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唐诗外编》(中华书局出版)所收《补全唐诗》,由已故著名敦煌学家王重民先生从浩如烟海的敦煌遗书中爬梳辑录而成,又经王仲闻、俞平伯、刘盼遂等先生校阅。《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一年第四辑所载《补全唐诗拾遗》,由王重民辑录、刘修业整理,采取了王尧的研究成果,并经阴法鲁先生等校阅,内容的完备与校勘的精审,较之《全唐诗外编》  相似文献   

2.
八二年,中华书局出版《全唐诗外编》,收童养年先生辑录之《全唐诗续补遗》二十一卷。童先生在较长的时间内,“留心辑补,随见随抄”,化了巨大的劳动,共得诗一千余首,摘句二百三十以上,词三十一首。是书集吉光片羽于一编,补《全唐诗》的缺漏,大大俾益于唐诗研究,这是值得欢迎的。全书偶有疏误的地方,如《全唐诗》已经载出的,不必补收;有些条目征引资料,时序过晚,可以另行补出较早的出处;也有一些条目误录。笔者通读全书,在含英咀华的同时,随手记下“溯源”、“志异”的资料若干条,愿为童先生添砖、补罅,以表助成的衷意。限于篇幅,这里仅选刊出部分条目。  相似文献   

3.
年前,撰《全唐诗无考卷考》,已刊《河南大学学报》1991年2期,意欲对《全唐诗》中无世次爵里可考的诗人,作全面的梳理。今撰续考,一考诗人时代生平,二查核诗之载籍出处,三甄辨作者及诗之重出、误收。本文包括《全唐诗》卷七七一至七七三中全部诗人共40家,不当之处,尚请教正。  相似文献   

4.
《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六载中晚唐诗人姚合的小传,云:“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藉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相似文献   

5.
6.
《管锥编》初版于1979年,1986年再版,1991年第3次印刷,先后勘改讹文脱字数百处,多为排印校对之咎,亦有原稿失检错漏所致。是书成于忧患之中,检书不易;且征引繁富,校对困难,容有字句讹夺。本文复就管窥所及,勘正数十处,供《管锥编》读者参考(另有《校读札记》将刊于中华书局《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扬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4期所载《(方言校笺)拾补》一文的续篇,就《方言校签》三至五卷中未及校,或虽校而可补可商的20条,提出了校正意见。  相似文献   

8.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杜牧小传》云:“樊州诗四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樊川诗四卷,加上外集一卷,别集一卷,明明只有六卷诗,何以编为八卷呢? 经检核,《全唐诗·杜牧集》前三卷,与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以下所引《樊川文集》,均用此本)前三卷所载诗同,编次与《樊川文集》亦同。不  相似文献   

9.
《庄子》文本虽经历代整理,但令本《庄子》的部分内容仍有倒脱衍讹等错误现象,参考和吸收前儒时贤于《庄子》之研究成果,井充分关注《庄子》文本自身的内在结构而进一步予以校理,将有益于《庄子》文本的进一步阅读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李白生前,曾将诗稿托三人编辑。第一,临终前将手稿托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李后编成《草堂集》十卷传世。其序云:“临当挂冠,公又病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宋乐史取《草堂集》与“别收歌诗”十卷,校勘排为二十卷,号日《李翰林集》,《草堂集》遂亡。第二,天宝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从1975年开始编撰,至1990年全部出齐。据《大字典》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力以先生介绍:“动员了湖北、四川两省十多所有声望的大专院校中文系老师,参加工作的老师又经过挑选。主持大事的几位教授、副教授,他们在国内外有影响,在汉语言文字方面有相当的研究。这支队伍的骨干有一百多人。”足见规模之宏大。日本汉学家称“这一事业“与长城一样伟大(《日本中国学会报》第39集《学界展望语言学》),《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称之为“当今汉语字典的‘世界之最’。”《大字典》编委汪耀村教授指出:“从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收集唐语资料,翻检史书之余,兼亦浏览《全唐诗》一遍。取舍之间,常为“一作”苦,遂又自不量力,试作校证。参读岑仲勉先生《读全唐诗札记》(《史语集刊》九本,得益良多。仿岑先生之作,偶有所获,亦笔录成文,积久得二百余事。今摘引三十则,撮录证语,就教于同志。其大要,不过以史证诗,以诗证诗,旁未及逮。区区之作,唯期得为《全唐诗》整理工程添半砖片瓦。校引诗例,均取自中华书局《全唐诗》平装本。引例之后,概注页码,以备复检。史书引文,均取之中华书局标点平装本分部  相似文献   

