国高等文科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很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当前,我国正面临“对內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正在兴起。在社会科学领域里,也出现了许多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新问题。如何在这种新形势下,改革高等文科教育,以适应四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便成为一个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最近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不仅对加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2.
“广西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团队”2011年12月由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立项启动建设。团队成员以广西师范大学学者为主体,吸收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后简称“文科中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依托人文社会科学力量雄厚的广西师范大学而建立的省级科学实验中心,文科中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工程”、“基础条件建设工程”、“‘人文强桂’社会服务行动工程”、“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四大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3.
人文社会科学发轫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之中,对于现代性的阐释与批判始终构成其经典传统,但同时,现代性无孔不入的渗透也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异化的危险.作为对现代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新形态,以交叉前沿、战略需求、现代技术、区域优势为建设动力,以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教研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运行模式的形成为四大核心要素.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探索国内外跨学科联合学位培养、建立以多学科集群为基础的现代书院制度、推动"新文科实验室"建设以及践行"传统文科+"可成为高校探索新文科建设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文科学生能力结构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反映出高校文科学生培养的诸多弊端,其中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目的不清、结构混乱,难以高效配置和有序安排课程资源是核心。运用“协同、共享、整合”网格化管理思想,构建教学内容-进度-平台的三维网格系统,建设高校文科课程规划的网格化平台,可以实现课程资源的“有度、有序、有效”的调度和安排。在细分化的课程资源中,识别各具体专业涉猎的课程资源“单元格”,确定各专业为达到目标能力而在开设课程和各课程在教学进度及教学平台上的安排,并且建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三大资源库,构建文科课程规划中的课程具体设计方案,系统将使原本相互孤立、内容重复的文科课程规划变得统筹有序、有条不紊,各要素间形成合力、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的提出有着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信息技术发展驱动、文科复合型人才稀缺等多重背景,目前学界对新文科的认知与阐释因科学视角、学术视野、学科气质的差异而并不聚焦,所给出的新文科建设路径或有宏观指导价值而无实践操作价值,或只聚焦单一学科的新文科建设而不具有复制性。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循证社会科学是一门新兴的文医交叉学科,以证据为核心的循证社会科学对新文科认识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理论视角。从循证社会科学的视角来看,循证理念是新文科建设的最大公约数,科学证据是新文科建设的最便通桥梁,循证社会科学可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循证决策支撑和循证实践支持。在具体建设路径上,新文科建设需要以循证实践理念为参照,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以循证社会科学为选择,重视学科交叉建设;以循证学术研究为补充,加强科学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对于新文科发展中存在的如何建设、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的问题,梳理新文科建设研究的历史,分析新文科建设的系列研究成果,论述新文科建设可能产生的种种疑惑,以艺术学科为案例,对新文科建设“新”的内涵和外延等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新文科并非要舍旧立新,而是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在既有的学科基础上兼容交融文理科学科的成果,打通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脉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育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前瞻性思维的优秀人才,为中国文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做好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准备; 新文科赋予了传统文科以新的阐释路径和思维方式,重新定位传统文科的角色,使之于中国特色实践之上产生更多学理思考,助力中国学派建设; 艺术学科尤其要把握守正创新之中艺术审美的本质,不断借鉴交叉其他学科,使得艺术学科能够满足人们身心美好期望。  相似文献   

