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年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学科的基本框架是以青年学为基础性学科,重在揭示青年的本质特征、身心发展、个性变化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理论。而其他一些相关的学科如青年政治思想教育学、青年组织学、青年心理学、青年人才学、青年行为学则为应用性学科,组成了一个以青年学为中心的学科群。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应有历史、理论和应用三大部分。青年学应属于社会学的范畴,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青年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80年代进入到学科化发展的新阶段,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青年作综合性研究的青年学,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应时而兴。青年研究是青年学赖以发展的理论之源头和学科创建之根基,青年学是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学术结晶,反过来又可以为青年研究的深化提供学理的指导和规律性引领。青年学所具有的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青年的综合性,有别于其他任何一门单学科。青年学在青年研究学科化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难以逆转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一、青年研究领域中建立青年学的必要性如何? 青年学的理论前提是什么? 我以为,在青年研究领域中主张建立一门“青年学”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这表现在:①随着现代化的深入,社会已经充分意识到青年作为一个社会活动群体的主导价值是万万不可再漠然视之的了。②已经确立的青年心理学等学科由于只侧重对作为个体的青年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青年研究自一九七九年以来,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之势,出了不少学术成果,也推出了一批人才,但严格地说,青年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要在我国建立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青年学,尚需作相当艰深的努力。一、国内外青年研究的一个新趋势国外的青年研究,自六十年代以来是蓬勃兴起之势.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如此。许多国家专门性的青年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还出现了国际青年社会学常设委员会等世界性的组织和论坛。一九八三年,联合国还召开了讨  相似文献   

5.
青年学有自已独特的学理根基与知识体系。青年学的研究对象是青年及其发生发展过程;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青年及其本质;研究的学术范畴是揭示青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青年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青年特殊需求的发生与引导的规律。青年学这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必然要吸纳众多学科理论研究青年的成果,对青年学研究应防止故作高深的苛求,让后来者视综合性研究为畏途。青年学的研究方法也应是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在青年学学科建设中的综合,在综合中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应提倡在综合中创新,避免眼中只有某一种方法的单学科思维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年研究从1988年出版第一部《青年学》教材以来,历经3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走的正是基础理论研究与普及应用双双并进之路。在当今青年研究中,有一种"轻普及应用"的倾向。新时代,要在青年学研究中形成基础理论研究与普及应用双双并进的共识,必须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学与术、普及与提高三对关系上提高认识,才能够更深一层地认识到青年学的存在价值:青年学理论的力量,归根结底在于应用。新时代加强青年学理论普及应用有五大着力点:提升青年自我认知能力、引领青年全面发展、强化青年工作理论思维、培养青年工作专门人才、科学制订青年政策。为此,如何扩大学术张力,这已成为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学科新的要求、加强青年学学科建设不容忽视的一个攻关课题,应当在反思的基础上,补足短板与缺项,进一步扩大青年学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李: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历曲折、漫长的道路。当一门科学理论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概念、范畴、原理、及对其对象进行历史规律性的描述之后,那么,依据原理陈述的内在联系,加以整理,系统地确定各个陈述所处的地位,就成了一件势在必行的工作了。目前,我国青年学的研究正处在这样的历史的十字路口。孙:青年学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漫长的岁  相似文献   

8.
青年研究和青年学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表面繁荣与热闹的青年研究,以及一大批冠以《青年学》名义问世的成果,并不能掩盖青年研究事实上处于前学科时代的状态。本文试图理解这种宏大建构愿望与现实学科建设之间的张力,并在文化人类学的思考路径下,从田野、叙事和解释三种思考维度中,寻找一条但并不是唯一的从青年研究到青年学的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青年学     
青年学是一门新开垦的研究人的综合性边缘学。青年学涉及的学科很多,除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外,还涉及到教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史学、美学、未来学等等。原来的研究人的科学,如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只是研究人的一个侧面,而青年学则要求对青年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所以,它既是各传统学科的分支,又是它们的综合。其研究对象显然就是“青年”,但是对于什么是“青年”,社会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即使从严格科学的意义上讲,青年期的上限与下限也难以确定。青年期的上限始于青春萌动,而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在不同纬度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之间,前后相差有好几年。即使在同纬度的国家、同民族、同性别里,不同个体间相差5年也算正常。这是其上限的不确定性。青年期的下限止于人的成熟,而人的  相似文献   

10.
如今我国青年学学科化建设面临着学术建制困境和知识体系困境,而且两者已经出现了"叠加共振"效应,对处于初创之期的青年学而言是关系生死存亡的生存性困境。青年学如何突破发展困境,转危为安,是青年学学科化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青年学必须坚持再学科化的建设发展方向,从学术建设和知识体系两个方面实现青年学学科化困境的突破,从而保障青年学学科知识生产的高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1.
Over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large, modern firms have tended to replace small, family businesses. In parallel, the family has declined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We suggest that these developments are interrelated. Because information of cheating in market transactions spreads only gradually in large markets, the reputation of the family firm could support contractual performance only in small, traditional markets. As markets grew in size, this reputational mechanism could no longer operate. The small, family firm was then replaced by the large, modern firm. This transition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mily.   相似文献   

12.
This contribution to Ideas in Action draws attention to the potential gap for social work graduates that exists between the end of teaching and employment in their chosen field. It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ies of a role for faculty in increasing readiness to be employed, thus enabling an easier transition into the profession. An initiative to do just this is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some of the lessons learnt.  相似文献   

13.
14.
尹敏鉴 《职业时空》2012,(2):116-117
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能被学校众多学生所赞赏,甚至崇拜,那么其教学在上讲台前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之后的教学效果将不言而喻。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程度与层次,并不是每个教师能轻易做到的,这完全在于教师的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15.
陈蕾 《现代交际》2014,(10):182-183
加强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筑牢抵御"和平演变"及思想渗透的钢铁长城,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高校校报作为党的喉舌耳目和重要宣传舆论工具,理所应当在加强党建育人工作中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Mama RS 《Child welfare》2010,89(5):177-189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CRC)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that has both policy and practice implications. Its practicality as a working document hinges on its implement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CRC be viewed from a child rights perspective that has five building blocks. These building blocks relate to specific articles in the CRC. They also each allow for the CRC to be realistically interpreted and to be actively promoted.  相似文献   

20.
Todres J 《Child welfare》2010,89(5):37-5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U.S. ratific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CRC) on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RC and U.S. law, along with the health status of U.S. children. It finds that ratification could lead to measures that most Americans already support and that could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childr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