13.
署名“后村居士编集”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后村千家诗》)中,笔者查到几首佚诗,现录如下: 卷七六八韩溉集失收《云》:“轻惹离愁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山头触石应长在,天际从龙自不归。莫向隙窗笼夜月,每来仙洞袭行衣。春风波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卷十二) 按:陈尚君《全唐诗补编》亦未收。韩集中诗多咏物,此诗亦为咏物,似可证为韩作。 卷八六 ○吕岩集失收《神仙》:“得道来来相见难,又闻东去幸仙坛。枝头春色一壶酒,顶上云港五岳冠。饮酒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先生去后应难老,乞与贫儒换…  相似文献   

14.
搞辑佚的首要难题是确定该作家作品的时代归属。《全唐诗》已收的作家中,有些与唐五代根本没有关系,如卷七三一收其诗十九首的胡宿(994—1067),仕宋仁宗、英宗朝;有些明显是宋以后的人伪撰,如卷八五六至卷八五九收诗四卷的吕岩(洞宾),因此《全唐诗》只能作基本参考,不能全信,需要重新考证。而考证中的最大麻烦是那些跨朝代的即由五代十国入宋的人及其作品,需要考知作品的写作时间,如李昉、范质、窦仪等人的诗;与李昉等由北方(五代)入宋者相比,南方由十国入宋者就更加难办:十国亡于宋的具体时间各各不同,而且有些人来往于十国之间、或隐居某处无官衔可资考证,如《全唐诗》已收入的廖融、王元、王正己、伍彬等人,笔者手头上就有好些廖融等人的诗为《全唐诗》所未收,但因颇有作于宋代之嫌,只好搁着。  相似文献   

15.
下列七首(句)唐诗,辑自宋、明人著作,为《全唐诗》所不载,亦为各家《全唐诗》补本所阙。今抄录并略加按语,以供治唐诗者参考、研究。 一、王绩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发现以后,人们对传世本《老子》文本产生了更多的怀疑。事实上,北大简本未必处处皆是,传世本也未必来得更晚。而更有甚者,即使二本乃至各本都没有异文之处,也不证明没有错误。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要对原文有正确的解读。传世本《老子》上、下经之各第一章,就是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说明《全唐诗凡例》有言:“《唐音统签》有道家章咒、释氏偈颂二十八卷。全唐诗所无。本非歌诗之流,删。”自此,凡录唐诗者,即不收释氏之偈颂。《凡例》此言,当可商榷。确切地说,偈颂有非歌诗之流者,亦有即歌诗之流者之不同。只要我们将两者适当区别开来,即可选取。所谓“偈”,乃是梵文Gatha(偈陀或伽陀)的简称,义释为“颂”。梵汉双举,即云偈颂。一为佛经中的唱词,颂扬佛德;一即中国之诗颂。白居易在《题道宗上人十韵》诗中说:“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除佛经中的唱词以三十二句为一偈外,一般多以三字乃至八  相似文献   

18.
校读是校勘学方法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推广和应用。以作为我国叙事文学源头的《左传》为例,通过《左传》与《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史记》《新序》《说苑》《淮南子》等相关典籍中同类语料的校读、对比,用这些校读材料补充《左传》文句表达方面的省略之处,也使得《左传》字词训释更加直接易懂。通过反复对比,在尽现《左传》文辞之美的同时,亦偶现出其个别的稍逊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编辑部于1959年出版的《史记》,以金陵局本为底本,进行加工整理,书末附“校读后记”,是较为完善的版本。对于三家注中的少量误点,尚有漏校,如“数”,谬。印本亦有误处,如“陕”误为“陕”,“祠”误为为“数落”、“责让”之意,而注为“频数”意,实“词”。  相似文献   

20.
高棅《唐诗品汇》卷44选温庭筠《桂州经佳人故居》云:桂水依旧绿,佳人今不还。只应随暮雨,飞入九嶷山。题下注云:"一作李群玉诗。"经检,《全唐诗·温庭药集》未录此诗,《全唐诗》卷57。《李群玉集》收有此诗。"佳人今不还"的"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