7.
在新文科建设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的互动中,“数智”科技是它们与先进科学研究成果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界面和通道,融合“数智”科技推动新文科建设是新文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文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建立“四新”与“数智”科技互动的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应建构融合“数智”科技推动新文科建设的七大议题,即目标与使命、内涵与特征、方向与重点、学科治理、教学创新、学术创新以及新文科教育共同体并应基于中国传统“道、法、术、器、势”思维框架提出基于七大议题的概念模型。通过对新文科建设的系统思考和整体梳理,构建基于七大议题的理论框架,有助于系统地融合“数智”科技推动新文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文科建设是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创新途径。自2018年被提出以来,新文科建设便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了清楚了解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情况,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2018—2021年间发表的以新文科为主题的文献,经筛选得到有效文献共计1455篇。以此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并对新文科建设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通过作者和机构的合作网络来看,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紧密,新文科建设领域尚未形成多机构合作网络。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共词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发现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是近年来新文科的研究热点。通过关键词时区图发现,新文科建设逐渐由理论研究转向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新文科建设可能的研究方向包括:对新文科价值引领功能的探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结合新文科自身特点,促进“四新”建设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是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提出的,以教学实践理念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新时期,新文科建设对高校设计学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转型要求。在梳理新文科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学科融合、跨域交叉,推进新文科理念下的设计学专业建设与教育改革。借鉴交叉学科的新技术,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学习体验,为未来国家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在依据设计学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从宏观角度提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设计学专业特色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期为高校设计学专业内涵式特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赋予高等教育文科建设新的使命,新文科建设理念和实践应运而生。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 要课程,基于新文科构建智慧教学模式成为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英语教育改革的正确选择。 在此背景下,分析当前大 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包括新理念缺失、主体不全面、技术要素不足、具体模式缺位等;根据问题及其造成 的不良结果,从更新顶层理念入手,确保主体全面化,充分融合信息化新技术,合理采用深度学习等模式,作为大学英语智慧 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三十多年来,我个人始终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调查研究、学科建设的第一线。2018年8月份,中共中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这些不同学科的“新”,不仅是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而且在新学科内涵建设上展现出新气象。其中的“新文科”概念,当时我非常不理解,不知道何为新文科,更谈不上建设新文科了。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文科课程建设多以单门课程的形式孤立进行的状况,提出了基于网格整合建设的理念,促使课程建设形成合力,形成了“服务本校、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的课程效用思想,以不断扩大受教育面,扩展课程建设功效;总结了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平台五大转型,探究了协同、共享、整合的文科课程六大网格机制;构建了课程规划体系、课程实施体系、课程共享体系和课程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不久前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这是令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界可喜可贺的事情。《意见》指出 ,从今年开始 ,在我国高等学校将启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计划” ,此计划包括六项计划 ,十项措施。这六项计划是 :重大课题攻关计划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人才培养和奖励计划 ;学术精品奖励计划 ;文科教育改革计划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计划。十项举措包括 :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实施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 ;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特聘教授岗位 ,增加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4.
据 2 0 0 3年 3月 1日光明日报报道 ,年内国家教育部将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其中一大举措施是 :“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 ,并给予与自然科学和工科学院院士相应的待遇。”该项计划还包括重大课题攻关、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和奖励、学术精品奖励、文科教育改革、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6项计划 ,以及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继续实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新人培养计划等 1 0项举措。对实施计…  相似文献   

15.
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过程的核心主题之一,在新文科建设视阈下合理界定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厘清拔尖人才培养与新文科建设间的关系,对有效促进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丰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术、学科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新文科”建设内涵出发,聚焦卫生事业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拔尖创新人才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要着重突出管理实践、决策咨询、科学研究、教学等能力的差异化培养,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创新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构逻辑、优化“六位一体”培养方案、重塑培养机制、构建多方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的人才培养实践逻辑,以期为学校相关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文科建设是以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要求,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新文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为目标。当前,中国高等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组与变革是该专业突破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一个关键。在明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等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培养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师资队伍和培养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创新、优化和完善等现实困境。因此,高等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重新审视培养模式与方案,确立科学的育人定位和课程建设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理实一体化”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接行业发展,建设“产、学、研”区域化培养平台;完善保障体系,构建“双师型”专业化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7.
高校文科科研指的是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面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文化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趋势,提出加强高校文科科研、拓展高校文科科研的新视界,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文科科研好学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文科科研发展的经验之一就是,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要面向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在探讨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在与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密切结合中,推进高校文科科研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96年2月初,武汉大学召开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学校党政领导、文科各院系所、室、中心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部分学术骨干等数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回顾和总结了武汉大学“八·五”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目前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并就实施“九·五”研究规划纲要和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修改与完善意见,这些意见将最终体现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纲要中。这次会议的召开,正值“八·五”规划完成之际,因而是对“八·五”以来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力和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充分展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努力,目前武汉大学文科拥有7个学院、27个系(部)、20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2个国家文科人才与科研基地,拥有千余名教学科研人员和一批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研究机构,还有国家三大文科教材出版中心之一的武汉大学出版社以及《武汉大学学报》等6种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金、设置较为合理,并有较强交叉、渗透与综合研究能  相似文献   

19.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始建于 1 995年 4月 ,前身是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学院的办学方针是 :努力发展学科 ,全面提高质量 ,为社会公共教育服务。几年来 ,学院积极倡导“宽容与和谐”、“学习与研究”的精神 ,力争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 ,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并进 ,努力在工科大学开辟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 ,逐步形成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文法学院设有法律系、行政管理系、社会学与政治学系、社会科学系、教育管理系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教学研究单位 ;此外 ,还设有北京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和MPA中心。学院各类文科…  相似文献   

20.
科教融合既是对高校科研和教学资源反哺、成果反哺、过程协同固有路径的突破,也是对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科研和教学之间关系的一种妥善处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文章发现目前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的科教融合存在专业建设观念上重“教”轻“研”、教师科研指导方式单一与学生研究性学习需求高但参与度低、科研实践中“团队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应通过建构政策体系和实践体系、丰富研究性教学和指导、改革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等策略,推进科教融合,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