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加值是一个公司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由于经济增加值综合考虑投入资本规模及其收益率和资本成本,可以使管理者与所有者达成目标一致,因而在企业中得到极大应用。经济增加值的功能、经济增加值在绩效评价中的优势、经济增加值的财务预警及经济增加值的局限在企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期权定价方法和在险价值原理,提出了两种新的商业银行总体经济资本测度方法,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估计方法和计算步骤。与自下而上的经济资本测度相比,我们的测度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且能体现出银行的内部经营和风险管理能力,也能反映银行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同时,它还与在险价值资本测度的目标一致,揭示了经济资本的期权本质。估计方法比较简单,所需数据容易获得,估算结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结构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0-2016年经济运行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边限检验法和MRW模型,研究房地产发展、经济增长动力要素和外部环境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商品房销售额的增加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房地产过度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房价持续上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不稳定性。商品房销售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经济增长动力要素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的提高而降低。外部环境(国际利率水平、原油价格、人民币汇率)对经济的冲击会削弱房地产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不稳定性。在经济增长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房地产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降低。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房地产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为房地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EVA(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包括股权资本成本,体现了真正的股东价值创造,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指出经济增加值是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研究,抛弃了传统债务融资理论的理性管理者假设,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会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债务融资决策。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债务融资的因素以后,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产负债率尤其是短期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债务期限结构也显著正相关。由此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债务融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在对传统绩效评价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以股东财富、公司价值为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其中经济增加值指标成为最受关注的一个。经济增加值概念从不同角度扩展了传统的剩余收益评价方法,其核心理念是资本效率,即资本回报与资本成本的差额。这一理念强调对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的扣除,是以股东价值为核心且符合经济现实的理念。与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它不但对于那些在固定资产方面投入巨大的传统公司有用,而且对于引领新经济的那些新兴公司更重要。1.经济增加值的方法比传统…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相互作用,机构投资者作为股东与管理者存在利益冲突,在资本结构方面也有所表现。本文主要分析机构投资者与管理者利益冲突的原因及其在资本结构中的表现,并提出了解决策略,最后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8.
朱虹 《经营管理者》2004,(11):49-50
<正>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财务管理系统是由美国纽约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它的目的在于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目前许多英美公司都使用EVA财务管理系统来评价企业业绩。 经济增加值EVA是企业从税后利润扣除实际所占用的资本成本以后的价值,即股东获得的价值增量,它是作为会计利润的调整。EVA的计  相似文献   

9.
现有文献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时,多停留在代理成本视角和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约束"视角,沿袭的是现金流量分析思路,忽视了控制权因素的影响。该文基于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结合代理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从管理者权力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会计盈余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检验发现,会计盈余质量的提升可以明显缓解管理者的代理问题,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提高投资效率,但管理者权力的存在会弱化会计盈余质量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根据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管理者权力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调节效应在市场化进程低的样本组表现得更显著,说明了制度环境对管理者权力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企业在重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投资决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管理者权力的影响,应通过合理配置企业的权力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过度投资,并对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有更高的敏感性。即当公司有充裕的融资活动现金流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反之,则投资不足。本文还发现,过度投资与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基本上不受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特征的影响,这与其它一些研究的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时代,人们对报告的及时性而要求越来越高.连续报告模式是一种新兴的能够解决及时性问题的报告模式,它不仅具有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而且还能够提高投资者、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减少股价波动,降低资本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等.作为一种新的报告模式,它还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在以往业绩预告的连续成功会催生动态过度乐观,动态过度乐观会通过乐观预期和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两种机理影响本期业绩预告的质量。基于2003—2016年A股公司强制性业绩预告的数据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以往业绩预告连续成功的次数越多,本期业绩预告乐观偏差的程度越小、准确度越高。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业绩预告的监管压力是乐观预期机理被削弱的主要因素。在考虑静态过度自信、管理层预测能力和稳健风格以及公司的业绩水平等因素后,结果仍然稳健。本文从信息披露的角度为管理者动态过度乐观的积极面提供了新证据,有助于监管机构与资本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由一个制造商和多个外部供应商构成的多产品、多阶段供应链中,将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体现价值创造的绩效指标,并考虑决策者的经营风险偏好,采用已知概率的离散情景描述资本成本与需求的波动情况,利用鲁棒随机规划方法,建立了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供应链鲁棒优化模型。应用分析的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将供应链的绩效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减少资本成本与需求不确定对目标值的影响,得到具有鲁棒性的最优解,而且越是风险厌恶型的决策者越会为了保持较低的经营风险而放弃较大的EVA值。同时,决策者可选择不同的权重系数侧重于解鲁棒或模型鲁棒,保证供应链运作的鲁棒性,实现价值创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资本账户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有许多金融工具和潜在的交易包含在其中。因此,根据国内金融结构和经济目标,资本账户开放的要求有许多可能性。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账户的开放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选择。有许多证据表明资本流出的管制不能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因此是无效的。消除在资本流入或流出上的管制,至少在最初会引起强烈的资本流入,这是国际投资者和有国外资本的本国居民对投资环境的反应。这样的资本流动能够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减轻对收入和消费的短暂性冲击,减少借贷成本,支持更快的经济增长。以外国…  相似文献   

15.
徐细雄  刘星 《管理学报》2012,(3):459-465
通过在职消费、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和现金股利支付4个变量间接测度管理者攫取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并运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实证检验权益、债务和可转债3种不同融资方式下(横向比较)以及可转债发行前后(纵向比较)企业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将导致在职消费和自由现金流的降低以及现金股利支付的增加;但在抑制管理者过度投资中可转债并未发挥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优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完善内部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将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创新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管理者认知偏差对其债务政策选择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认知偏差影响下的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模型,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研究了债务政策选择的税收效应,并以中国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债务政策受到了认知偏差的影响,即随着财务困境成本的不断增大,上市公司对其变化的敏感性不断降低;认知偏差严重时,上市公司会选择过度保守负债或过度积极负债,导致最优资本结构与税率无关;认知偏差不严重时,上市公司会选择适度负债,且负债水平与税率正相关。结论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需要更为客观地评价财务困境成本,更为理性地利用负债的税收收益,尽可能避免认知偏差对企业价值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创值评价体系与净利润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管理科学》2002,15(2):31-35
创值,又被人们称为经济增加值(EVA),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财务管理系统是由美国纽约斯特按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所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它的目的在于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以EVA的理论和思想为基础,建立创值评价指标体系,并与相应的净利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试图对上市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经济增加值的概述与特点出发,重点讲解了经济增加值在企业评价中的应用。最后得出:经济增加值能够很好的进行企业业绩评价,但也有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其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以此使得企业增加值能够更好的在企业业绩评价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过度自信是人们普遍表现出的一种经常性心理偏好,而企业管理者往往比一般人表现出更强的过度自信。管理者过度自信既是其自身效应最大化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选择的结果,同时又受到企业决策环境和治理环境的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行为偏差会影响企业融资、投资、并购等方面的决策,进而会对企业价值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带领员工创造企业价值的引领者,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有着巨大的创造力和不可替代性。管理者的流失不仅意味着资产的损失,还意味着竞争对手的更加强大。如何留住企业管理者并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和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业能否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和管理者跳槽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进而方便企业相关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