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员工离职,对企业来说,或多或少会造成不便或伤害,因此“预防胜于治疗”,企业老板对留人的学习应该永无止境。 一般老板都明了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资产,每位新进员工在进入公司的前三个月至六个月都在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员工根本无法达到正常的生产力。一旦经过这段考验期,员工就能够开始发挥潜能,对公司真正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每个企业最重要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的贡献维系着公司的成败。因此人力资源的最高境界是使组织需求的人才能够适时、适才、适量、适质的供应。然而现今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不清楚员工的真正能力在哪里,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其结果是危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若是能使每个人都把潜质尽情发挥在工作上,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员工也有自我意识,企业只有与员工之间相互了解,走入员工的内心世界,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干劲和潜质,才能让员工心甘情愿留在公司,为公司而努力。一、增强员工自信和培养员…  相似文献   

3.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果这句话是提醒我们必须尊重人才,这当然对,但如果我们因此认为,只要重视人才,对普通人可以不理不睬,那就大错特错了。亚洲首富李嘉诚对人才有独特的理解。他曾说“:我对我的员工只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是给他们相当满意的薪金花红;二是你要想到他将来要有能力养育他的儿女。所以我们的员工到退休的前一天还在为公司工作,他们会设身处地地为公司着想,因为公司真心为他们着想。”正是这种对每一个员工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尊重,使他的企业获得了长久的竞争力。然而,我们一些企业又是如何对待普…  相似文献   

4.
<正> 美国有一家公司叫“新猪公司”,名字很土,但成长很快。创办人毕佛说他喜欢听顾客抱怨,这话听起来有点自谑的味道,“你应该喜欢抱怨,抱怨比赞美好。抱怨是别人要你知道你还没满足他们。”毕佛发现,每一个顾客的抱怨都使他有机会拉开跟其他企业的差距,帮助他做一些  相似文献   

5.
<正> 美国通用电气原CEO韦尔奇的经营最高原则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这是管理的理想境界.是一种依托企业谋略、企业文化而建立的经营管理平台。眼下我们许多企业的管理离这种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据最新的一份权威调查分析: “在中国企业每一层次上,80%的时间用在管理上,仅有2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而西方一些企业在管理工作中, “管”与“理”的比例是2:8。笔者发现,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有个现象,管理者“发号施令”,员工照章办事。在这些企业里,员工的最高目标就  相似文献   

6.
员工不快乐的企业,多数止步不前甚至倒退,而员工快乐指数越高,企业越有活力。四川绵阳市九州电器集团公司创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友情管理、民主管理、和谐管理”,现在这家国有老企业已成为“科技城里朝气最盛、人气最旺、势头最猛、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九州公司的员工都感觉到“在这里工作放心、舒心、开心”。“员工的快乐指数”是企业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必备的要素。企业要增强活力,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产环境,使之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巨大凝聚力的“强磁场”。要员…  相似文献   

7.
<正> 内部员工持股制度,是指由企业内部员工认购本企业的股份,委托工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工会持股会代表员工个人股东依法进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参与民主管理、企业经营决策和按股分红的新型股权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股权形式,其核心在于通过工会持股会对不继承、不交易、不流通、不对外抵押的公司内部职工股的集中持有与托管运作,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前途紧紧地捆在一起,形成一种“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一种利益机制。这种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性的持股方式,使员工持股由短期行为变为长期性投资行为,在员工与企业间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资产与产权联系。 实施内部员工持股制度,明确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企业的激励与分配体系的变革,能将所有者的  相似文献   

8.
提到市场营销,都会想到面向顾客的外部销售。然而另一个“市场”也同等重要,这就是企业的员工。员工是最大的“市场”,营销别忘了向内“吆喝”。细细琢磨,此观点道出了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市场的关系。外部市场当然至关重要,需要勤“吆喝”,但内部“市场”,即员工队伍更加重要,同样需要“吆喝”。美国人科林·米切尔认为,你能让顾客购买你的产品,但你能让员工相信自己公司品牌的力量吗?正是这群人使得你的品牌在顾客面前活力四射。遗憾的是在大多数企业,决策者都轻内重外,几乎不知道向内“吆喝”,很少有人认识到还必须使员工信服品牌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 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熟悉这个公司的管理文化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一些老员工进了公司几年,融入了公司,但却失去了自我,没有了刚进公司时的“棱角”,变得较为世故和圆滑。当员工没有活力时,企业也就没  相似文献   

10.
谢学 《领导科学》2021,(5):57-59
单位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员工,有能人、君子,也有小人、庸人和仇人。相对来说,后者的管理难度是更大的,为此领导者要坚持“用人如器”的领导理念,充分开发和运用“没用的人”的价值。对于小人,可以使其充当领导者的耳目、口舌、替身;对于庸人,可以给其安排恰当岗位,发挥其示范和缓冲作用;对于仇人,可以通过任用展现领导者的高尚道德,同时通过矛盾化解增强其追随力。总之,领导者要将不同的员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到专才专用,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透明好!     
我们可以从目前很多仍在执行保密薪酬制的公司看到,虽然公司三令五申地要求员工不准私下议论工资,也不准打听别人的工资,但员工在背后议论得最多的往往是工资结  相似文献   

