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3.
4.
5.
6.
7.
8.
本文基于出国留学的切身体会,用实例论述了西方MBA教育在教学方式、国际交流、师资力量、塑造MBA品牌等方面的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世界范围内技术MBA项目产生的背景;然后对一些知名技术MBA项目的课程,特别是技术类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子科技大学技术MBA培养实践,就国内技术MBA培养和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国MBA教育将迎来20周年。这20年是一大批商学院从无到有的成长史,也是一批批MBA教育专家的奋斗史。最近一年多,有数位知名MBA院长离休或者升任其它职位。在采访中,这些MBA项目的管理者最常与我们探讨的就是:下个20年要做什么?未来,培养对象会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和企业需求会发生变化,怎样的才能适应未来发展?商学院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1.
名校MBA其实象一家巨大的猎头公司,披沙沥金,把人才先选出来。教育有一种功能是使受教育者进入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名校拥有强大的校友网络,在这方面占尽先机。实际上这也是MBA们付出巨额费用和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时间所购买的最重要的东西。杨绛曾经把社会比作一个蛇窟,每条蛇都尽力以别的蛇为垫底,爬到上层。几乎每个MBA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心理。不能炼出金子,也要挑出金子 MBA的母校则把如何提高学校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15.
需要对整个行业最佳实践有精深了解的人“现在很多企业招聘MBA毕业生的原则是:高定位,低起点;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知识结构,且务实敬业。通俗地说就是要有CEO一样的思想和水平,能干秘书之类的活。直接上任CEO可谓凤毛麟角,其实CEO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位MBA学员的话。这位M B A学员显然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从中外MBA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M B A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初级职业经理人,毕业之初一般都从基层做起,而不是直接担任高层,他们只是企业高级管理者的战略后备军而已。当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面对MBA这一群企业管理者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17.
18.
MBA教育面临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A教育自1991年试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招生学校从当初的9所,扩大到了2006年的96所。在招生学校持续增加,录取规模持续扩大、不少学校MBA办学质量逐渐上升的时候,申请读MBA的人数却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的大幅下降。虽然2005年和2006年申请攻读MBA的人数略微上升,但各个学校,包括不少名校MBA项目的报考人数却也在下降或停滞不前。2006年有19所MBA报名人数不足,少于录取人数,最终需要从其他学校中调剂生源,比2005年的16所增加了3所。在M B A市场看起来不再受公众盲目热捧的背后,M B A教育真正的难题与挑战,到底是来自报… 相似文献
19.
20.
有人说,MBA多了,存在泡沫:有人说,MBA少了,中国数十万企业就容不下数万MBA?实际上,对读过MBA、正在读MBA和想读MBA的人来说,这些争论都不重要。要紧的是,搞清楚什么样的MBA在企业最吃香,然后把自己塑造成最吃香的MBA。 相似文献