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MBA空间     
雷顿 《经理人》2002,(7):22-27
“你要做盖茨,大学肄业就够,但要给盖茨打工,MBA就差远了。”“MBA毕业生年薪83万!”,这样的标题引起了MBA和将要MBA的人对未来的想象空间。这两年,每每有某个名校的MBA毕业生被跨国公司高薪聘用,各种媒体都会竞相出来说事。到了2001年,中国的MBA累计招生达到4.7万人,毕业生总数有1.5万人,然而这两年MBA就业状况并不理想,“有多少企业真的愿意要MBA?去掉泡沫,  相似文献   

3.
MBA酒会     
高崴 《经理人》2002,(7):20-21
MBA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处心积虑考虑出路的同时,城外的人拼命往里挤。MBA更是一座迷城,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市场"啤酒效应"眩晕多少人?MBA的真实价值在哪里?企业需要哪一类MBA,合适的MBA哪里找?想知道MBA的使用说明吗?MBA之外还要学什么?困惑中的MBA如何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4.
中国MBA: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冰 《管理评论》2000,(6):23-26
  相似文献   

5.
《管理评论》2007,19(12):F0002-F0002
2003年,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管理学院正式以自主名义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同年成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MBA教育管理中心。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MBA项目在理论和实践上密切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在教学和科研上结合自身特色拓展研究领域,目前已成为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MBA项目。  相似文献   

6.
7.
中国MBA教育发展战略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刘丽琼 《管理评论》2002,(10):56-58
本文基于出国留学的切身体会,用实例论述了西方MBA教育在教学方式、国际交流、师资力量、塑造MBA品牌等方面的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井润田  车汪峰 《管理学报》2004,1(2):241-243
首先分析了世界范围内技术MBA项目产生的背景;然后对一些知名技术MBA项目的课程,特别是技术类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子科技大学技术MBA培养实践,就国内技术MBA培养和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振烨 《经理人》2010,(9):102-103
2011年,中国MBA教育将迎来20周年。这20年是一大批商学院从无到有的成长史,也是一批批MBA教育专家的奋斗史。最近一年多,有数位知名MBA院长离休或者升任其它职位。在采访中,这些MBA项目的管理者最常与我们探讨的就是:下个20年要做什么?未来,培养对象会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和企业需求会发生变化,怎样的才能适应未来发展?商学院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1.
肖知兴 《经理人》2002,(7):34-34
名校MBA其实象一家巨大的猎头公司,披沙沥金,把人才先选出来。教育有一种功能是使受教育者进入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名校拥有强大的校友网络,在这方面占尽先机。实际上这也是MBA们付出巨额费用和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时间所购买的最重要的东西。杨绛曾经把社会比作一个蛇窟,每条蛇都尽力以别的蛇为垫底,爬到上层。几乎每个MBA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心理。不能炼出金子,也要挑出金子 MBA的母校则把如何提高学校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吴鹏 《管理评论》2000,(1):46-47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04,(11):34-37
  相似文献   

14.
汪海叫板MBA     
“如果你们这些记者、专家、教授、学生真要研究MBA的话,我倒建议大家研究研究我的ABW。”  相似文献   

15.
周建华 《经理人》2006,(10):44-46
需要对整个行业最佳实践有精深了解的人“现在很多企业招聘MBA毕业生的原则是:高定位,低起点;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知识结构,且务实敬业。通俗地说就是要有CEO一样的思想和水平,能干秘书之类的活。直接上任CEO可谓凤毛麟角,其实CEO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位MBA学员的话。这位M B A学员显然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从中外MBA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M B A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初级职业经理人,毕业之初一般都从基层做起,而不是直接担任高层,他们只是企业高级管理者的战略后备军而已。当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面对MBA这一群企业管理者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17.
陈振烨 《经理人》2008,(9):92-93
2008年,世界MBA教育走过百年历程,中国MBA教育发展也进入到第17个年头。中国自1991年开始试办MBA教育以来,招生院校从最初9所扩大到现在127所,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最近两年里,中国MBA教育深层次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如师资和本土案例等问题仍有待突破。  相似文献   

18.
MBA教育面临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华 《经理人》2006,(10):37-40
MBA教育自1991年试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招生学校从当初的9所,扩大到了2006年的96所。在招生学校持续增加,录取规模持续扩大、不少学校MBA办学质量逐渐上升的时候,申请读MBA的人数却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的大幅下降。虽然2005年和2006年申请攻读MBA的人数略微上升,但各个学校,包括不少名校MBA项目的报考人数却也在下降或停滞不前。2006年有19所MBA报名人数不足,少于录取人数,最终需要从其他学校中调剂生源,比2005年的16所增加了3所。在M B A市场看起来不再受公众盲目热捧的背后,M B A教育真正的难题与挑战,到底是来自报…  相似文献   

19.
一休 《经理人》2005,(3):96-97
我们的MBA学生缺少本应得到的能力方面的锻炼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MBA强调的是所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有相应的师资、案例和教学方式等来配套。在这些方面,作为接受过MBA教育的过来人,我有些话要说。师资力量薄弱我们的MBA教育起步是较晚的,国内从事MBA教学的老师大都是原来从事理论教学的,基本没有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师资力量薄弱。条件好的学校会聘请留学归国  相似文献   

20.
周建华 《经理人》2004,(11):39-42
有人说,MBA多了,存在泡沫:有人说,MBA少了,中国数十万企业就容不下数万MBA?实际上,对读过MBA、正在读MBA和想读MBA的人来说,这些争论都不重要。要紧的是,搞清楚什么样的MBA在企业最吃香,然后把自己塑造成最吃香的M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