12.
和仁 《领导文萃》2007,(4):57-58
在一个公司里,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安分守己的人”,剩下的其中一大半是“谨小慎微的人”,最少的当然是“干事的人”。这三种人是公司的组成部分,他们互相制约,互相均衡,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管理者不能象员工一样,事事亲历亲为。有效授权对人事主管、员工及企业三方都有利。在管理者方面,授权可以让他们空出较多工作时间做策略性的思考。在员工方面,授权可以让他们学习新的技巧和专长, 让主管及员工都有机会发展能力,在事业生涯中更上层楼。在公司方面, 授权可以增进整体的效能。企业管理者如何做到成功有效地授权,这里提供十一项要诀: 不要只问“懂了吗”。交办事情  相似文献   

14.
《经营管理者》2005,(1):47-48
每到年底,企业都要选出一批辛苦了一年的先进个人、先进部门。与之相对的是,企业并没有客观地盘点自己的经营业绩,正视企业的亏损或存在的问题。脱离实际的企业决策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购买的咨询服务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是基层经理和员工的执行问题;企业问题不断,依靠召开紧急会议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无法取得进展;企业的业绩评估系统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期专题推出如下5篇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想表达的是,企业家和经理应缩小企业预期和市场现状的距离,作出合理的投资决定;“企业购买咨询服务应注意什么”从咨询公司和企业客户的角度,帮助企业识别咨询公司和提升咨询项目的水平;“领导能力与执行能力的较量”提出,将经营业绩不佳归咎于基层经理和员工的企业领导需要反思自己的领导能力,而员工们则应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借口是否真正保证了公司的利益;“靠紧急会议解决问题的企业”会得不偿失,遭到困境时要多关注企业工作程序的合理性和公司经理的能力,使企业保持解决问题的信心;“员工业绩评估的缺陷”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命题的业绩评估系统,提示企业家和经理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推行业绩评估系统,人力资源部要在实施过程中起  相似文献   

15.
<正>重才轻德式的激励。许多企业对于那些只要为公司业绩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员工就给予物质上的重奖,同时还进行“丰厚的”精神激励。奖勤罚懒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企业一定要警惕“伦理经营”的硬约束。换句话说,对企业而言,并不是只要能赚钱的事就一定能干。例如有的员工采取了不道德的方式为企业做出了贡献,比如重利轻义刺探朋友的商业机密等,这样的做法也许短期之内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这只会损害企业的声誉乃至企业的根本利益。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过:“人的品德本身不一定能成大事,但品德有缺陷却足以败事”。员工无才有德,企业也许尚可维持;若员工有才无德,可能就会使企业万劫不复了。  相似文献   

16.
纳爱斯成都公司是纳爱斯集团的5个基地之一,有员工1100多人,生产“雕牌”和“纳爱斯”系列洗涤用品,在“2004年成都市工业企业50强”排名中,名列第15位。近年来,纳爱斯成都公司依托集团的实力,发展迅速。但岗位技能要求与员工素质不平衡,影响了企业更快发展的步伐;公司与员工利益机制不协调,造成了员工满意度偏低,骨干员工队伍不稳定。为扭转被动的局面,公司建立了一套工人、车间管理人员、科室人员三级绩效考核制。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使企业受到影响.建华锁业是大伙的企业.我们建议员工降薪,大伙一起共渡难关。”日前。河北省泊头市沧州建华锁业公司几名农民工主动找到公司.“商谈”降薪要求。面对农民工主动降薪的请求.公司领导感动地说:“大家心里有企业,企业就要对得起大家。今年.企业宁可不要利润,也要维持正常运转.保住大家的饭碗。企业不会裁员.也不会减薪。”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合力效应,能够在情与理之间说服员工、感染员工、激励员工,大大提高企业软实力,树立“企兴我荣、企袁我耻”的荣誉感,来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人力资源网做的《员工牢骚指数2006年度调查报告》显示,34%的员工对所在单位有着较多的牢骚、抱怨。从这份调查报告显示的数字来看,“牢骚指数”越高的企业,那里的员工“快乐指数”就越低。正如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员工不快乐的企业,多数止步不前,甚至倒退,而那些环境宽松的企业则常常蓬勃发展。员工快乐指数越高,企业越有活力。”如何面对员工的“牢骚”,如何把员工的“牢骚指数”降下来?国外一些企业的经验可资借鉴,他们把员工的“牢骚”当做“第一信号”及时掌握。美国的一些公司老板采取灵活的方法,多渠道搜集员工的“牢骚话”…  相似文献   

20.
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的美国罗森布鲁斯公司日前应邀来我国为企业界做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重点推介了该公司“员工第一,客户第二”的经营理念。“员工第一,客户第二”。罗森公司就是在这一经营理念的指引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即公司为员工营造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与员工为公司创造“令人震惊的工作成果”有机地融于一体。在罗森公司里,员工被称为“朋友”、“伙伴”,而绝没有“雇员”之谓,无论是接线员、勤杂工还是高层管理者,大家都是平等的。公司近年来还推出“迎新人方案”,即新员工在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将被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